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28篇“ 降解机理“的相关文章
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及影响降解过程的因素
2024年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明确要求广泛采用可降解材料来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以减轻塑料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个政策的出台不仅在环保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催生了可降解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可降解塑料制品作为一种环保解决方案,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减少了长期存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因此,本文针对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及影响降解过程的因素展开研究,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应用这些材料,减轻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
胡锦秋
关键词:可降解材料降解机理影响因素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机理密度泛函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P86/6-31++G(d, p),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纯热解、水解和醇解、水或醇作为催化剂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水或甲醇作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降解过程中的催化剂时,利用水或甲醇O-H中H提供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酯键中O原子上形成对苯二甲酸,而乙烷基脱掉的H原子与水中羟基(-OH)或醇中甲氧基(-OCH3)结合形成新的水或者甲醇,从而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解过程中的反应能垒(251.4 kJ/mol→181.1 kJ/mol(甲醇)和187.5 kJ/mol(水));当水或甲醇作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降解过程中的反应物参与反应时,利用水或甲醇O-H中H提供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乙烷基旁O原子上形成乙二醇,而水中羟基(-OH)或醇中甲氧基(-OCH3)结合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链羰基中C原子上形成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单甲酯,进而达到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解过程中的反应能垒(156.4 kJ/mol(醇解)和170.1 kJ/mol(水解)).在反应过程中,无论是水/甲醇催化或是水/甲醇参与反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聚体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使反应更易于进行.
周梅李思佳徐玮峰黄金保罗小松吴雷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醇解催化降解反应机理
餐厨垃圾高效油脂降解菌筛选、降解机理及发酵工艺应用研究
秦蓁天
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对葡萄干中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效果及降解机理
2024年
采用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对葡萄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进行降解,研究不同时间下初始质量浓度、放电电压对葡萄干中OTA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干中初始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OTA经等离子体在放电电压75 kV时处理10 min被完全降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并鉴定经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的OTA降解产物,结合一级和二级质谱,推测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z 426.0715(B)和m/z 158.1540(C)的2种主要降解产物结构及OTA可能的降解路径。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葡萄干的理化品质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挥发性物质除酸类物质中3-甲基丁酸、乙酸、辛酸含量有明显的下降,甲酸、戊酸、2-乙基己酸含量有明显上升外,大部分的酸、醛、醇和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降解OTA,并对葡萄干品质没有显著影响,可为OTA污染的食品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张绍君张文乐孙守峰段宇萌王英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降解效果
温度对酶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机理的影响研究
随着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高效、环保地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广泛使用的塑料之一,其酶法回收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PET的酶法降解是一种发生在不可溶聚合物表面的界面催...
伊科拉木·艾克然木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酶法降解活化能
MEO/Ce^(4+)电催化体系的蒽醌染料(RB19)降解机理与效果研究
2024年
以蒽醌染料活性蓝19(RB19)模拟染料废水,采用Ce^(4+)介体(MEO/Ce^(4+))电催化体系,对RB19进行电催化降解实验.对比了不同催化体系的降解性能,探讨了电流密度值、电解质种类及其浓度、初始Ce^(4+)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MEO/Ce^(4+)体系降解RB19的效果,计算了不同降解驱动力的贡献率,并通过分析其氧化性中间物质种类及降解机理,探讨其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①MEO/Ce^(4+)电催化体系中产生的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有Ce^(4+)和羟基自由基,在降解RB19过程检测出9类中间态小分子有机物.②MEO/Ce^(4+)电催化体系氧化降解RB19的贡献率构成为:Ce^(4+)的催化氧化作用为主(占52.9%),直接电催化作用次之(占43.6%),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最弱(占3.5%).③初始Ce^(4+)浓度对体系的氧化降解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电流密度值、电解质种类及其浓度、初始pH是影响体系氧化能力的关键因素.④新型MEO/Ce^(4+)电催化体系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值为228 A·m^(-2),电解质Na2SO4浓度为25 mmol·L^(-1),初始pH值为4和初始Ce^(4+)浓度为50μmol·L^(-1).在此条件下反应50 min,MEO/Ce^(4+)电催化体系对RB19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催化体系.其中,MEO/Ce^(4+)电催化体系去除率高达99.1%,是直接电催化(DET)体系去除率(43.2%)的2.3倍;而其降解速率为0.0804 min^(-1),是DET体系降解速率(0.01074 min^(-1))的7.49倍.(5)降解机理为:通过DET快速降解一部分RB19,另一部分R19则由强氧化活性物质Ce^(4+)完成.Ce^(4+)由溶液中的Ce^(3+)在阳极失去电子转化而成.Ce^(4+)快速将RB19氧化分解,最终产物为无机物(CO_(2)和H_(2))和小分子有机物.
李冬梅陈彦冰蒋树贤陈璟恺张文欣张网马圳锴张刚毅
三种含氮杂环农药在水体和土壤中的降解机理及生态毒性研究
含氮杂环化合物结构简单,生物活性高,生物毒性和内吸附性低,在合成农药、医药、工业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嘧啶类农药是一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农药,其广谱、高效、低毒,用于制作杀菌剂、除虫剂、除草剂和杀螨剂,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吡啶类...
尹承斌
关键词:降解机理动力学生态毒性
大气中含氟调聚物丙烯酸酯的氧化降解机理研究
2024年
OH自由基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氧化剂,其引发的丙烯酸酯气相降解过程是丙烯酸酯的重要降解路径。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研究OH自由基引发的丙烯酸酯大气氧化降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MPWB1K/6-311+G(3df,2p)//MPWB1K/6-31+G(d,p)水平上给出反应路径,得到相关中间体和产物。结果显示,主要反应路径为自由基加成反应和H原子抽提过程。与氢原子加成反应相比,自由基加成反应更容易进行,是优势反应路径。自由基加成到碳碳双键末端碳原子上的加成方式热力学最优。甲醛和全氟烷基乙醛酸是4:2 FTAc的主要降解产物,然后进行氧化降解,最终可降解为全氟羧酸。
王祺翔郁万妮宋红丽王立志赵浩然王一鸣成嘉俊李晓宇
关键词:丙烯酸酯OH自由基量子化学
基于SERS-纳米酶的新型污染物检测及其降解机理探究
纳米酶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结合在环境分析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人工模拟酶,纳米酶可批量制备、环境稳定性好,活性多样,这些优越的性能赋予纳米酶广阔的应用前景。SERS技术则以其可以提供指纹图谱、检测灵敏度...
胡森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D-青霉胺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缺陷态g-C3N4设计及其污染物降解机理研究
光催化技术在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非金属半导体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备受关注。然而,实际使用中氮化碳存在不少缺点,如电荷迁移率低和高复合率等。缺陷工程是一种常用的改善氮化碳材料...
冀晓东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相关作者

高乃云
作品数:780被引量:4,271H指数:2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中 UV 降解
欧晓明
作品数:391被引量:1,087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化工研究院
研究主题:杀虫剂 化学结构式 新农药 杀虫 杀虫活性
赵国华
作品数:337被引量:568H指数:1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电极 SUB 碳气凝胶 光电催化 金刚石膜电极
孙成
作品数:373被引量:2,276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固相微萃取 土壤 染料废水 降解 有机污染物
赵进才
作品数:320被引量:1,00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光催化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剂 有机污染物 二氧化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