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非靶标害虫“的相关文章
靶标害虫二化螟为害抗褐飞虱水稻诱导植物挥发物变化对靶标害虫抗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植食性昆虫之间存在复杂的种间作用,而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在昆虫互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顶空动态收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水稻品种Mudgo和感虫品种TN1分别被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为害后的挥发物组成,共鉴定到115种挥发物,并筛选出其中具有显著差异的挥发物。使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靶标害虫褐飞虱对靶标害虫二化螟为害诱导的20种水稻挥发物(浓度分别为2和200μL/mL,溶剂为正己烷)的行为反应。【结果】Y型嗅觉仪结果表明,水稻Mudgo被二化螟为害后显著增加的挥发物中,正乙醛、2-庚酮、β-月桂烯、芳樟醇、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正十七烷、α-蒎烯、D-柠檬烯和β-石竹烯11种挥发物对褐飞虱有显著的吸引作用(P<0.05),而苯乙醛、2-壬酮、萘、水杨酸甲酯和十三烷5种挥发物对褐飞虱有驱避作用。结果揭示了抗性和感虫水稻品种被二化螟为害后所释放的挥发物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对靶标害虫褐飞虱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提示靶标害虫为害可能会导致植物对靶标昆虫拒异性降低。【结论】研究结果丰富了寄主植物挥发物在植食性害虫种间作用关系理论,为利用植物挥发物防治害虫提出新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王兴云张新强刘瑶瑶王璐颖周亚丽薛爽何玲敏王景顺
吡虫啉对靶标害虫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
郭勇
杀虫剂对转Bt水稻靶标害虫二化螟和靶标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著,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著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著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著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著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著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著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
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
关键词:杀虫剂二化螟稻飞虱种群数量
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对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两种药剂,对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叶碟法,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生命参数变化。【结果】经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处理的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死亡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叶螨成螨后,次代除若Ⅱ期外,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而噻虫嗪处理时,次代若Ⅱ期的存活率高于对照,卵期、幼螨期和若Ⅰ期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与对照和噻虫嗪处理相比,产卵前期明显缩短,世代显著延长,且日产卵量显著增多;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种群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比对照和噻虫嗪处理增大,而施用噻虫嗪的叶螨平均世代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和施用氯虫苯甲酰胺延长。【结论】氯虫苯甲酰胺有刺激土耳其斯坦叶螨增长的作用,而噻虫嗪无影响。
周娴邱晔李兴龙许照强张建萍
关键词: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土耳其斯坦叶螨发育历期
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靶标害虫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大面积种植,在为农业生产带来惠益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表达的Bt蛋白对靶标害虫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对Bt蛋白不敏感的靶标害虫种群可能会迅速发展起来,对作物造成为害。随着抗虫转基因作物的连续多年种植,科学家们对于田间杀虫剂施用量的增减看法不尽一致。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报道,本文以Bt玉米和Bt棉花为例,分析了大田中靶标害虫暴发的现状,以及暴发的主要原因(如杀虫剂的使用、害虫天敌减少和物种替代)。在生产实践中,抗虫作物的长期大面积释放导致广谱杀虫剂施用量减少,田间靶标害虫数量上升。因此今后需要继续开展更多的研究来综合评估种植转Bt基因作物产生的长期潜在影响,优化害虫防治措施,避免靶标害虫暴发。
关正君鲁顺保霍艳林郝浩永曹建斌魏伟刘标
关键词:抗虫非靶标害虫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转基因水稻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行为的影响,分析转基因水稻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玉米蚜对苗期水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利用EPG技术对玉米蚜的取食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转基因水稻和对照之间,玉米蚜选择转基因水稻较多,但是差异不显著;反应时间则是转基因水稻大于转基因水稻。而在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KMD1和KMD2)之间,玉米蚜极显著地选择KMD1。E1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反映了蚜虫花费在将唾液分泌到韧皮部筛管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KMD2和XS1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KMD2>XS11);而np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则反映了蚜虫花费在移动和寻找取食位点上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223F-S21和XS134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23F-S21
任少鹏杨帆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时敏
关键词:玉米蚜转基因水稻EPG取食行为
CO_2浓度倍增影响转Bt水稻靶标害虫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及取食行为
2018年
近年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等全球气候变化和转Bt作物靶标害虫抗虫性等问题备受关注.大气CO_2浓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食性昆虫,而迄今为止有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刺吸式昆虫(同时也是转Bt作物的靶标害虫)的影响结论不一,且对其刺吸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设置CO_2浓度,研究大气CO_2浓度倍增(800μL·L-1)对转Bt水稻的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褐飞虱卵和若虫历期、成虫体质量和寿命,以及4龄和5龄若虫的刺吸取食行为等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繁殖力影响不显著.与对照CO_2浓度(400μL·L-1)相比,倍增CO_2浓度处理下褐飞虱的卵和若虫历期及雌成虫寿命分别显著缩短了4.0%、4.2%和6.6%;长翅型成虫比例显著增加了11.6%;初羽化成虫体质量降低,且雌成虫体质量显著降低了2.2%;此外,倍增CO_2浓度处理下褐飞虱4龄和5龄若虫口针的刺探效率都显著增加;其中,N4b波的持续时间分别显著延长了60.0%和50.1%,频次分别显著增加了230.0%和155.9%.可见,CO_2浓度倍增可通过提高褐飞虱的刺吸取食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并缩短其世代历期、提高长翅成虫比例,最终导致大气CO_2浓度升高下转Bt水稻的靶标害虫褐飞虱发生危害严重,并面临其迁飞扩散为害加重的风险.
