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2篇“ 院前急救人员“的相关文章
- 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1502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总平均分为3.49±1.06,工作压力水平较高。不同性别、学历、专业、工作单位、工作部门、职务、工作岗位、职称、工作年限、用工方式的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分析显示,工作压力与工作单位呈正相关,与工作部门和工作年限呈负相关。结论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水平较高,建议通过加强培训、开展针对性压力疏导以及优化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抗压能力。
- 袁明王娟黄萍董亚慧倪杰
- 关键词:院前急救工作压力
-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714名院前急救人员在隶属单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职称分类、职称等级、工作年限方面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一般及不理想占比达到39.91%;7个类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个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的院前急救人员建议提高薪酬待遇。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青壮年男性为主,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占比高;工作满意度不容乐观;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对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明显;应该从提高薪酬待遇、加强急救技术培训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
- 邓贵芳孙涛耿聆巴衣尔策策克陈辉
- 关键词:院前急救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
- 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 2024年
-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及专家函询法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选取重庆市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条目的筛选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包括知识(13个条目)、态度(8个条目)及行为(11个条目)3个维度,共32个条目。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和0.892,专家判断依据系数分别为0.931和0.97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90和0.199。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20,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1、0.944及0.893;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717、0.878、0.905及0.764。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8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4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92,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906%。结论基于文献分析及专家函询编制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院前急救人员对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工具。
- 陈珍张克标周素梅
- 关键词:院前急救人员健康知识,态度,实践问卷编制
- 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2022年4—6月,对上海市金山区医疗急救中心的116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11份,其中检出应激症状阳性的有50人(45.05%),焦虑症状阳性的有45人(40.54%),抑郁症状阳性的有42人(37.84%)。调查发现同时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阳性症状的心理健康高危人员47人(42.34%)。不同性别、工作岗位、有无负面行为表现的院前急救人员,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及心理健康状态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有负面行为表现是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均P<0.05);有负面行为表现是发生应激、抑郁和心理健康状态高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金山区院前急救人员的焦虑、抑郁及应激感受程度较高,需关注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并健全合理的保障制度,以达到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工作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 许东晴李俊吴锟谭忠良盛志青张轶斌聂莲莲
- 关键词:院前急救人员心理健康
- 院前急救人员不同气道建立方式技能培训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人员不同气道建立方式技能了解及掌握现状,并比较培训效果。方法2021年5月12—15日调查北京急救中心直属站和网络站共13个急救站共184名院前急救医生、护士进行传统气道方式[球囊面罩(单人、双人)和气管插管(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和声门上气道建立方式(喉罩、I-Gel喉罩和喉管)五种气道建立方式的掌握情况及应用现状,并进行一对一现场培训后,并行现场操作考核。培训后,调查培训对象对本次培训内容了解度、掌握度和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球囊面罩的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气道建立方式(P<0.05),气管插管的操作成功率与I-Gel喉罩和喉管的操作成功率相当(P>0.05),喉罩的操作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气道建立方式(P<0.05);培训后,声门上气道方式的操作成功率与球囊面罩(双人)操作成功率相当(P>0.05),明显高于其他传统气道建立方式(P<0.05)。结论声门上气道设备操作简便,院前急救人员可以快速掌握,需要在院前急救领域推广并促进声门上气道装置的应用。
- 李秋云刘丽丽
- 关键词:院前急救
- 宜兴市急救中心一线院前急救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及因素分析
- 2023年
