搜索到69篇“ 顶极群落“的相关文章
亚热带喀斯特森林顶极群落生物量构成的功能性状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是其功能核心特征,与生物量形成有关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敏感。从性状的角度揭示特定生态系统生物量构成模式对于制定合适高效的恢复策略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具有关键作用。群落水平上关于生产力的功能性状分布特征不...
袁冬梅
关键词:生物量
亚热带喀斯特森林顶极群落优势种叶经济谱及生存策略研究
植物叶性状的结构对应其功能,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叶性状组合在个体、种群以及群落层面均有差异。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植物叶性状间的协同与权衡相继发生改变,故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协同与权衡不仅能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时也能揭...
杨熳
关键词:顶极群落环境因子
一种黑土滩退化草地近顶极群落恢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草地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土滩退化草地近顶极群落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禁牧封育、鼠害防控、松耙补播、种子包衣、土壤功能调整、苔藓结皮添加。本发明能够利用不同生活型牧草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关系,构建近顶极群...
周华坤张强张中华李宏林马丽王晓丽李珊李以康杨永胜曲家鹏
小嵩草群落--高寒草甸地带性植被放牧压力下的偏途顶极群落被引量:21
2010年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小嵩草群落的发生、发育、演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小嵩草群落在自然与人工干预恢复过程中,植被、地表特征的变化,探索小嵩草群落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小嵩草群落的大面积发育是高原地带性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在长期超载放牧下退化演替的结果,它逆向演替经历了矮嵩草群落后退化为小嵩草群落;而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群落采取封育措施后,小嵩草群落可以恢复为禾草矮嵩草群落(或者向着以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黑土滩"上人工建植禾草草地经过11a的发展,杂类草进入,矮嵩草斑块发展,向着顶极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的方向发展。禾草矮嵩草群落是青藏高原的地带性植被,而小嵩草群落是地带性植被超载放牧下的偏途顶极群落
李以康林丽张法伟梁东营王溪曹广民梁东营
关键词:地带性植被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马栏林区顶极群落的种间关联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马栏林区辽东栎群落中,设置30个10 m×10 m的样方,对所有调查的69种木本植物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辽东栎群落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符合演替进程的特征。通过点相关系数、X^2检验、r检验分析,显示种对间的关联性比较弱,即大部分是非显著的,种对间关系松散。正负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的分析表明,种对间还存在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处于环境的容许范围内,即群落基本是稳定的。
关锐敏王孝安郭华
关键词:黄土高原顶极群落种间关联
初始条件对生物制氢反应器中顶极群落的影响
2009年
在生物制氢反应器中,研究了启动初期的容积负荷、pH和ORP对顶级群落形成的影响.在某一发酵类型的稳定生态系统未建立之前,容积负荷快速及频繁变动是导致细菌种群发生演替和发酵类型转型的直接影响因子;启动初期建立的pH和ORP与进行丁酸型发酵或乙醇型发酵种群所需生态位相似将使其在初期生态系统中就成为优势种群;在不同发酵类型变化过程中,单一生态因子适宜于某一种群时不一定能使这类细菌占优势,只有生态因子的综合效应才会引发优势种群的变迁,最终形成不同的顶极群落.
刘敏任南琪刘艳玲陈滢
关键词:发酵类型
顶极群落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启示
2008年
人类在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归根究底是人口超过世界人口容量的问题。而顶极群落作为自然界中特定地域允许的生物量最大的状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能源方面将顶极群落与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源结构与能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获取能量的能力和减缓人口增长、节制过度消费、充分利用获取的能量两个方面的启示,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能源战略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王炎
关键词:顶极群落人口容量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能源结构
森林顶极群落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在植物群落的研究中,顶极群落是一个颇为重要又颇受争议的概念.在研究中,对如何判断顶极群落,生态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一般是根据群落组成、建群种的结构、群落的稳定性以及群落与生境的一致性等方面来识别顶极群落,然而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判断顶极群落有必要对顶极群落的天然更新进行研究.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雨、种子库、幼苗库和克隆生长是群落实现更新的重要条件,林窗更新是顶极群落结构维持的主要方式.冷杉林(暗针叶林)、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寒温带、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顶极群落.它们的更新方式各不相同.冷杉林靠种群内的新老个体更替维持群落.热带雨林是依靠性质相似的不同种的个体替代实现更新.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其林下的建群种往往缺乏更新层,有的研究将这样的种群称为衰退种,这与顶极群落能自我繁殖的特征相矛盾.有关常绿阔叶林的群落更新机制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永萍党承林
关键词:顶极群落演替
产氢发酵类型顶极群落及产物反馈抑制研究
当前,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可再生清洁能源——氢能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研究氢能的热潮。有人预言,以氢能为基本能源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氢经...
宋佳秀
关键词:顶极群落生物制氢乙醇型发酵荧光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鼎湖山气候顶极群落种间联结变化被引量:34
2006年
通过与前人工作的比较,研究鼎湖山地带性植被气候顶极群落种间联结22a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22a,其种类结构尤其优势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变化,这反映了厚壳桂群落处于演替的顶极阶段,其物种组成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现群落中的种间联结强度比1984年趋于缓和,高联结值的种对减少,完全正或负联结的种对,1984年为15,而2006年为5;一般联结的种对大为增加,联结值40以下的1984年为约1/2,而2006年为约3/5弱,表明群落的种群更趋向于独立分布而不是联结分布。生物竞争特性对种间关系有一定1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与物种对群落的选择和群落对生存物种的选择和淘汰有密切的关系。特别虫灾事件使该群落群落结构有了较大的波动,但是群落的性质没有改变,反映了厚壳桂群落作为地带性气候顶级群落具有稳定性与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整个群落的种群随时间进程趋向于独立分布,但这种分布趋势有其相对性,其中强独立分布(完全没有种间联结)的种群分布格局变弱,弱独立分布(只有微弱种间联结)的种群格局变强。
彭李菁
关键词:种间联结

相关作者

任南琪
作品数:758被引量:4,863H指数:38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制氢 产氢 废水处理 发酵 产氢细菌
王爱杰
作品数:385被引量:2,023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单质硫 生物制氢 硫酸盐还原菌 废水处理 微生物
王庆
作品数:1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绿化 顶极群落 地植物学 园林植物 园林城市
屠玉麟
作品数:40被引量:449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 桫椤 植物 贵州特有植物
葛继志
作品数:19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短尾猴 生物大分子 XECL准分子激光 准分子激光 黑腹果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