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56篇“ 酶学性质研究“的相关文章
- 可降解磺胺嘧啶的重组细菌漆酶诱导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究重组细菌漆酶诱导表达水平及酶学特性,提高细菌漆酶对磺胺嘧啶抗生素的降解效率。方法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对酶表达量的影响。并通过p H和温度两方面对重组细菌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探究。结果 24 h重组细菌漆酶对磺胺嘧啶的降解率达50%。重组细菌漆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的最适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16℃,诱导时间16 h,IPTG浓度0.2 mmol/L。最适p H为3,在p H为7时,稳定性最好,6 h酶活达到150%;最适温度为80℃,在温度为70℃时热稳定性最好,1 h提高到120%,半衰期约为6 h。结论 本研究为细菌漆酶在磺胺嘧啶抗生素降解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并为未来研究其在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奠定了理论依据。
- 王婧涵庞立田红詹依雅易永真夏菠刘霞
- 关键词:磺胺嘧啶异源表达酶学性质蛋白浓度
-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基于酿酒酵母孢子表面展示系统,实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水解酶FAST-PETase的孢子固定化。使用整合型质粒pRS306-TEF1pr-ss-FAST-PETase,将编码FAST-PETase的基因插入到酿酒酵母dit1Δ缺陷型菌株的基因组中,使蛋白更加稳定的表达。以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bis(2-hydroxyethyl)terephthalate,BHET]为底物,对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的最适反应条件、热稳定性、pH耐受性、洗涤剂/有机试剂耐受性和重复使用能力进行研究。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8.0。在30~80℃孵育12 h后,能保留82%以上的活性。同样地,在pH 5.0~9.0孵育12 h后,也能保持78%以上的活性。与游离酶相比,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对有机试剂也有一定的抗性,在重复使用7次后仍然保留初始活性的35%。该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孢子表面展示系统成功实现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并将其应用于BHET的水解中,为PET塑料的长期降解提供了新的平台。
- 白佳文王亚森杜祥坤佀辰钰兰周格中西秀树李子杰
- 关键词:酿酒酵母酶学性质
- 定向生物合成右旋糖酐T2000的融合酶构建及酶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右旋糖酐是由α-1,6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物,不同分子质量的右旋糖酐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右旋糖酐T2000是重均分子质量为2 MDa左右的葡聚糖,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作为介质可以分离血液中的各类蛋白,用于医学检测,是一种高端多糖产品。目前采用酶法定向合成右旋糖酐T2000的研究报道甚少。该文将来源于肠膜状明串珠菌0326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和来源于短杆菌的右旋糖酐酶通过连接肽进行连接,设计构建特异性融合酶,旨在达到一步法定向制备右旋糖酐T2000。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构建具有双酶活性的融合酶。研究结果得到,融合酶中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最适pH值是5.5、最适温度是30℃;融合酶中右旋糖酐酶的最适pH值是9.0、最适温度是50℃。以0.1 g/mL的蔗糖溶液作为底物,添加终酶活力为5 U/mL的融合酶,在25℃,120~180 r/min,反应24 h,分离纯化后成功得到重均分子质量为2 MDa左右的右旋糖酐,产率为32.6%。研究结果为高分子多糖的酶法定向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 蔡宝红张心钰夏冰冰吴元元杨静文张洪斌
- 关键词:右旋糖酐
- 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粗酶液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该研究从原始森林腐木的土壤中取样,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对其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进行测定,并对高产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3株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复筛得到1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PX14A,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4.9 U/mL。菌株PX14A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X14A粗酶液的β-葡萄糖苷酶在65℃以下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pH值4.0~7.5较稳定,最适反应pH值为6.5,浓度为1 mmol/L的Mg^(2+)和Fe^(2+)对酶活性有较好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覃宝山何海燕李燕婷付跃覃拥灵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
- 糖磷酸酶的挖掘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在以淀粉或糊精为底物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单糖的多酶级联反应中,利用糖磷酸酶催化发生不可逆的脱磷反应可以高效拉动整个反应朝产物生成的方向进行。本研究旨在挖掘新的糖磷酸酶并对酶学性质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基因挖掘的手段筛选得到一种来源于嗜热菌Thermoproteus sp.CIS_19的未知功能的基因TsPase具有糖磷酸酶活性,在E.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可溶性表达及纯化,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最终确定糖磷酸酶TsPase的最适反应温度是70℃,T_(m)值为(80.3±1.3)℃,最适反应pH为4,金属离子Mg^(2+)对TsPase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针对底物为塔格糖6磷酸盐的动力学常数K_(m)为(2.40±0.98)mmol/L,催化常数k_(cat)为(102.50±8.60)min^(-1)。将TsPase应用于体外多酶合成体系中,以10 g/L麦芽糊精为底物,一锅法生产D-塔格糖,反应平衡体系中D-塔格糖产量为(4.26±0.03)g/L,转化率可达42.6%±0.3%。【结论】TsPase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活性,在体外多酶合成体系中也具有优势,这些特征在以后的理论研究及工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 乔烨张楠杨建花张翠英朱蕾蕾
- 关键词:酶学特性热稳定性基因挖掘
