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7篇“ 非酮症性“的相关文章
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2例影像特征分析
2024年
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是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在酮症及不伴急卒中的情况下,表现为偏侧肢体舞蹈样动作的一组综合征[1],临床少见,容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HC-NH患者2例影像表现加以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8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0 d”于2022年9月23日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右上肢明显,无头晕、头痛、下颌抖动、畏寒、发热。
卢建文韦伟胡孝英
关键词:影像
酮症高血糖诱发部分癫痫持续状态导致Todd麻痹1例报告
2024年
本文回顾分析1例与酮症高血糖(NKH)相关的部分癫痫持续状态(EPC)导致的Todd麻痹病例。患者因“右手指麻木无力20 d,右上肢无力、间断强直抽搐15 d”于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该病例主要特征为初次发现的NKH、EPC及Todd麻痹,头颅MRI显示T2W1序列左侧额叶皮层下低信号,头颅核磁灌注成像显示相应区域局部高灌注,经过补液、降糖、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停止、肌力恢复正常。本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此类患者的认识,即癫痫发作合并NKH、头颅MRI T2W1序列皮层下低信号有助于诊断该疾病。
魏琰刘玲凤丁泓嵊张美云
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
党毓起从脾肾论治糖尿病酮症偏侧舞蹈症经验
2024年
糖尿病酮症偏侧舞蹈症为一种罕见的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属中医学“颤证”范畴。党毓起主任认为该病多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脑髓无以充养,痰瘀阻络,内风生动合而发为震颤,故在治疗以补肾健脾、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
魏彦宁郭海霞贺璞玉汪燕燕
关键词:颤证补肾健脾化瘀通络名医经验
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探讨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合并颅脑MRI-T1高信号综合征(C-H-BG)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纳入17例在2010-01—2020-01诊断为C-H-BG患者为试验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依照纳排标准,根据试验组患者的年龄(±2岁)、别、住院时间(±1月)按1∶3匹配51例同期C-H-BG的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与C-H-BG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中男8例,女9例,年龄(69±16.1)岁。与匹配组患者相比,C-H-BG组有更多的患者入院前无规律使用药物治疗(76.5%vs 25.3%,P=0.003),入院后首次静脉血糖更高[22.7(11.5~20)vs 11(7.7~14),P<0.001]和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13.5±2.6)%vs(8±2.1)%,P<0.001)]。在影像学因素分析方面,C-H-BG组患者更常出现基底节区异常,CT上高密度灶,T1序列高信号灶,以及SWI序列低信号灶。尽管2组患者的MCA和ICA狭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然而CT或MRI存在基底节异常病灶的C-H-BG患者,合并对应MCA狭窄的情况显著高于匹配组,分别为:CT-对应MCA狭窄,29.4%vs 3.9%,P=0.009;MRI/T1-对应MCA狭窄,35.3%vs 0,P<0.001,MRI/SWI-对应MCA狭窄,35.3%vs 9.8%,P=0.013。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为C-H-BG的预测因素,比值比(OR值)为1.787(95%可信区间:1.215~2.629),方程的拟合系数为0.724。结论C-H-BG患者常常出现单侧/双侧基底节区病灶,表现为CT上高密度,MRI-T1序列高信号及SWI序列低信号;本研究发现CT/MRI病灶对应侧的MCA更可能同时合并狭窄;经纠正混杂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为C-H-BG的危险因素。
屈剑锋胡慧红林晓云成蔚阳陈仰昆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典型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例病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 HC-NH)在临床上相对少见,1960年Bidwell首次报道,多见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或新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女多见,平均年龄70岁。其典型表现为: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核磁T1高信号、CT高密度三联征。在临床上,对于新出现的舞蹈症,除应考虑脑卒中等常见原因外,如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还应考虑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病的可能。在临床上遇到相关患者应注重详细精确的病史询问、医学检验检查、体格检查,尽早诊断并针对病情给予积极专业的干预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本文通过回顾分析1例酮症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及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报道如下。
蒋泽尧彭丽君彭湘明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高渗酮症昏迷患者重症监护重点及临床应用实践分析
2023年
分析针对糖尿病高渗酮症昏迷患者进行重症监护的重点内容,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高渗酮症昏迷患者68例计入研究,时间范围设为:2021年2月-2023年1月,所有患者都进行治疗,分析68例患者预后指标结果。结果 意识恢复时间为(24.72±7.2)小时,APCHE II评分低于15分的时间为(4.3±1.7)天,渗透压恢复正常时间为(51.7士15.53)小时,进入 ICU停留时间(12.4±4.0)天,住院时长(25.2±7.0)天 ;患者进入ICU之后,血糖出现一定的变化,为(20.0±4.2) mmol/L,24小时内血糖数值可达到(15.2±1.5) mmol/L,在72小时内血糖会变为(6.8±1.7) mmol/L;进入ICU之后,患者48小时内的血糖不稳定(35.7±15.8 ) mmol/L。死亡人数总和15例,死亡率22.06%(15/48)。脑水肿总和5例(7.35%)、多发器官衰竭总和10例(14.71%)、心律失常总和13例(19.12%)。结论 经过统计针对糖尿病高渗酮症昏迷患者具备较高死亡率,在给予治疗应重视病情,及时整改治疗计划,给予补液,用以电解质相关管理,对于并发症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值得普及和应用。
