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篇“ 锐齿槲栎“的相关文章
- 胚根短截对锐齿槲栎播种苗苗木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以锐齿槲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将不同胚根短截处理的种子分别在相同的播种条件下播种,分析胚根短截对播种苗生长、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根短截对锐齿槲栎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和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胚根短截能显著抑制锐齿槲栎幼苗主根生长,促进侧根数、根冠比和生物量的增加;胚根短截1/3苗木质量最佳,其苗高、地径、质量指数、根冠比、侧根数和生物量(侧根、根、总)分别较其它处理高4.8%~21.8%、6.5%~24.6%、4.3%~68.9%、6.0%~61.5%、5.9%~216.3%、和1.6%~329.0%。综合来看,胚根短截1/3更有利于提高锐齿槲栎幼苗生长发育,提高苗木质量。
- 马丽娜陈奕蓉赵秋玲
- 关键词:锐齿槲栎根系发育生物量
- 宝鸡市马头滩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更新影响因子调查
- 2024年
- 本研究对宝鸡市马头滩林区主要阔叶树种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该树种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锐齿槲栎林分密度的增大,幼苗的更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幼树的更新密度整体上呈减小趋势;阳坡幼苗和幼树的更新密度均最大,阴坡幼苗的更新密度较大;海拔对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幼树的更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幼苗的更新密度整体上呈减小趋势。
- 张鸿斌姚军善
- 关键词:林分密度坡向海拔
- 不同种群锐齿槲栎种子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变异分析
- 2024年
- 为探讨锐齿槲栎种子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变异规律,以小陇山林区5个锐齿槲栎种群的104个单株的种子为试材,对其7个种子形态特征和4个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种群间及种群内的7个形态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种群间的4个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百花种群的种宽、包被长、种脐长、包被长/种长、百粒质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群,而东岔种群的百粒质量最低,仅为百花种群的72.35%,且种子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也相对较低。形态特征的变异系数普遍低于营养成分,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5.41%,表明种群内的变异程度高于种群间的变异。锐齿槲栎种子的大多数性状之间及其与纬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锐齿槲栎种子分为大包被大粒的群体、小包被大粒的群体、大包被小粒的群体、小包被小粒的群体4类。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槲栎种子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种群内变异是其遗传差异的主要来源。种子特征参数与纬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张家和百花具有大种子和高营养的特征,是潜在的优异种质资源的分布区。研究结果可为锐齿槲栎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赵秋玲张晶王大伟陈奕蓉
- 关键词:小陇山锐齿槲栎种子性状
- 小陇山麻沿林场锐齿槲栎种群退化原因及恢复关键技术
- 2024年
- 近年来,甘肃省小陇山麻沿林场锐齿槲栎种群严重退化,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为探究锐齿槲栎种群退化原因及恢复关键技术,有效促进锐齿槲栎种群恢复和增长,详细分析了锐齿槲栎种群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身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锐齿槲栎种群恢复关键技术,包括生境恢复技术、种群增殖技术、生态适应性增强技术及土壤管理技术等。
- 翟剑陈琨
- 关键词:锐齿槲栎生态因素
- 秦岭中段锐齿槲栎种群幼苗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 闫成龙
- 7年穿透雨减少对锐齿槲栎光合固碳及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加剧的干旱事件对树木的生长及碳积累产生显著影响。然而,树木光合固碳能力及生物量碳储量对相对长期干旱的连续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有限。选择70年生的天然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探究长期模拟穿透雨减少对锐齿槲栎光合固碳潜力和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7年的穿透雨减少处理显著降低了锐齿槲栎的光合固碳能力,其叶片净光合速率(A)、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明显降低,且穿透雨减少处理增强了A与气孔导度(g_(s))、J_(max)、F_(v)/F_(m)之间的相关性。在适应长期干旱过程中,锐齿槲栎通过增加比叶面积(SLA)、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气孔密度等叶片形态及结构特性变化,降低冠层叶面积(LAI)指数和蒸腾水分散失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缓解和适应干旱胁迫的不利影响。但是,长期穿透雨减少仍然降低了锐齿槲栎的生物量碳储量。穿透雨减少处理7年后,叶生物量碳下降30.6%、茎生物量碳下降34.3%、地下生物量碳下降26.4%,总生物量碳下降32.8%。同时,地下/地上生物量碳比值显著提高,表明锐齿槲栎通过增加地下碳投入和生长适应干旱胁迫。在未来降雨格局变化下,锐齿槲栎生长及叶性状的适应性调整是该树种能够长期生存的重要策略。研究为评价全球气候干化背景下暖温带锐齿槲栎林光合固碳能力和碳储量的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翠菊陈志成刘世荣高小敏牛保亮刘晓静白兵勇
