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5 篇“ 靶区剂量 “的相关文章
深吸气屏气技术对乳腺癌术后放疗靶 区 剂量 及摆位误差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深吸气屏气技术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靶 区 剂量 及摆位误差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01月至2023年07月入组60例需要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深吸气屏气组和对照组(自由呼吸组),深吸气屏气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比较两组计划临床靶 区 (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 区 (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体积及剂量 学差异,肺的V_(20)、V_(5)及平均剂量 ,心脏V_(20)、V_(30)、V_(40)及平均剂量 ,脊髓的平均剂量 、最大剂量 ,健侧乳腺平均剂量 ,深吸气屏气前后肺体积变化,靶 区 适形度指数(conformability index,CI)及靶 区 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结果:将纳入的两组放疗计划方案进行对比,两组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保乳术后患者中,深吸气屏气组靶 区 PTV接受的平均剂量 D_(mean)、最小剂量 D_(min)、D_(95)、D_(5)相较于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TV体积、PTV体积、D_(5)0、D_(max)、HI及CI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治术后患者中,PTV的平均剂量 D_(mean)、最大剂量 D_(max)、最小剂量 D_(min)、D_(95)、D_(5)、D_(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TV体积、PTV体积、HI及CI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保乳术后和根治术后患者中,深吸气屏气组的双肺V_(5)、V_(20)及患侧肺V_(5)、V_(20)、平均剂量 D_(mean)相较于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D_(mean)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吸气屏气组的心脏V_(20)、V_(30)、V_(40)、心脏D_(mean)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脊髓D_(max)、D_(mean)和健侧乳腺D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吸气屏气患者中,深吸气后左、右肺的体积与深吸气前比� 赵滑峰 毕良文 时前军 王海静 李欢欢 张丽珍关键词:乳腺癌 摆位误差 食管癌患者IMRT与CRT的靶 区 剂量 、危及器官受量及短期预后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CRT)的靶 区 剂量 、危及器官受量及短期预后,以期为临床放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行CRT治疗,23例行IMRT治疗,分别设为CRT组与IMRT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剂量 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 区 剂量 和相关器官放射线受量,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IMRT组总有效率高于CRT组(P<0.05)。IMRT组的计划靶 体积(PTV)百分比(V_(100%))、靶 区 适形指数(CI)、剂量 均匀性指数(HI)均高于CRT组(P<0.05)。两组心脏受照射剂量 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IMRT组肺、脊髓、气管受照射剂量 均低于CRT组(P<0.05)。IMR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CRT组,且放射治疗后初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明显迟于CRT组(P<0.05)。两组1年内生存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MRT组平均复发时间迟于CRT组(P<0.05)。结论:相较于CRT,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靶 区 剂量 ,减少肺、气管、脊髓等危及器官的放射线受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延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延缓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林艺能关键词: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食管癌 基于胸部仿真模体研究CT层厚对射波刀放疗靶 区 剂量 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CT层厚对射波刀放疗靶 区 剂量 分布的影响。方法:(1)使用胸部仿真模体对不同大小模拟肿瘤TUMOR01~TUMOR05以1.0~5.0 mm CT层厚行常规CT模拟定位和重建;(2)使用各模拟肿瘤不同层厚CT序列以固定Auto-Shells、处方剂量 、处方剂量 线及限光筒制定射波刀放疗计划,记录放疗靶 区 计算结果;(3)分别将各模拟肿瘤不同CT层厚放疗计划移植至1.0 mm CT层厚放疗计划,记录放疗计划移植后放疗靶 区 变化结果;(4)比较各模拟肿瘤不同CT层厚放疗计划移植前后放疗靶 区 的变化情况。结果:除模拟肿瘤TUMOR01放疗靶 区 最大剂量 (D_(max))与CT层厚表现为弱相关性(|r|=0.20)外,模拟肿瘤TUMOR02~TUMOR05放疗靶 区 D_(max)及各模拟肿瘤放疗靶 区 最小剂量 (D_(min))、适形度指数(CI)、新适形度指数(nCI)、覆盖率Coverage与CT层厚均表现为强相关性(|r|>0.70),各模拟肿瘤放疗靶 区 D_(min)、覆盖率Coverage与CT层厚呈负相关,放疗靶 区 D_(max)、CI、nCI与CT层厚呈正相关,其相关显著性水平不同;当模拟肿瘤TUMOR01 CT层厚>2 mm时,放疗靶 区 D_(min)、nCI、覆盖率Coverage数值变化尤为明显,其变化范围分别为9.89~15.29Gy、0.19~0.76、11.44%~29.94%。结论:CT层厚显著影响射波刀放疗靶 区 剂量 分布,对体积较小肿瘤的影响尤为明显。 赵瑞 曹洋森 高行新 王震岳 李莎 田种泽关键词:射波刀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 区 剂量 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 区 (PTV)剂量 对小肠高剂量 照射体积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计划Ⅰ,30例)和试验组(计划Ⅱ,30例)。