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81篇“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相关文章
-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科创飞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福州大学永定飞地科技园为例
- 2024年
- 本文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福州大学永定飞地科技园为例,深入探讨了“科创飞地”的协同发展机制。“科创飞地”通过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其成功在于构建开放、活跃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吸引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及创新人才。然而,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合作障碍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制约因素仍需克服。为此,需要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和政策链协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越制度环境,全面规划发展路径等策略,以促进“科创飞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
- 叶志清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资源整合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议
- 2024年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到计划经济的均衡发展,又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到迈向“共同富裕”,实现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我国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在探索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三步走”“先富共富”“两个大局”等非均衡发展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时期,总结我国对非均衡发展思想探索的理论逻辑及其发展,对于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 马光威王江波李蓬实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路径——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被引量:3
- 2021年
-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显露。"新东北现象"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敲响警钟。文章从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出发,透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发现"涓滴效应"持续小于"极化效应"、政策干预效果不明显,新发展格局下"增长极"缺位、资源前沿区有待开发和未完全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结构"以及"回流效应"弱导致东北地区发展频频落后。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地区应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需以理论指导实践,保障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地位、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构建东北地区"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着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从留住人才着手、扩大"涓滴效应",重点开发资源前沿区、打开农村市场、发展多元农村经济,以此构建多维经济发展框架,有效推动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于珊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增长极
- 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新昆明”建设的启示
- 2017年
- 云南实施"现代新昆明建设"战略以来,昆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突破,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相排斥等问题。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新昆明建设理清了发展脉络,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新昆明"建设的启示,以供参考。
- 杨敏杨发琼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区域经济
-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被引量:6
- 2017年
- 文章在阐述非均衡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均衡发展理论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依托行业企业重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面提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江苏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 陈菲
- 关键词:高职非均衡发展
-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以云南省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该理论的有关思路、原理和方法可为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照范式。本文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有效确定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增长极和次级区域,提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路。研究结论可为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 伊继东冯用军杨超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
- 非均衡发展理论下高职教育对内蒙古区域经济促进作用的探讨
- 2013年
- 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十二五"以来,更是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区域经济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以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 王晓琳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 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科学规划上海海事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上海海事大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学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应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强化特色与优势,加强五大学科群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胡志武马宪国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学科建设
- 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被引量:1
- 2010年
- 起源于经济领域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借鉴并创新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增长极(增长点)理论、极化效应及涓滴效应,能够大大促进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
- 李春梅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均衡发展理论办学特色
- 用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延龙图一体化发展
- 2009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实施延(吉)龙(井)图(们)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发展战略,既是一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也是保持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 尹勇男
-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体化
相关作者
- 何雄浪

- 作品数:226被引量:1,2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 环境污染
- 葛广昌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营销 非均衡发展理论 高校品牌 教育品牌 品牌营销策略
- 林荣清

- 作品数:30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品牌农业 区域物流 博弈 信用 供应链联盟
- 林凌

- 作品数:237被引量:4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西部大开发 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 股份制
- 柳进军

-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
- 研究主题:创业孵化 创业 孵化 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