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4 篇“ 造影法 “的相关文章
碘油与碘水在子宫输卵管造影 中的对比及改良造影 法 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4年 观察碘油与碘水在子宫输卵管造影 中的对比及改良造影 法 的应用疗效。方法 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70位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实施改良造影 检测方法 过程中按照使用的对比剂不同均分为对照组(35位:应用传统碘化油为对比剂)与观察组(35位:应用碘水即碘海醇为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 检查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优良率(94.29%)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摄片时间比对照组短,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生命指征、炎症因子指标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86%)及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完成子宫输卵管造影 时躯体疼痛感V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碘油与碘水在子宫输卵管造影 中图片质量优良率差异明显,改良碘海醇为对比剂可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同时缩短摄片时间,从而降低子宫输卵管造影 术对机体造成的应激性损伤,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感轻微。 张瑞娟关键词:碘油 碘水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双次灌注超声造影 法 对微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超声造影 不同灌注法 诊断肝硬化微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患者65例,共71个病灶,诊断标准为经病理确诊或符合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分别经外周静脉采用单次和双次灌注法 注射造影 剂,观察增强模式,研究不同造影 方法 检出微小肿瘤的敏感度。结果71个病灶中,直径<10 mm病灶29个,直径≥10 mm病灶42个,病灶最小直径8 mm,最大直径30 mm,平均直径(17.47±7.19)mm。单次和双次灌注法 对小肝癌检出敏感度分别为69.00%和94.37%,2种方法 对直径<10 mm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10 mm病灶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 可为小肝癌的诊断提供依据,作为MRI等影像诊断的互补手段,双次灌注超声造影 法 显著提高了小肝癌(尤其是直径<10 mm的微小肝癌)的检出率。 陈曦 李志艳 王妍洁 冯松 张岩峰 刘静 刘晶晶关键词:肝硬化 肝肿瘤 造影剂 微小肝癌 蒙药阿木日-6与比沙可啶用于碘钡联合造影 法 CT结肠成像的对比研究 目的:将蒙药阿木日-6与比沙可啶分别结合碘钡联合造影 的有限肠道准备方案应用于CT结肠成像检查的前期准备过程,探讨该造影 方案对结直肠残留内容物的有效标记情况,研究蒙药阿木日-6在临床CT结肠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与比... 杜金鹏关键词:蒙药 比沙可啶 CT结肠成像 鞘管无痛性输卵管造影 法 与传统宫腔造影 管法 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无痛性输卵管造影 法 与传统宫腔造影 管法 输卵管显影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hysterosalpingography, HSG)检查的12 834例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造影 方法 输卵管显影率、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种造影 方法 在输卵管显影率及通畅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图像质量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3%vs.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24%vs.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造影 方法 显影率虽无差异,但鞘管无痛性造影 方法 疼痛程度低,图像质量好,能有效减轻患者对造影 检查的恐惧心理,更适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宫颈口小的女性,而传统宫腔造影 管法 更适用于顺产后或宫颈炎症导致宫颈口较大的女性。 刘明明 梁宇霆 苗杰 孟颖 杜静 李彪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 鞘管 主动脉弓造影 联合排查造影 法 在寻找肺结核BAE术后再发咯血责任血管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术后再发咯血患者采用主动脉弓造影 联合排查造影 法 寻找咯血责任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行介入手术的肺结核BAE术后再发咯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A组(14例)和B组(34例)。A组采取单独排查造影 法 , B组采取主动脉弓造影 联合排查造影 法 。观察比较两组再发咯血责任血管发现情况、介入手术后短期复发率及短期再次大咯血所致二次手术率。结果 A组发现咯血责任血管共41条,平均(2.78±1.19)条;B组发现咯血责任血管共137条,平均(4.09±1.31)条, B组发现咯血责任血管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A组介入手术后短期复发4例,短期再次大咯血所致二次手术3例;B组介入手术后短期复发1例,短期再次大咯血所致二次手术0例。B组介入手术后短期复发率、短期再次大咯血所致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94%、0,均明显低于A组的28.57%、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5<0.05)。结论主动脉弓造影 联合排查造影 法 在寻找再发咯血责任血管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增加再发咯血责任血管的发现,降低介入手术后短期复发率及短期再次大咯血所致二次手术率。 吕江 陈茂恩 陈德雄 马燕妮 谭海葵 全超明关键词:责任血管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双次灌注造影 法 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究超声造影 不同灌注法 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析2013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89例次,诊断标准为经病理确诊或符合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 陈曦 李志艳 董晓宇 赵宏伟 刘晶晶 刘秀林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 法 在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 (MSCTV)在诊断盆腔、下肢静脉血栓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80例疑似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行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 ,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MSCTV检查,共有61例存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盆腔、下肢静脉血栓、部位和范围清晰明确。MSCTV检查在不同部位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DS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V在诊断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上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1%、100.00%、100.00%和84.21%。结论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 能够清晰显示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情况以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具有成像清晰、快速准确和无创伤性等优势。 沈祖根 武刚 刘坚军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静脉血栓 放射性核素染料法 与超声造影 法 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比较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 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 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 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放射性核素法 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 组检出率(95.0%vs 85.2%)、准确性(98.2%vs 92.3%)、特异性(97.8%vs 86.2%)、假阴性率(8.3%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法 联合染料法 及超声造影 法 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于志强 韩彬 朱丽璋 崔军威 李朋 孙德胜 韦伟关键词: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超声造影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用于小肠肿瘤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用于小肠肿瘤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可疑小肠肿瘤患者共68例影像学检查资料,分别行CT小肠造影 和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比较CT小肠造影 和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小肠造影 诊断小肠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4%(50/53),95.59%(65/68);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诊断小肠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1%(52/53),98.53%(67/68);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小肠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用于小肠肿瘤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与CT小肠造影 相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高迁 王建良 龚惠明 吴志娟 李筠 赵美芬 徐晔关键词: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与CT小肠造影 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比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与CT小肠造影 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中我院接收疑似小肠病变患者96例,均行择期手术,术前均给予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与CT小肠造影 进行检查,通过观察两种影像方式显现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判断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70例患者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其中小肠腺癌28例,间质瘤21例,淋巴瘤17例,脂肪瘤4例;病灶部位显示:十二指肠11例,空肠36例,回肠23例;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71%、100%、97.14%;而CT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2.86%、98.57%、95.71%,组间差异对比显示无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与CT小肠造影 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 法 创伤小,更适宜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赵国营关键词:CT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
相关作者
徐方 作品数:21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 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 徐承钢 作品数:14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胆道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造影法 胆管损伤 刘亚东 作品数:28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流动人口 胆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孟柠 作品数:19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 造影法 胆囊切除手术 胆管损伤 王海涛 作品数:28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 脑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并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