对照组PTV为全盆腔淋巴结引流区 ,剂量 为50 Gy/25 f。试验组S_(2)下缘以下淋巴结引流区 为高危区 (PTV 1)剂量 为50 Gy/25 f,以及S_(2)下缘以上淋巴结引流区 为低危区 (PTV 2)剂量 为45 Gy/25 f。评估两组靶 区 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危及器官剂量 参数[包括小肠45 Gy、50 Gy受照射体积(cc),小肠V 10、V 20、V 30、V 40、V 45、V 50和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患者术后均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随访记录患者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总生存(O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对照组、试验组HI分别为0.053±0.004、0.055±0.006,CI分别为0.681±0.033、0.688±0.0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肠V 50、V 45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小肠V 10、V 20、V 30、V 40及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放射性肠炎以0、1级为主,对照组以1、2级为主(P<0.05),两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年LRFS分别为93.3%、83.3%,试验组为93.3%、86.7%;对照组1、3年DMFS分别为96.7%、80%,试验组为93.3%、83.3%;对照组1、3年OS分别为100%、86.7%,试验组为100%、90%,两组LRFS、DM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IMRT降低S_(2)/S_(3)以上PTV剂量 可缩小小肠V 45、V 50高剂量 受照体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且对近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 杨俊昌 姚成云 孙晓奕 吴堂兵 赵明宏 夏春军关键词:急性不良反应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肺受量、心脏指数、靶 区 剂量 、不良反应的比较 2023年 比较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指数、肺受量、靶 区 剂量 、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21年9月16日-2020年9月16日)收入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所有患者行乳腺癌的根治手术之后,对照组共有48例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的方式,观察组共有48例患者,采取三维调强放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心脏指数、肺受量、靶 区 剂量 、不良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1)观察组肺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心脏指数、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V105、V110、V115、HI明显低于对照组,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V95差异不显著,P>0.05。(4)观察组放射皮炎、放射肺炎、放射食管炎和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10.42%、8.33%、2.08%、29.17%,较对照组的45.83% 43.75% 22.92% 60.42%显著更低,P<0.05。结论 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靶 区 剂量 及放疗对患者心脏、肺部的损伤,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优势较大。 桑娟 范丽娟关键词:乳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N_(0)-N_(1)期患者Ⅱ_(b)区 临床靶 区 剂量 优化策略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明确鼻咽癌N_(0)-N_(1)期患者Ⅱ_(b)区 淋巴结预防照射剂量 CTV_(60Gy)优化至CTV_(50Gy)的安全性以及对腮腺保护的剂量 优势和临床价值,了解PET-CT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5 mm但<10 m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N_(0)-N_(1)期初治非转移鼻咽癌157例,其中104例在多模态影像指导下进行上颈部Ⅱ_(b)区 临床靶 区 优化,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模式,配对t检验比较剂量 优化前后靶 区 及腮腺剂量 参数差异。结果N_(1)期行对侧单颈Ⅱ_(b)区 优化60例,行双颈Ⅱ_(b)区 优化25例(仅咽后淋巴结转移者);N0期双颈Ⅱ_(b)区 优化19例。共有3例患者出现颈部复发,均在高剂量 区 内。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93.3%,淋巴结无复发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1.3%、88.5%和80.8%。颈淋巴结复发与鼻咽局部复发有关,与咽后淋巴结状态无关。14例患者Ⅱb区 内有可疑阳性颈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平均为7.1(5~9)mm,其中11例PET-CT阳性,平均SUV_(max)为2.96(2.5~3.3)。优化后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的D_(mean)、D_(max)、D_(50%)、V_(26Gy)显著低于常规计划(P<0.01)。结论鼻咽癌N_(0)-N_(1)患者进行Ⅱb区 CTV_(60Gy)至CTV_(50Gy)的剂量 优化是安全的,腮腺及颈部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明显降低,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小淋巴结需要结合PET-CT及DWI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处理。 黄文轩 宗丹 张彬 王丽君 张兰芳 马承贤 尹丽 黄生富 何侠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 临床靶区 颈部淋巴结 弥散加权成像 胸段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靶 区 剂量 体积参数对外周血液指标的影响及其对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化疗食管癌放疗前、中、后的外周血液指标变化和靶 区 剂量 体积参数对患者总生存(OS)、无局部区 域复发生存(LRFS)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靶 区 剂量 体积参数和照射方式对外周血液指标的影响,寻找简单、便捷、有效的个... 