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面盘幼虫“的相关文章
基于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轮螺科幼虫物种鉴定被引量:1
2019年
轮螺科(Architectonicidae)是一类成体螺壳右旋而幼虫螺壳左旋的腹足类,其幼虫在国内一直被误定为强卷螺属(Agadina)种类,归在螔螺科(Limacinidae)中。本文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和胚壳的形态特征,对轮螺科幼虫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表明,根据胚壳壳顶和脐孔的形态特征,幼虫可大致分为2种明显不同的形态类型:形态类型I的个体壳扁,壳顶凹陷,脐孔形状规则,圆而深;形态类型II的个体壳顶突出,脐孔形状不规则,浅或深,肛区龙骨有或无。GMYC(GeneralizedMixedYuleCoalescent)和ABGD(AutomaticBarcodingGapDiscovery)分析显示,轮螺科幼虫16S rRNA基因的50种单倍型形成19个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taxonomic units,MOTUs),同一MOTU的幼虫具有相同的胚壳形态。其中,11个MOTUs中的幼虫属于形态类型I,8个MOTUs中的幼虫属于形态类型II。此外,不同MOTUs的幼虫,其软体部黑色幼体器官(Black Larval Organ)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轮螺幼虫的形态具有种或属特异性。轮螺科幼虫单倍型形成的MOTU数量明显多于国内目前已记录的物种数,其种类多样性可能被低估。基于16SrRNA序列能直接鉴定到种的仅Psilaxisradiatus和配景轮螺(Architectonica perspectiva)2种。本文也从分子水平订正了国内长期以来的分类错误。
李海涛周鹏何静黄彬彬陈凯彪
关键词:面盘幼虫形态学RRNA基因物种鉴定
温度与盐度对壳金长牡蛎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壳金长牡蛎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分别设置5个不同盐度(20、25、30、35和40)和4个不同温度(20、25、30和35℃),定期测量壳金长牡蛎幼虫的壳高和存活率,采用单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温度实验表明,高温条件(30~35℃)下,幼虫死亡率较高,适宜幼虫存活的温度为20~25℃;升温能促进幼虫的生长,适宜幼虫快速生长的温度为25~35℃;均衡生长和存活两个指标,最适幼虫人工培育的温度为25℃。盐度实验表明,高盐对幼虫的生长和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幼虫存活和生长的盐度均为20~30;均衡生长和存活两个指标,最适合幼虫人工培育的盐度为25。研究结果表明,壳金长牡蛎苗种培育的适宜水温为25℃,适宜盐度为25。本研究结果将为壳金长牡蛎的大规模人工繁育和养殖推广提供基础资料。
徐成勋李琪
关键词:面盘幼虫温度盐度存活
苯并[α]芘对翡翠贻贝D型幼虫发育及DNA损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苯并[α]芘(BaP)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胚胎D型期的毒理作用,在观察翡翠贻贝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对D型期胚胎进行不同浓度的BaP胁迫实验,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探讨了96h时的胚胎细胞损伤程度。结果表明,BaP暴露对翡翠贻贝D型幼虫的变态发育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大,畸形率显著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翡翠贻贝D型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最终LC50在38.88μg/L处趋于稳定,其安全质量浓度为3.71μg/L。不同浓度的BaP暴露均能引起D型期细胞DNA损伤,其最大损伤程度可达3级。BaP胁迫对D型期胚胎细胞的彗星尾长、尾距及彗星尾部DNA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3个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邱立国江秀毛楷林周海龙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翡翠贻贝畸形率DNA损伤
不同温度及重金属条件下脉红螺及其后期幼虫代谢生理的研究
本论文结合脉红螺自身的代谢特点和如今环境污染的现状,以不同温度及不同重金属条件下脉红螺及其幼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入手,探索脉红螺生长及其幼体发育的最适水温以期用于生产实践,同时探索了脉红螺及其幼体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
岳政
关键词:脉红螺面盘幼虫生理代谢重金属
文献传递
一种东风螺幼虫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东风螺幼虫收集装置,其包括一水位控制箱,上表敞口,四周及底部设有不透水材料制成的不透水层,其设有一进水口以及一排水口;排水口处设一水位控制管;该排水口设于侧底部,进水口距离底部20-40cm;...