邹俊文邱奉敏肖勤林
关键词:重症监护
以婴儿癫痫伴游走局灶发作的酮症高甘氨酸血症1例报告
2023年
报告1例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以婴儿癫痫伴游走局灶发作(EIMFS)的酮症高甘氨酸血症(NKH)患儿的临床特点。该男患儿年龄2个月零14 d,出生后3 d起病,临床以癫痫发作、嗜睡、反应差及肌无力起病,头颅影像学提示大脑白质多发异常信号,脑电图示多部位起始的局灶发作伴游走,加用丙戊酸钠治疗后发作加重。血尿代谢提示甘氨酸增高,患儿及其父母的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GLDC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528_2530del(p.Arg843del)/c.1969A>G(p.Ser657Gly)。突变基因分别来自父母。该患儿最终确诊为NKH,停用丙戊酸钠改为奥卡西平治疗后发作无减少,但吃奶有所改善。通过对该病例的报告,扩大EIMFS的病因及NKH的表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对新生儿起病的肌无力、呼吸衰竭及癫痫发作的患儿需考虑NKH可能,此类患儿应避免使用丙戊酸钠。另外对于KCNT1、SLC12A5等基因阴的早发EIMFS,有显著脑病者也需警惕NKH可能,血尿代谢筛查及全外显子检测能提供早期诊断,指导合理治疗及优生优育。
雷文婷彭龙英赵静杨冰竹田茂强
新生儿酮症高甘氨酸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酮症高甘氨酸血症(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NKH)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NKH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以“甘氨酸裂解酶”、“甘氨酸脱羧酶”、“酮症高甘氨酸血症”、“甘氨酸脑病”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以“glycine cleavage enzyme”、“glycine decarboxylase”、“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glycine encephalopathy”为关键词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总结新生儿NKH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结果:本例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反应差、纳差,继而出现阵发惊厥、呼吸不规则,需要机械通气,于3周龄死亡。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发现GLDC基因中有两个复合杂合变异,分别为母源的c.848C>G(p.A283G)和父源的c.1607G>A(p.R536Q),前者为未报道过的变异。检索国内外文献共收集到基因变异所致新生儿NKH 53例,加上本例共54例。NKH患儿主要表现为纳差、肌张力减低、呃逆、进行嗜睡、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54例变异序列中GLDC基因变异42例(77.8%),AMT基因变异9例(16.7%),LIAS基因变异2例(3.7%),GCSH基因变异1例(1.9%)。结论:新生儿NKH临床表现多样,以神经系统表现最多见,GLDC基因变异为主要致病变异。
李维禧汪清冯星
关键词:新生儿
酮症高血糖高渗糖尿病昏迷急救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对于酮症高血糖高渗糖尿病昏迷(Non-ketotic hyperglycemia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NHHDC)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所发挥的效果。方法此研究随机于2021年1月-12月之间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急救的NHHDC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实现患者的分组,其中先入院的25例患者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后入院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更高,死亡率相对较低,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NHHDC患者来说,做好急救与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体化急救护理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获得了更高的治愈率与急救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史雪原
糖尿病酮症偏身舞蹈症1例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偏身舞蹈症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老年男糖尿病酮症偏身舞蹈症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纹状体高密度影,双侧壳核、尾状核受累确诊为糖尿病酮症偏身舞蹈症,经给予氟哌啶醇、东莨菪碱控制舞蹈症状,尽快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舞蹈动作消失。结论糖尿病酮症偏身舞蹈症是一种临床罕见、却又临床认识不足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其特点主要为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临床可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但临床上易出现误诊、延迟治疗,与脑血管病混淆。现分享此病例,总结诊治经验,提高对临床医生此类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误治概率。
孙藤高朱冬雪尹昌浩李思瓯
关键词:偏身舞蹈症非酮症性高血糖Γ-氨基丁酸

相关作者

税波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射洪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非酮症性 高血糖性 偏侧舞蹈症 壁内血肿 血管造影术
蔡德荣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射洪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非酮症性 高血糖性 偏侧舞蹈症 CT诊断 壁内血肿
李丽娟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密度 非酮症性 高血糖 毛细血管密度 毛细血管
胥方元
作品数:109被引量:641H指数:1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电针 膝骨关节炎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陈锋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血红蛋白A 非酮症性 非酮症 红细胞分布宽度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