侯乐佳关键词:食管癌 靶区剂量 二维碳离子放疗计划中摆位误差对靶 区 剂量 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二维碳离子放疗计划中摆位误差对靶 区 剂量 的影响。方法基于现有的放疗计划系统ciPlan,分别在水膜体和人体CT影像中建立一个6 cm×6 cm×6 cm大小的规则计划靶 区 ,采用碳离子二维均匀扫描,模拟靶 区 中心在左-右(L-R)、前-后(A-P)和头-脚(H-F)三个维度中单个方向、2个方向和3个方向分别偏离0.5、1.0、2.0、3.0和5.0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的变化。结果在水模体当中,靶 区 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的变化量很小;当靶 区 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的变化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但靶 区 中心偏移量<2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的偏差低于5%;当靶 区 中心偏移量>3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变化剧烈,偏差甚至达到近50%。在人体CT影像中,靶 区 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的变化量很小;当靶 区 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 区 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 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变化。另外,不管是在水膜体中还是在人体CT影像中,剂量 偏差均具有方向性,且靶 区 95%体积所受剂量 相对于靶 区 90%体积所受剂量 对位置精确度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碳离子二维均匀扫描过程中,为了保证靶 区 的剂量 ,摆位误差应≤1 mm;靶 区 95%体积所受剂量 相对于靶 区 90%体积所受剂量 对摆位精确度的依赖更强;在非均匀模体CT影像中,位置的偏移对靶 区 剂量 的影响更为复杂。 卢小丽 马霄云 张雁山 孟万斌 张福元 吴嘉明 李万国 朱芳芳关键词:放射治疗剂量 放疗计划设计 摆位误差 胰腺癌根治术联合放疗后局部复发与放疗靶 区 剂量 的关系 2022年 目的分析胰腺癌根治术联合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与放疗靶 区 剂量 的关系,为辅助放疗提供靶 区 范围及处方剂量 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0年接受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的T_(1‐4)N_(0‐2)M_(0)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138例,分析其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局部复发部位与放射治疗靶 区 剂量 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7.2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29.9个月,5年OS率为27.4%,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3.9个月,局部复发24例(17.4%),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0例(7.2%)。其中可评估局部复发与放疗靶 区 剂量 关系的共19例:首次局部复发位于腹主动脉旁、腹腔干旁和肠系膜上动脉旁的各有8、5和4例。单纯在PTV野内复发8例,其放疗剂量 均在45 Gy以上。PTV野内、野外均复发8例,其中在剂量 线40~52 Gy者3例,20~47.5 Gy者2例,0.5~52.5 Gy者3例。PTV野外者3例,均在剂量 线0~20 Gy。结论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术联合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较低。少部分患者发生放射野内高剂量 范围内复发以及区 域内野外复发,需探索更合适的靶 区 剂量 及范围。 杨伟芳 欧阳玉秀 欧阳玉秀 王学全 侯利桥 吴莉莉关键词:胰腺肿瘤 局部复发 放疗剂量 CT-RED校准误差对宫颈癌调强计划靶 区 剂量 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CT值-相对电子密度(CT-RED)校准误差对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 区 剂量 的影响。方法使用Eclipse 13.6治疗计划系统为1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初始调强计划P0和相应的CT-RED校准误差计划PE(误差参数E设置为±1%、±2%、±3%、±4%和±5%)。使用配对双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P_(0)和P_(E)的靶 区 剂量 学参数(D_(95%)、D_(2%))差异。结果P0与PE的靶 区 剂量 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T-RED校准误差为正向时,靶 区 剂量 随着误差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校准误差为负向时,靶 区 剂量 随着误差的增加而提高。结论CT-RED校准误差会直接影响到宫颈癌调强计划靶 区 剂量 的准确性。为了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放疗科在日常工作中应确保CT-RED校准的精确性。 葛宾倩 李一秋关键词: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相关作者
应微 作品数:34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疗 摆位误差 肿瘤治疗 X线图像 靶区 胡逸民 作品数:95 被引量:797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肿瘤 前列腺癌 射野 标志物 田野 作品数:349 被引量:1,131 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电离辐射 全脑照射 放射性脑损伤 鼻咽癌 哈思衡 作品数:16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靶区剂量 摆位 放疗 设野 治疗计划系统 张红志 作品数:46 被引量:273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放疗 剂量学 照射剂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