逯永清代阳于秀英于福兰江守林周宗元陈法军
关键词:CO2浓度褐飞虱生长发育
Bt水稻对靶标害虫褐飞虱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Bt水稻对靶标害虫褐飞虱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合度进行研究,从而阐明Bt水稻对褐飞虱的生态安全性风险;具体包括五个部分:(1)发育历期和寿命;(2)年龄‑龄期存活...
林胜董亚强尤民生
文献传递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靶标害虫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明确吡虫啉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靶标害虫的影响,为种衣剂的科学使用及玉米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6—9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试验田,设置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荐最高使用剂量及其2倍和4倍剂量进行种子包衣,以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方法,每点连续标记10株玉米,分别在玉米苗期、喇叭口期、孕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调查样点内玉米植株上全部节肢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分析不同处理区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在玉米灌浆期,调查样点内玉米穗部害虫种类及数量;玉米成熟时每小区收获两行,每行连续收取50株,调查雌穗上和茎秆中的鳞翅目幼虫种类和数量,分析吡虫啉种衣剂对主要靶标害虫的影响。【结果】种衣剂处理不影响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种类,处理区与对照区的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同一时间内不同处理区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与有些物种的密度低而在调查样点内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吡虫啉种衣剂处理不会造成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在靶标害虫玉米蚜发生量大时还能通过抑制玉米蚜的数量而使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的影响不仅年份间有差异而且不同玉米生育期间也有差异,在靶标害虫玉米蚜种群数量较高的2015年,玉米生长前期种衣剂处理区的植食性昆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灌浆期黏虫和草间小黑蛛分别成为种衣剂2倍和4倍剂量处理区的植食性昆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在玉米蚜种群数量较小的2016年,孕穗期以后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为各处理区植食性昆虫优势种,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成为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玉米不同生育期各�
李冠楠苗昌见李为争王高平刘晓岚郭线茹闫凤鸣
关键词:吡虫啉种衣剂玉米节肢动物群落非靶标害虫
3种药剂对靶标害虫褐飞虱及天敌蜘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选取常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氰虫·啶虫脒、阿维·氯苯酰和茚虫威3种药剂,研究其对稻田靶标害虫褐飞虱及其天敌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农药处理对稻纵卷叶螟都显示出较好的防控效果;2)相比对照区,3种农药处理稻田后捕食性天敌蜘蛛的数量都显著减少,减少程度依次是氰虫·啶虫脒>茚虫威>阿维·氯苯酰处理;3)与对照区稻田褐飞虱虫口数量相比,氰虫·啶虫脒、茚虫威、阿维·氯苯酰处理区褐飞虱虫口数量分别呈显著增加、有增加但不显著、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稻田飞虱虫口数量与蜘蛛数量呈一定的负相关性;4)室内生测试验表明,阿维·氯苯酰处理能降低褐飞虱的存活率。由此可知,3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防效;阿维·氯苯酰对稻田蜘蛛影响较小,并对靶标害虫褐飞虱具有协防效果。因此,在测试的3种稻纵卷叶螟药剂中,阿维·氯苯酰更适合用于大田防治稻纵卷叶螟。
曹梦娇李红艳周国鑫姚张良
关键词:茚虫威褐飞虱

相关作者

叶恭银
作品数:363被引量:1,874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蝶蛹金小蜂 二化螟 昆虫 菜粉蝶 天蚕
尤民生
作品数:455被引量:2,928H指数:2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小菜蛾 昆虫 黄曲条跳甲 节肢动物 多样性
林胜
作品数:23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褐飞虱 转基因水稻 BT水稻 CRY1AB 非靶标害虫
胡萃
作品数:339被引量:2,189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天蚕 茶尺蠖 温度 野蚕黑卵蜂 生长发育
崔金杰
作品数:403被引量:1,40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棉蚜 棉铃虫 棉田 绿盲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