- 高效虾壳脱蛋白菌株的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该研究旨在筛选高效虾壳脱蛋白菌株并进行工艺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先通过单因素、Placket-Burman(PB)和正交优化试验对筛选菌株虾壳脱蛋白工艺优化,进一步对酶学性质和降解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Gxun-7脱蛋白效果最好;最优产酶条件为:虾壳粉40 g/L,玉米浆5 g/L,接种量1%(体积分数),初始pH 7.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优化后酶活性达(617.13±22.11)U/mL,较优化前提高了43.50%,此时,虾壳脱蛋白率为(82.61±0.54)%;菌株Gxun-7所产蛋白酶为诱导酶,酶的耐盐性较好,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和7.0,除Cu^(2+)和Al^(3+)对酶活性有显著抑制外,其他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不大,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抑制酶活性超过40%,而β-巯基乙醇却能提高酶活性到468%;降解液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含量达1856.14 mg/L。因此,Gxun-7对虾壳具有高效脱蛋白能力,所产蛋白酶稳定性强,降解液中氨基酸含量丰富,为虾壳蛋白降解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宋超东殷豆豆谢晨杰尹凯波韦玉玲李林利黄宏智张红岩申乃坤姜明国
- 关键词:虾壳脱蛋白铜绿假单胞菌酶学性质
- 耐热嗜酸β-甘露聚糖酶TaMan5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甘露聚糖酶是一类将甘露聚糖降解为短链甘露寡糖及甘露糖的水解酶。为了开发耐酸耐高温的工程酶,从棘孢木霉(Trichodema asperellum)ND-1中克隆甘露聚糖酶基因TaMan5A并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X-33中成功表达。结果显示,该酶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7 kDa。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4.0和65℃,在pH 2.0~6.0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孵育1 h后仍具有80%的活性,且在20~65℃时,残留酶活力均能达到90%以上。1 mmol/L Co^(2+)、脲和5 mmol/L SDS、Zn^(2+)、Fe^(2+)、Mn^(2+)、Ni^(2+)对TaMan5A的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由于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因此进一步确定了TaMan5A水解秸秆的最佳组合条件(玉米秸秆用量0.5 g,TaMan5A用量0.5 g,pH 4.0,水解2 d),并得到玉米秸秆用量和TaMan5A用量对玉米秸秆降解效率影响最大。该研究首次从棘孢木霉ND-1中克隆出TaMan5A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aMan5A是一种嗜酸、耐高温、热稳定性强的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家强郑锋振
- 关键词:毕赤酵母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
- 弧菌DS32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的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对从福建省东山湾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Vibrio sp. DS32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进行克隆和异源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评估。以DS3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构建了pET-vralg1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异源表达,对重组酶VRALG1的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完全降解产物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组酶VRALG1最适温度为35℃,在5~50℃范围内相对酶活力达到80%以上,最适pH为6.5~7.5,在pH为6.0~9.0范围内保温1 h后相对酶活力在90%以上;重组酶VRALG1最大反应速率为5.919 mmol/(L·min),米氏常数为3.712 mmol/L,最适条件下比活力为5.874 U/mg;K^(+)、Cs^(+)、Na^(+)、咪唑和乙醇对酶活性影响较小,5 mmol/L或50 mg/mL浓度下相对酶活力保持90%以上,EDTA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1 mmol/L浓度下可使酶完全失活;重组酶VRALG1对海藻酸钠和聚古罗糖醛酸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TLC分析显示产物主要为单糖、二糖和三糖混合物,结合底物特异性分析,推测重组酶VRALG1是具有明显聚古罗糖醛酸偏好性的内切型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弧菌DS32中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并实现了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所得重组酶VRALG1具有优良的海藻酸钠降解活性和明显的聚古罗糖醛酸偏好性,可以用于制备低聚合度的褐藻寡糖。
- 李慧敏邵宗泽路瑶杨江科周梅先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褐藻胶裂解酶克隆表达酶学性质
- 杂色曲霉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试验旨在从杂色曲霉发酵液中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利用ENrich Q,10×100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杂色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结果表明: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质量约为88.5 kDa,纯化倍数为53.44,回收率为70.78%,比酶活为1438.11 U/mg。该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5;在温度20~50℃,pH 5.0~7.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Mn^(2+)对该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o^(2+)、Cu^(2+)、Cd^(2+)对该酶表现出抑制作用;而Na^(+)、Mg^(2+)、K^(+)、Ca^(2+)、Ba^(2+)对该酶无明显影响。该酶以水杨苷为底物时,米氏常数K_(m)为0.48 mg/mL,最大反应速率V_(m)为0.04 mg/(min·mL)。试验从杂色曲霉发酵液中成功分离出一种β-葡萄糖苷酶,为纤维素类饲料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 付跃李书安石娟娟罗奉奉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酶学性质
- 安徽定远盐矿两个嗜盐古菌新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及一个胞外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酶学性质研究
- 高盐环境,如:盐(碱)湖、盐碱地、盐矿等极端高盐环境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研究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位于安徽省定远县的陆相沉积型盐矿是安徽及周边省份的食用盐重要来源。随着盐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其中所蕴藏的嗜盐微生物资...
- 洪涛
- 关键词:嗜盐古菌盐矿胞外蛋白酶酶学特征
相关作者
- 黄日波

- 作品数:492被引量:9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
- 研究主题:酶学性质 大肠杆菌 酿酒酵母 突变体 菌株
- 迟乃玉

- 作品数:330被引量:97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 研究主题:酶液 菌株 微生物发酵 酶制剂 低温驯化
- 张庆芳

- 作品数:311被引量:99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 研究主题:酶液 微生物发酵 菌株 酶制剂 低温驯化
- 姚斌

- 作品数:586被引量:1,654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基因 编码基因 突变体 木聚糖酶 植酸酶
- 叶秀云

- 作品数:213被引量:5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酶学性质 基因 漆酶 酶学性质研究 几丁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