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篇“ 锐齿栎“的相关文章
- 小陇山锐齿栎种群数量的动态研究
- 2023年
- 锐齿栎作为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种群,对该种群年龄、数量、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维持林区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便于小陇山林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基于生存分析理论和静态生命表,依托于样地调查和林木径级数据,对小陇山林区锐齿栎种群数量及年龄结构展开动态分析,绘制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锐齿栎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稳定型种群,静态生命表呈现出的生命期望值呈先增后降的波浪式状态,存活曲线呈Deevey-Ⅱ稳定型;种群数量的动态表现整体上呈现出前期衰退、中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状态。
- 王文君
- 关键词:锐齿栎种群数量
-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锐齿栎改培作业技术探讨
- 2023年
- 锐齿栎是国家特殊和珍稀树种。为了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地处巴山北坡的南郑区国有碑坝林场对林场67林班的天然锐齿栎林进行了改培作业,对项目区66.7 hm^(2)锐齿栎林采取3种改培模式,采用抚育间伐并结合补植等措施对现有锐齿栎林进行抚育改造,为提高锐齿栎林分质量、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了可行途径。
- 李江月路建军袁强熊小娟徐晓华张悦
- 关键词:锐齿栎抚育改造
- 不同经营模式对锐齿栎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天然林是我国秦岭地区重要的森林类型,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在愈发频繁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锐齿栎天然林受到干扰,生态效益下滑,平均碳密度显著降低。...
- 欧赜瑜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环境因子
-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 2023年
- 锐齿栎在我国暖温带地区的分布十分广泛,从辽宁、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到秦岭西段北坡的山地都有分布,尤其是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覆盖面积极大,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结合实际情况,以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多样性及结构特征,使其能够维持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王娜
- 关键词: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多样性结构特征
- 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被引量:2
- 2021年
- 以太白山1.5 hm2的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中环境因子和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Zipf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和中性模型,拟合了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结果表明: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受到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其中,地形因子对原始林物种分布影响较大,在凹凸度较大的生境中,物种分布同时受到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的影响,但中性过程发挥的作用较小;而在凹凸度较小的生境中,中性模型被拒绝,物种的多度分布符合生态位理论的假设。在群落坡度大的区域,群落中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同等重要;而在坡度较小的平缓区域,生态位分化对群落物种分布的影响较大。在次生林中,影响物种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养分。在次生林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的生境中,生态位过程是影响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学过程;而在土壤速效磷含量低的生境中,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在群落物种分布中同时存在。太白山锐齿栎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原始林在20 m×20 m尺度上,生态位模型和中性模型都能预测物种多度分布,而在40 m×40 m和70 m×70 m尺度上,生态位过程可解释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次生林样地20 m×20 m、40 m×40 m、70 m×70 m尺度上,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共同作用于物种的分布,但是生态位过程更为重要。可见,除了尺度和生境异质性外,原始林与受干扰的次生林中的物种多度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 尉文宋文超郭毅春张厚发闫琰张硕新
- 关键词:锐齿栎林生境异质性
- 太白山次生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和比较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均匀度)、结构多样性(胸径Shannon-Wiener指数、胸径均匀度、胸径变异系数和胸径基尼系数)以及环境因素对秦岭太白山北坡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为促进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岭太白山北坡锐齿栎林为对象,基于1.5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木本植物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环境因素,比较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作用效应。【结果】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均显示:表示物种多样性的3个指标与地上生物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表示结构多样性的指标中,只有胸径均匀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性,但胸径均匀度对地上生物量变异的解释能力却很低。环境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同时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但直接效应起到主要作用。【结论】群落结构是影响太白山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但结构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作用效应是抑制而非促进,说明增加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而不利于地上生物量的累积。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但对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证实了群落结构对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群落结构是影响太白山次生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的主导因素。
- 庞荣荣彭潔莹闫琰
- 关键词:锐齿栎林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地上生物量