郑雅友曾志南刘波李正良李雷斌
文献传递
芘污染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D型幼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及致畸诱变作用。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发育的影响。将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2、4、8、16和32μg·L-1)芘(pyrene)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60、72和84小时,分别测定其死亡率和畸形率,并观察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芘对D型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2~32μg·L-1浓度范围内,不同暴露时间段,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随着芘浓度的增大幼虫畸形的比例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8和32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同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60h后趋于稳定,LC50值为43.50μg·L-1。研究结果表明,芘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谢嘉刁晓平杨宝赵春风杜俊俏周海龙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发育毒性死亡率畸形率
栉孔扇贝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6ml/h·ind,稚贝为0.1231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幼虫达0.0258ml/h·ind,稚贝达0.5096ml/h·ind。统计分析表明,栉孔扇贝稚贝和幼虫的滤水率昼夜差异显著(P<0.01)。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关键词:栉孔扇贝面盘幼虫稚贝滤水率昼夜节律
苯并[a]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苯并芘(B[a]P)已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从受精卵开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临着B[a]P等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的威胁。本实验以热带海洋优势贝类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作为材料,研究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发育的影响。将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1、2、4、10和15μg·L-1)B[a]P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72、84小时,分别测定其D型幼虫的死亡率和畸形数。结果表明:B[a]P对D型幼虫死亡率的影响明显,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其中4和10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在1~10μg·L-1浓度范围内,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B[a]P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产生畸形个体的时间越短。另外,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48h时LC50趋于稳定,为21.56μg·L-1。研究表明,B[a]P对马氏珠母贝D形幼虫的发育具有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其种群结构。
杨宝刁晓平谢嘉赵春风周海龙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苯并[A]芘畸形死亡率
5种药物对方斑东风螺幼虫的急性毒性被引量:8
2008年
在水温29.0~29.5℃、盐度28.5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对5种常用药物对方斑东风螺幼虫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药物的24 hLC50、48 hLC50、96 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1.71、1.04、0.55和0.115 mg.L-1,新洁尔灭78.58、28.90、6.06和1.17 mg/L,硫酸锌4.52、2.36、0.62和0.193 mg/L,制霉素2.36×104、1.46×104、0.64×104和0.168×104 U.L-1,甲醛10.9、7.11、3.66和0.908μL.L-1。
李雷斌刘志刚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面盘幼虫药物急性毒性
虾夷扇贝幼虫细菌性疾病的病原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从发生下沉死亡的虾夷扇贝幼虫中分离到3株细菌X1,X2,X3,经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3株细菌均对虾夷扇贝幼虫具有致病性。应用PCR技术扩增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测定,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分别与交替单胞菌属、冰居壶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的菌株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性均超过98%。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株细菌对菌必治均敏感。
徐高蓉宋林生常亚青陈军张恩鹏朱玲王玲玲
关键词:虾夷扇贝病原RRNA

相关作者

张跃环
作品数:295被引量:42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菲律宾蛤仔 品系 稚贝
喻子牛
作品数:751被引量:2,790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牡蛎 苏云金芽胞杆菌 砗磲 苏云金芽孢杆菌 芽胞杆菌
常亚青
作品数:727被引量:2,560H指数:29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刺参 海胆 中间球海胆 虾夷扇贝 虾夷马粪海胆
肖述
作品数:154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牡蛎 砗磲 虫黄藻 稚贝 微卫星引物
吴旭干
作品数:406被引量:1,20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中华绒螯蟹 三疣梭子蟹 卵巢发育 养殖性能 性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