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迟滞环“的相关文章
- 油气悬挂囊式蓄能器气体迟滞环特性分析
- 2022年
- 为了探究囊式蓄能器内氮气的真实气体多变过程及囊式蓄能器特性,利用蓄能器试验平台开展不同频率的正弦激振试验。试验发现迟滞时间是迟滞环开度的主要因素,而激振频率会影响蓄能器的刚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体积压缩率和迟滞时间的真实气体多变指数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最大误差小于10%,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该模型可以为更加准确研究油气悬架系统真实特性奠定基础。
- 杨岳霖王云超胡志超
- 关键词:油气悬架囊式蓄能器迟滞环
- 小振幅振动翼型升力迟滞环变向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研究了SD7037翼型小振幅强迫振动时,振动轴位置和减缩频率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升力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与迎角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对比,发现引起升力系数随迎角变化的迟滞环变向的原因主要是升力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相位发生变化,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这个相位是关于减缩频率的函数。而且,当升力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相位变大时,会使得对应的升力系数随迎角变化的迟滞环曲线从逆时针向顺时针方向变化,这中间必然会经历一个"直线"过程,就好像迟滞现象消失了一样。进一步通过对比流场,发现振动轴位置和减缩频率对此相位的影响机制不同,振动轴位置主要改变翼型的有效迎角,而减缩频率的增大则影响了周围流场结构,使得附加质量带来的反作用力变大,进而提高升力,振动轴向前移动和减缩频率的增大都会增大升力系数曲线的相位。
- 薛臣周洲李旭许晓平
- 关键词:相位迟滞环
- 基于迟滞环对称性的压电陶瓷迟滞补偿算法研究
- 压电陶瓷作为一种新的微定位应用方式,很多传统驱动方式无法实现的功能它可以实现。寿命长、响应速度快,位置分辨率高、无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使得压电陶瓷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高精度定位系统中。但因压电陶瓷固有的非线性效应,存在输入电压...
- 李锐
- 关键词:压电陶瓷非线性
- 文献传递
- 低雷诺数下机翼气动力迟滞环及其控制特性研究
- 低雷诺数流动在涡轮叶片、风力机、低速飞行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低雷诺数下机翼气动性能恶化在机翼失速迎角附近会产生静态迟滞现象,出现气动力迟滞环。 对NACA633-421机翼模型进行了针对气动力迟...
- 何梦杰
- 关键词:低雷诺数主动流动控制迟滞环合成射流
- 金属橡胶迟滞环的广义恢复力模型被引量:5
- 2008年
- 金属橡胶是一种具有非线性恢复力的材料。在对其进行基于位移加载的动态试验中,其恢复力-位移曲线为一迟滞环。本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金属橡胶弹性元件的动力学建模,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即广义恢复力模型。将迟滞回线分解为广义弹性力和广义阻尼力,模型中的参数由实验数据辨识。用所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迟滞回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描述这类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特性。
- 郝慧荣白鸿柏刘红李国林刘莎
- 关键词:金属橡胶迟滞环
- 考虑次迟滞环的内嵌式SMA电机非线性模型被引量:1
- 2006年
- 引入量化指标———马氏体份数来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程度.基于马氏体份数,构建了可充分定义主、次级迟滞环的非线性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两个指数方程分别计算加热和冷却条件下SMA的马氏体份数,由连续、共初始与共极限约束实时调整指数方程的相应参数,得到SMA相变时的马氏体份数.由内嵌式SMA电机曲率与SMA马氏体份数的线性变化规律,得到内嵌式SMA电机的弯曲曲率.PI控制的阶跃响应的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杨凯辜承林
- 关键词:内嵌式SMA电机次级迟滞环
- 压电陶瓷微夹钳迟滞环自适应逆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针对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可使微夹钳难以获得良好的位移控制的问题,提出自适应逆控制策略。推导了压电悬臂位移特性的理论模型;采用自适应最小均方算法滤波器建立了压电悬臂的基于Backlash算子的迟滞环正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微夹钳位移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样机测试和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和迟滞环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系统良好的自学习能力和控制效果。
- 胡斌梁陈国良
- 关键词:迟滞环自适应逆控制
- 利用展向吹气控制机翼上的“迟滞环”(英文)
- 1998年
- 本文给出了利用展向吹气控制飞行器正弦俯仰振荡的气动力迟滞环。模型为60°三角翼翼-身组合体;俯仰振荡的减缩频率为0.039和0.078,实验迎角范围为0°~60°。实验研究包括流态显示和气动力测量。结果表明展向吹气可以明显改善飞行器动态运动中的气动力迟滞特性,使上仰和下俯过程中气动力的差异显著减小,即减小了“迟滞环”的宽度。
- 秦燕华庄逢甘
- 关键词:非定常气动力展向吹气涡控制机翼气动力
- 下游反压引起的激波多迟滞环分析
- 早期对于激波反射双解现象的研究分为马赫数引发的双解现象与尖楔角度引发的双解现象两类。1999年,Ben-Dor在数值模拟尖楔激波反射现象中发现存在下游反压引起的迟滞效应~i,但按照激波反射理论,压缩角小于von Neum...
- 贾轶楠; 岳连捷; 张新宇;
- 文献传递
- 下游反压引起的激波反射多迟滞环分析
- 将探究下游反压变化引发激波反射双解现象的机理.利用苹果线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Ben-Dor模型下游反压双解机理.
- 贾轶楠岳连捷张新宇
相关作者
- 杨泳

- 作品数:20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快速路 元胞传输模型 改进型 迟滞环 拥堵
- 白鸿柏

- 作品数:228被引量:98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金属橡胶 金属橡胶材料 隔振平台 参数识别 非线性
- 户佐安

- 作品数:91被引量:325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 研究主题:铁路运输 编组站 城市交通 城市快速路 枢纽
- 周洲

- 作品数:397被引量:1,2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无人机 太阳能无人机 低雷诺数 分布式 飞翼布局无人机
- 郝慧荣

- 作品数:42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金属橡胶 隔振 六自由度 隔振平台 角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