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1篇“ 钠尿肽“的相关文章
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sNEP、miR-181b、Cys-C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钠尿肽(NPPB)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对血清可溶性脑啡肽酶(sNEP)、微小RNA-181b(miR-181b)、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NPPB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sNEP、miR-181b、Cys-C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NEP、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miR-181b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PB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体征,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miR-181b水平,降低血清sNEP、Cys-C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潘变景刘晓娟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
血小板反应蛋白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永煤集团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入的4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样本均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TSP-2水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BNP水平),分析其在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同时记录研究组随访12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将其分为不良事件组、正常组,分析两组TSP-2及NT-proBNP研究指标水平差异,并评估其是否为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研究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23例(57.50%),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17例(42.50%),随访12个月时心衰恶化例数高于随访6个月时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事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2、NT-proBNP高水平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TSP-2及NT-proBNP水平,能够为患者预后情况提供指导建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双霞朱秋洁
关键词:TSP-2NT-PROBNP
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检查的60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39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与正常水平组21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比较两组老年人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疾病情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用药情况(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生化指标水平(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清NT-pro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老年人单因素比较中,性别、BMI、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均为影响老年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受到年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通过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识别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以及心衰发生的高危人群,有利于老年心衰患者的预防、诊断、管理。
高淑梅杜俊婷李志华
关键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重症肺炎患者PCT、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对重症肺炎患者行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动态监测对其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83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疾病转归情况分为恶化组(n=29例)和好转组(n=54例),对比其基础信息,检测并比较其入组时、入组3 d、入组7 d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和血清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PCT水平,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PCT动态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入院时间、年龄及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好转组APACHEⅡ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评分均低于恶化组(P<0.05),且恶化组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评分逐渐增加,好转组得分逐渐降低;好转组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PCT入组时、入组3 d及入组7 d后血清水平均低于恶化组(P<0.05),恶化组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PCT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好转组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PCT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PCT、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血清水平动态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根据其水平及变化趋势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孙保喜温莎张春光张永力
关键词:重症肺炎D-二聚体脑钠肽动态监测
B型钠尿肽前体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索使用B型钠尿肽(BNP)前体检验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起至2023年12月结束,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A组,另筛选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50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C组,对比不同组别间BNP前体数值差异,同时对比A组中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BNP前体数值差异,A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预后的BNP前体水平差异,并对BNP诊断效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检测数值表BNP前体数值A组>B组>C组;对比不同心功能等级BNP前体数值,心功能分级越大,BNP前体数值越高;在对A组患者治疗后,BNP前体数值降低,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对不同预后结果进行BNP前体指标对比后,死亡患者数值较高;依据BNP前体诊断结果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计算,该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BNP前体检测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地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张李华张安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前体
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B型钠尿肽的检测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分析外周血D-二聚体(D-dimer, D-D)、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ILD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A组,同时将45例体检健康人纳入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D-D、BNP水平差异;同时所有ILD急性加重期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D-D、BNP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D-D、BNP对于IL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A组D-D、BN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随访3个月后,死亡患者共54例,占比56.25%,存活患者共42例,占比43.75%;死亡组D-D、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性别、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占比、呼吸困难占比、咯血占比、晕厥占比、胸痛占比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BNP及两项联合预测IL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53.70%、70.37%、83.33%;特异性分别为90.48%、78.57%、80.95%;AUC分别为0.727、0.805、0.866(P<0.05)。结论 ILD急性加重期患者D-D、BNP水平出现明显改变,D-D、BNP对于IL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杨光毛婷婷陈红蕾张海燕
关键词:ILD急性加重期BNP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血浆触珠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血浆触珠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126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照组)。以Gensini评分中位数为界,将冠脉病变程度区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血浆触珠蛋白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血浆触珠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B型钠尿肽、血浆触珠蛋白水平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志愿者血浆B型钠尿肽和血浆触珠蛋白水平[(19.85±2.14)、(32.54±5.65)ng/L]明显低于观察组[(421.89±50.25)、(169.85±20.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92、10.449,P<0.05)。轻度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和血浆触珠蛋白水平[(324.78±42.65)、(125.98±15.44)ng/L]明显低于重度组[(451.52±21.22)、(175.14±24.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92、10.449,P<0.05)。轻度组患者Gensini评分[(65.78±8.95)分]明显低于重度组患者[(91.22±1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92,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和血浆触珠蛋白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浆B型钠尿肽和血浆触珠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2.145、3.516、4.521、2.981、3.012,P<0.05]。心脏不良事件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和血浆触珠蛋白水平[(473.88±17.89)、(180.47±23.54)ng/L]明显高于非心脏不良事件组患者[(401.52±17.65)、(152.96±19.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
周丽红马继民叶方薛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触珠蛋白心脏不良事件
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尿酸、B型钠尿肽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钙蛋白(cTnⅠ)、尿酸(UA)、B型钠尿肽(BNP)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冠心病组,另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组,全部人员均接受血清TBIL、cTnⅠ、UA、BNP检测,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两组人员及不同患者之间血清TBIL、cTnⅠ、UA、BNP水平变化。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较低,且cTnⅠ、UA、BNP水平较高(P<0.05)。与Ⅱ级患者相比,Ⅲ、Ⅳ级患者血清TBIL水平较低,且cTnⅠ、UA、BNP水平较高;与Ⅲ级患者相比,Ⅳ级患者血清TBIL水平较低,且cTnⅠ、UA、BNP水平较高(P<0.0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98.33%,59/60)较TBIL检测(68.33%,41/60)、cTnⅠ检测(73.33%,44/60)、UA检测(71.67%,43/60)、BNP检测(71.67%,43/60)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cTnⅠ、UA、BNP会出现明显变化,还能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高晗秦霁虹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肌钙蛋白尿酸B型钠尿肽
B型钠尿肽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在肝硬化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毛萱
B型钠尿肽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断中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检验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于2023年1—12月确诊的50例AMI患者(B组),纳入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A组)。对比两组BNP和cTnⅠ水平以及BNP和cTnⅠ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效能。结果B组BNP、cTnⅠ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联合cTnⅠ检测的敏感度为90.00%(45/50)、特异度为92.00%(46/50)、准确度为91.00%(91/100)高于cTnⅠ检测单一检测的84.00%(42/50)、88.00%(44/50)、86.00%(86/100)及BNP单一检测的54.00%(27/50)、62.00%(31/50)、58.00%(58/100)。结论BNP联合cTnⅠ检测的AMI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李凯梁淑杰杨帆
关键词:B型钠尿肽急性心肌梗死

相关作者

杨文东
作品数:468被引量:1,869H指数:19
供职机构: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脂联素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崔勋
作品数:49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研究主题:心房钠尿肽 分泌 心房 硝苯地平 腓肠肌
唐发宽
作品数:146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心磁图 充血性 冠心病 BNP
陆宏
作品数:55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
研究主题:充血性 利钾尿肽 BNP 老年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事件
洪兰
作品数:32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研究主题:心房钠尿肽 力竭 心房 缺氧诱导 抗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