- 分析调查宜兴市急救中心一线院前急救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目前影响院前一线急救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利用问卷调查,对宜兴市急救中心一线院前急救工作人员使用抽样调查,分析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以及对职业倦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院前急救是一个特殊的诊疗团体,一线工作人员中职业倦怠的比例为29.3%(12/41),合并统计后院前一线工作人员轻度及以下人员占43.9%,中、重度人员占56.1%。各维度得分分别为:个体倦怠(13.12±5.08)分、工作倦怠(12.78±4.59)分、病人或同事倦怠(11.76±3.44)分,因素分析中有2项因素:在岗年限、收入满意度对院前一线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产生正向影响关系(p<0.05)。
- 黄妍史建明宗永菲史丽婷邵俊
- 关键词:急救中心职业倦怠
- 院前急救人员职称评聘的现状及优化措施
- 2022年
- 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中,职称在诸多因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我国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的实际来看,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和矛盾,如岗位设置、工资结构等。急救中心作为事业单位,也存在上述问题。目前,院前急救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越来越低,直接导致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降低,给院前急救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岗位比例和职称评聘。相较于其他医务工作者,院前急救人员晋升更加困难,而且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也十分有限。为从根本上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应对急救人员的职称评聘现状进行了解,明确现存问题,并以岗位设置和职称评聘制度为切入点,使院前急救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能够优化,进而稳定院前急救专业人才队伍,为院前急救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叶艳
- 关键词:院前急救职称评聘
- 人文关怀岗前培训在院前急救人员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探讨与分析人文关怀岗前培训在院前急救人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招聘的院前急救人员(15名)为试验组,选取2020年招聘的非临床规范化培训院前急救人员(15名)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岗前培训,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岗前培训,两组院前急救人员的岗前培训时间为3个月。结果 试验组岗位培训后院前急救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关怀感知等品质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岗位培训后试验组院前急救人员的勇气、耐心与理解等临床沟通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岗前培训在院前急救人员中的应用可提高人文关怀品质,能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
- 陶蓉
- 关键词:人文关怀岗前培训院前急救人员临床沟通能力
- 北京院前急救人员在两次不同时期对发热患者的分析
- 2022年
- 通过分析北京两次不同期间(2020年1月24日-6月6日和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9日),北京院前急救人员对出诊发热患者的调查,以了解对院前急救人员出诊此类患者的认知度。方法 通过问卷星APP进行填写汇总,收集北京急救中心直属站、网络站及远、近郊区站院前急救出诊人员的反馈,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从2020年至今接受过的培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防护知识培训持平,控感知识培训、途中发热意外暴露处理及应对知识培训略有下降,不同暴露情况的防护标准知晓率略有提高。结论 在两个时期内,日常急救人员在标准防护、合理消毒、控感培训知识储备、出诊流程等内容没有差别。证明即便等级下降(三级响应),但院前急救人员对出诊时发热患者的各项认知没有放松,始终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的急救救治转运流程。
- 赵婷婷刘扬李斗
- 关键词:院前急救人员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热
- 北京市120网络院前急救人员岗前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 2022年
- 通过调查北京120网络2021年院前急救岗前培训人员基本情况和既往急救知识技能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北京院前急救人员岗前培训,使岗前培训制度更加有效和实用。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院前急救岗前培训调查问卷,采取自填式问卷,邀请2021年所有参加北京市120网络院前急救岗前培训人员共371名参与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70份(99.7%),城区分布整体均衡,其中女性223人,40岁以下占比90.8%,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占比79.5%,214人(54.8%)既往曾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年龄和职称是既往是否参加过急救技能培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120网络岗前培训人员年龄较小,工作年限短,既往急救技能掌握不足,建议更新培训形式,增加实习时间,提高岗前培训有效度,使急救人员更好的适应院前急救工作。
- 田思佳牛升梅廉慧欣张露茜张进军
- 关键词:院前急救岗前培训
相关作者
- 唐红梅

- 作品数:59被引量:2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全科医生 脑卒中 乡村医生 院前急救人员
- 胡燕琪

- 作品数:41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
- 研究主题:婴儿 灾难 营养状况 月龄 维生素D中毒
- 刘永明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人员 急诊 医院急诊 医疗资源 急救流程
- 刘克英

- 作品数:64被引量:3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护士 院前急救 超负荷 院前急救护士 护理
- 张爱迪

- 作品数:18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研究主题:身份认同 信度 青少年 信效度检验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