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7篇“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相关文章
-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4年
- 目前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对钢板剪力墙应用越来越广,钢板剪力墙能够更好地满足结构的延性和抗剪承载力要求。内嵌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中内置钢板位于剪力墙中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在钢板两侧分开进行,因此会导致钢板两侧墙体模板受压不均匀。传统加固方法会造成混凝土浇筑中模板与剪力墙钢板相对位置发生变动、模板移位及墙体倒塌等现象发生。
- 曹泽正
- 关键词:钢板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墙体模板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超高层建筑结构
- 双层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 2024年
-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平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双层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对2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制及滞回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波纹钢板代替平钢板的合理性。通过对4种波纹尺寸不同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波纹直径与波幅对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将波纹钢板代替平钢板,能显著提升墙体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与整体刚度。波纹直径较小、钢板波折次数较多的组合剪力墙承载能力更强;波纹直径较大、钢板波折次数较少的组合剪力墙整体刚度较强。波幅等于半径的波纹钢板剪力墙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整体抗震性能较好。
- 李莲花汪小平魏祎旸颜卓琦
- 关键词: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低周往复荷载
-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大型蓄水池、墙体的安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及包括该剪力墙的大型蓄水池以及墙体的安装方法。剪力墙包括钢结构部分和混凝土,钢结构部分包括钢板组件、抗剪连接件,钢板组件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对设置,构成剪力墙...
- 于跃隋春光李玉民蔡利建高爱平杨建华王鹏刘玉林吴丽丽王兴鸽刘景琛
- 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剪力墙底部加强结构包括钢板、型钢柱、X形加劲肋、长方形加劲肋、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墙体的下方设有基础,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有钢板和位于钢板两侧部的型钢...
- 姜绍飞韩育昌刘越生
- 螺旋钢拉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基础的减震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钢拉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基础的减震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位于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端并连接一体的钢板混凝土结构,所述钢板混凝土结构内均布有多根纵向设置的螺旋型钢拉杆并埋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钢管混凝...
- 王莹洪烨廖天鱼金珊高菁均
- 带可更换分阶段耗能装置的摇摆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可更换分阶段耗能装置的摇摆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由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构成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摇摆构件、带弹簧连接件的竖向橡胶支座以及耗能阻尼装置,摇摆构件和两侧带弹簧连接件的竖向橡胶支座共同...
- 秦颖赵科学汪江南
- 低周反复荷载下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低周反复荷载下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对5个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T型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重点研究了边缘约束条件、波纹类型以及轴压比不同变化参数对T型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破坏模式主要有压屈破坏和压弯破坏两种;设置边缘约束构件是提高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关键因素;纵向窄波纹钢板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能力更强,在低周反复荷载下两者协同工作性更优,而横向窄波纹钢板试件强度退化最严重;采用全截面塑性设计方法进行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T型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可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中。
- 陈宗平莫琳琳许新颖唐际宇
- 关键词:低周反复荷载承载力计算
- 一种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连接结构包括:下层带孔连接钢板、上层带孔连接钢板、组合楼板、下层带钩连接钢筋、上层带钩连接钢筋、下层楼板钢筋以及上层楼板钢筋;下层带孔连接...
- 陈鹏陈勇
- 多腔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 李沉泽
- 基于Park-Ang模型的弯曲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件地震损伤评估研究
- 2024年
- 建筑震后损伤和性能水平评估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关键流程之一。针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DSCW)缺乏地震损伤评价指标的问题,建立了包含37组弯曲型DSCW滞回试验的数据库,并基于现有的修正双参数Park-Ang损伤评估模型,确定了组合系数β关于DSCW设计参数(轴压比、剪跨比、截面长宽比、含钢率等)的经验表达式。基于我国“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计理念,根据DSCW构件骨架曲线上的等效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将DSCW构件损伤状态划分为基本完好(D_(1))、轻中度损伤(D_(2))、严重损伤(D_(3))和构件失效(D_(4)),对应的损伤指标限值分别为0.086、0.517和1.020。本文研究结果可为DSCW结构基于构件的震损评估、抗震设计和震后加固提供依据。
- 侯皓文王伟
- 关键词:地震损伤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