- 抚育间伐对秦岭南坡锐齿栎天然次生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以秦岭南坡锐齿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间伐对锐齿栎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年春季在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沙沟林场,按不同抚育间伐蓄积强度0%(CK)、5%、10%、15%、20%和25%设置锐齿栎次生林试验样地12块,并于2018年10月对所有试验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并按径阶打生长锥获取木芯,以分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间伐能提高锐齿栎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生长,间伐强度5%样地的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年平均增长量(1.31 m^2·hm^-2和8.84 m^3·hm^-2)、总增长量(9.14 m^2·hm^-2和61.88 m^3·hm^-2)、年平均增长率(6.80%和7.89%)和总增长率(58.40%和70.16%)最高,且均与CK呈显著差异(P<0.05)。2)间伐强度5%和10%样地林分蓄积量分别在间伐后第4年和第7年达到未间伐样地的林分蓄积量。3)间伐强度5%~20%锐齿栎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均>CK,其中5%样地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连年生长量在间伐后增长最快。因此,抚育间伐有利于锐齿栎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生长,其中5%间伐强度最为有利,该强度下林分蓄积量可以在较短年限达到并超过未间伐样地的蓄积量。
- 李杰茹党坤良王先初强浪浪
- 关键词:秦岭南坡锐齿栎林间伐强度林分生长
- 秦岭太白山不同海拔锐齿栎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秦岭太白山锐齿栎林4种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以期阐明同一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不同海拔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方法】在秦岭太白山4个海拔梯度(1361.6、1524.2、1630.5和1769.3 m),选取排水较好、坡度较缓、长势适中的3个锐齿栎林标准样地(20 m×20 m),于2016年8月,用“S”型方法于每块样地进行0~10 cm土层的混合取样,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果】1)不同海拔梯度的锐齿栎林土壤细菌多样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变化显著,但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变化。2)在细菌群落组成中,随海拔升高,放线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变形菌和疣微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绿弯菌、芽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的相对丰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其他细菌类群如酸杆菌和浮霉菌的相对丰度呈不显著降低。在真菌群落组成中,作为2个优势菌门的担子菌和子囊菌的相对丰度随海拔增加的变化不显著。3)细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全氮(TN)含量、C∶P和N∶P显著正相关,其群落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密度、温度、SOC、C∶P和TN;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受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较小。在植被相同但海拔不同的条件下,受气候及土壤养分的差异影响,细菌群落特征较真菌群落的变化明显。【结论】秦岭太白山锐齿栎林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海拔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真菌群落。研究结果揭示了秦岭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李益冯秀秀赵发珠赵发珠郭垚鑫任成杰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海拔梯度锐齿栎林土壤微生物群落
- 小陇山锐齿栎林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研究是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理论依据。由于物种丰富度间接包含了功能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基因组多样性,因此从物种丰富度的角度探讨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可以分析发现影响植被生产力的其他多样性因素。以往关于森林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群落水平,而对于单个物种生产力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响应是如何影响群落水平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方法】本研究以小陇山地区的锐齿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关联指数模型和异质性泊松模型,分析群落和物种水平的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结果】丰富度−生产力关系在群落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10 m×10 m的研究尺度上,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产力呈单峰曲线关系;而在20 m×20 m的研究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对群落生产力无显著影响。物种水平上,0~20 m范围内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中性种占比最大,占所有目标种总和的68.8%~81.3%;其次为促进种;抑制种所占比例最小。研究区部分的树种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中性关系的情况,种间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丰富度−生产力关系有重要影响。【结论】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属性均会影响小陇山锐齿栎林生产力。
- 彭潔莹谢缘铭刘文帧闫琰
-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生产力群落
- 模拟降水减少对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多个气候模型预测未来大部分地区将面临或正经历着干旱的威胁,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将进一步加剧,这将进一步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并反馈气候变化。然而,目前关于长期干旱如何影响土壤呼吸及其背后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晰,特别是在复杂的森林生...
- 张京磊
- 关键词:土壤呼吸细根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
相关作者
- 雷瑞德

- 作品数:103被引量:1,532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秦岭火地塘林区 火地塘林区 锐齿栎林 锐齿栎 华山松
- 巨天珍

- 作品数:157被引量:1,067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OMI 小陇山 甘肃小陇山 甲醛 锐齿栎
- 刘建军

- 作品数:204被引量:2,243H指数:2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油松 秦岭火地塘林区 黄土高原 锐齿栎 锐齿栎林
- 党坤良

- 作品数:60被引量:7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秦岭南坡 秦岭火地塘林区 锐齿栎 油松 林地土壤
- 王得祥

- 作品数:282被引量:3,156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油松 生态环境 环境因子 松栎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