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篇“ 降糖通脉片“的相关文章
基于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的降糖通脉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采用HPLC法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ntropy weight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EWTOPSIS)对不同厂家降糖通脉(Jiangtang Tongmai Tablets,JTT)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科学评价JTT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个厂家15批JTT样品,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JTT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太子参环肽B、哈巴苷、哈巴俄苷、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运用SPSS26.0和SIMCA14.1统计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OPLS-DA,建立JTT HCA、PCA和OPLS-DA模型,获取得分图和载荷图及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并分析影响JTT质量差异的主要物质基础,并运用EW-TOPSIS法对不同厂家JTT进行质量优劣性评价。结果 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太子参环肽B、哈巴苷、哈巴俄苷、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分别在5.97~298.50、14.45~722.50、4.89~244.50、0.58~29.00、6.55~327.50、2.46~123.00、1.39~69.50、3.56~178.00、4.25~212.50和7.97~398.50μg/mL(r≥0.999 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53%、100.10%、98.95%、96.97%、100.03%、98.84%、97.06%、98.37%、99.31%、99.18%,RSD分别为0.71%、0.63%、0.98%、1.47%、0.79%、1.30%、1.26%、1.18%、1.39%、1.55%。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15批JTT样品聚为3类,同一厂家JTT样品聚为一类,不同生产厂家样品质量存在一定差异;葛根素、丹参酮Ⅰ、哈巴苷和丹参酮Ⅱ_(A)是影响JTT样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EW-TOPSIS法可用于不同厂家JTT质量优劣的评价。结论 建立的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结合HCA、PCA、OP
李平李新锋蔡晓旭杨红韩晓静冀小君孙立艳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HPLC哈巴苷哈巴俄苷
降糖通脉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降糖通脉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降糖通脉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浓度,球后动脉舒张末期最小流速(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血流阻力指数(RI),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浆内皮素水平、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FPG、2hP G、D-D、FIB、血浆内皮素水平、MPA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EDV、PSV、RI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微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给予降糖通脉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浓度与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优化凝血状态,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
粟林王晓玲尹偲偲贾毅敏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胰岛素2型糖尿病凝血状态微血管并发症
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指标分别为(8.86±0.11)cm/s、(2.62±0.10)cm/s、(0.95±0.06),均优于对照组(8.71±0.09)cm/s、(2.47±0.07)cm/s、(0.87±0.0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睫状后动脉的PSV、EDV和RI分别为(18.81±0.61)cm/s、(4.89±0.08)cm/s、(0.99±0.07),均优于对照组(17.95±0.56)cm/s、(4.78±0.0.06)cm/s、(0.89±0.0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为(27.81±0.93)μmol/L、(269.42±16.92)IU/mL,均优于对照组(26.58±0.81)μmol/L、(245.92±15.13)IU/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分别为(594.62±15.43)IU/mL、(48.76±3.15)nmol/mL,均优于对照组(625.90±21.04)IU/mL、(55.49±4.92)nmol/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比例为17.50%,高于对照组12.20%,但两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和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能优化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但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李伟郭伟周密高明松涂明利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二甲双胍球后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反应
降糖通脉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降糖通脉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胶囊)4组各10只。预防性灌胃给药5 d后,通过腹腔注射0.2%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TG、TBIL、LDH和ALP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计算肝脏指数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降糖通脉组能降低CCl_4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和血清中ALT、AST等指标水平,降低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力。通过病理学检测,降糖通脉组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降糖通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宋新龙鲁碧楠苏冷高娃陈书张耀丹庞宗然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急性肝损伤四氯化碳氧化应激
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与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与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3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双盲随机地将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独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个疗程后餐后2h血糖(2h PG)和空腹血糖(FPG)变化情况、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变化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类物质(ROS)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和2h PG分别为(6.19±0.52、9.91±1.01)mmol/L,均显著低于仅用二甲双胍的对照组(7.38±0.70、12.41±1.10)mmol/L。2治疗后观察组睫状后动脉的PSV、EDV和RI分别为(18.85±0.65cm/s、4.91±0.06cm/s、0.97±0.06),均优于对照组(17.93±0.51cm/s、4.79±0.05cm/s、0.88±0.05)。3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和RI分别为(8.84±0.08cm/s、2.65±0.08cm/s、0.96±0.07),均优于对照组(8.72±0.07cm/s、2.49±0.06cm/s、0.86±0.06)。4治疗后观察组GSH-Px、MDA分别为(27.85±0.89umol/L、49.04±3.16nmol/ml),均优于对照组(26.61±0.70umol/L、54.28±4.66nmol/ml)。5治疗后观察组ROS、SOD水平分别为(596.0±14.5、270.8±15.0)IU/m,均优于对照组(626.2±19.8、247.1±14.2)IU/m。结论:二甲双胍单独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其与降糖通脉联用方案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均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调节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但联合用药方案改善效果更好。
梁立峰张惠莉武金文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变化氧化应激
包装盒(降糖通脉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降糖通脉)。;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来包装降糖通脉。;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图案、色彩以及图案和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或者照: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
行建敏
文献传递
降糖通脉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影响的拆方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降糖通脉中清化瘀热与滋阴补气两法不同组成部分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采用肾小球体外分离、消化技术,进行肾小球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同时提取实验动物含药血清,观察降糖通脉清化瘀热与滋阴补气不同组分对ECM的影响。结果:降糖通脉中清化瘀热及滋阴补气两法均具有抑制ECM成分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的作用,但清化瘀热法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清化瘀热法与滋阴补气法相比,前者在阻抑肾小球硬化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方亚祥郭茗张薇君贾晓玮李英英郭立中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肾小球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
降糖通脉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影响的拆方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降糖通脉中清化瘀热与滋阴补气两法不同组成部分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降糖通脉清化瘀热与滋阴补气不同组分对ECM的影响。结果降糖通脉中清化瘀热及滋阴补气两法均具有抑制ECM成分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的作用,但清化瘀热法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清化瘀热法与滋阴补气法相比,前者在阻抑肾小球硬化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郭立中金妙文周仲瑛尹振祥林美平刘彩香张灿伟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拆方肾小球
降糖通脉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降糖通脉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及其细胞外基质 (ECM)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具有清热化瘀、滋阴补气作用的中药降糖通脉对MC增殖及其ECM成分的影响。结果 :降糖通脉具有抑制MC增殖及ECM成分中纤维连接蛋白 (FN)、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ColⅣ )的作用 ,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MC是降糖通脉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 。
王红梅李庆锋刘仲昌郭立中王丽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肾小球硬化
降糖通脉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抑制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降糖通脉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清热化瘀、滋阴补气功效的中药降糖通脉及苯那普利对内皮细胞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降糖通脉具有抑制内皮细胞ECM成分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ColⅣ )的作用 ,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苯那普利对ECM中FN、Col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不及降糖通脉作用明显。结论
郭立中周仲瑛金妙文谢福安陈健
关键词:降糖通脉片苯那普利肾小球硬化

相关作者

郭立中
作品数:258被引量:1,79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周仲瑛教授 中医药疗法 辨治 国医大师 学术思想
周仲瑛
作品数:374被引量:3,176H指数:3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辨治 周仲瑛教授 病机 名医经验
金妙文
作品数:175被引量:1,060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周仲瑛教授 休克 病机 中医药治疗
谢福安
作品数:136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狼疮性肾炎 IGA肾病 肾穿刺 肾活检 儿童
周姗姗
作品数:3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
研究主题:苯那普利 肾小球系膜 降糖通脉片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