-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碳储量
- 不同郁闭度下锐齿槲栎林幼苗-土壤-微生物养分及其协同关系
- 黄栋才
- 宝鸡锐齿槲栎优良林分选择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宝鸡全域锐齿槲栎天然林资源为研究材料,在查阅资源调查资料、走访知情人员的基础上,对宝鸡地区锐齿槲栎天然林进行全面踏查,确定候选林分5处,在候选林分内设置标准地29块。通过对标准地调查数据分析对比,提出了对林分郁闭度、优良木比例、蓄积量、年均生长量、林木单株材积等定量分析和对林分立地因子、林分基本因子定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法,最终选择出马头滩锐齿槲栎优良林分1处,面积17.61 hm^(2),经疏伐抚育后改建母树林繁育良种,快速解决宝鸡及同类生态区域锐齿槲栎育苗造林缺乏良种的问题。
- 李建军段雯蓓段珍珍权军刚
- 关键词:锐齿槲栎优良林分
- 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混交林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确定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优势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竞争关系,对于二者合理间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白云山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更新和稳定。【方法】调查研究区内锐齿槲栎-华山松混交林,将锐齿槲栎和华山松分为3个径级,分别归属为大树、中树、小树三个成长阶段,分别采用成对相关的g(r)函数和双变量g_(12)(r)函数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完全随机模型下,锐齿槲栎和华山松主要呈聚集分布并向随机分布过渡;在异质泊松模型下锐齿槲栎小树、华山松小树和中树呈聚集分布并逐渐向均匀分布过渡;锐齿槲栎中树和大树呈随机分布并逐渐过渡为均匀分布;华山松大树呈聚集分布并逐渐过渡为随机分布;在种内不同径级空间关联上,负相关主要集中在小树分别与中树、大树之间,中树和大树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在种间关联上,锐齿槲栎和华山松一直处于负相关关系。【结论】锐齿槲栎和华山松空间分布格局受密度制约,竞争关系在种内和种间均有体现。未来此区域的群落结构和种群空间格局将会向以锐齿槲栎为优势种、华山松优势不再明显的方向演变。
- 宋桃李索延星轩瑄姚现玉钱建强赵勇张志铭
- 关键词:优势种种间关系
- 锐齿槲栎群落乔灌草层优势种生态位及群落稳定性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群落乔灌草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探究群落内各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不同种群间的竞争与发展趋势。【方法】基于堵河源保护区1个100 m×100 m和3个30 m×30 m监测样地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度、生态响应及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对锐齿槲栎群落乔灌草层优势物种生态位和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乔木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物种为四照花(Cornus kousa)(B_((L)i)=24.978),其次为锐齿槲栎(B_((L)i)=22.844);四照花与锐齿槲栎生态相似性最高(0.771);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B_((L)i)=2.047)和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B_((L)i)=2.713)的生态位宽度最小,但生态位重叠度(0.933)最高;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种群是乔木层发展能力最强种群。灌木层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生态位宽度最大(B_((L)i)=20.257),其次为四照花(B_((L)i)=19.838);米心水青冈和猫儿刺(Ilex pernyi)幼树的生态位相似性(0.809)和生态位重叠度(0.916)最大。草本层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生态位宽度(B_((L)i)=18.680)最大,其次为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B_((L)i)=14.575),二者的生态相似性最高(0.647);锐齿槲栎幼苗对资源的占用量和生态响应速率较低,发展力较低;群落乔灌草层稳定性均较高。【结论】锐齿槲栎更新和发展力较弱,未来可能被米心水青冈替代。可适当进行人为干扰或调整环境资源,释放优势种群一定的资源空间,以提高物种多样性并维护锐齿槲栎群落稳定。
- 蔡京勇郑德国罗刚万丹秦汉汪洋
- 关键词:生态位优势种群落稳定性
相关作者
- 叶永忠

- 作品数:213被引量:1,35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 植物区系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 袁志良

- 作品数:139被引量:6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宝天曼 苔藓植物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小秦岭 落叶阔叶林
- 韩亚琦

- 作品数:17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锐齿槲栎 盐胁迫 槲栎 膜脂过氧化 变种
- 张博

- 作品数:33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鼠类 种子扩散 秦岭南坡 锐齿槲栎 贮藏
- 唐宇丹

- 作品数:87被引量:3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根系 幼苗 盐胁迫 植物资源 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