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5篇“ 近江牡蛎“的相关文章
牡蛎被引量:2
1977年
名称牡蛎(Ostrea riuularis Gould),属软体幼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两广一带称蚝,福建叫做蚵、浙一带称蛎黄,北方俗称海蛎子。是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之一。
许国领
关键词:近江牡蛎瓣鳃纲软体动物双壳类
一种用于牡蛎礁修复的牡蛎幼苗附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牡蛎礁修复的牡蛎幼苗附着装置,包括由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制成的多个盘状附着基以及一连接绳,所述盘状附着基沿径向设有中心孔,所述连接绳穿过中心孔将多个盘状附着基间隔串联起来,所述盘状附着基的两侧端...
兰思群马秀芬杨雷杨建斌丁吉东郑桂香
牡蛎单体苗种繁育技术
2024年
牡蛎是我国重要的海水贝类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牡蛎具群居固着生活的习性,生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空间和饵料竞争,生长受限,且长成后壳形不规则,因而极大降低了牡蛎产量(王昌勃等,2016;王岩等,2023)。单体牡蛎无附着基,呈游离状态,生长不受空间限制,形状规则。开展牡蛎单体苗种繁育,推广单体牡蛎养殖,可提高养殖效益。利用肾上腺素诱导是国内外常用的生产牡蛎单体苗种的方法,本研究对肾上腺素诱导牡蛎单倍体苗种进行探究,以期获得高质量单体苗种。
徐帅任利群赵春暖吴玉萍韩海英吴彪于涛
关键词:近江牡蛎苗种繁育海水贝类附着基单倍体
短波紫外线辐照对牡蛎眼点幼虫存活及附着的影响
2024年
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海洋中主要污损生物之一,对海上养殖设施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存在较大的影响。波长短能量大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00~280 nm)辐照能够损伤贝类幼虫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影响其存活和附着,可用于防治生物污损。本研究选用二倍体牡蛎附着变态期的眼点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不同强度和剂量UV-C的眼点幼虫致死响应,以及不同UV-C辐照频率和辐照距离下眼点幼虫的附着率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 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部分处理组和对照组在观测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无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6.3±1.9)%;20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所有观测时间段的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没有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2.3±1.3)%;辐照频率达5 min/h时,平均附着率从(12.83±1.17)%降低至(3.31±0.69)%,显著地降低了附着率;装置距离网衣15和20 cm对附着率的辐照效果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有效减少附着。本研究可为UV-C防治生物污损的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葛善黄六一刘晓刘啟庆
关键词:近江牡蛎UV-C存活率
牡蛎高温适应基因TRAF7表达调控SNP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牡蛎高温适应基因TRAF7表达调控SNP标记及其在鉴定TRAF7高表达牡蛎个体中的应用。SNP标记为SEQ ID NO:2所示序列中第675位碱基,突变类型为A/G(顺式[c...
李莉张渴新杨起杜明洋黎奥王威张国范
一种卵圆形速生三倍体牡蛎“世倍4号”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卵圆形速生三倍体牡蛎“世倍4号”的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群体选育、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卵圆形牡蛎速生系选育;速生选育系采用二倍体直接诱导四倍体以及三倍体诱...
曾志彬朱李贤
一种牡蛎耐高盐苗种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耐高盐苗种的培育方法,属于牡蛎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耐高盐苗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亲本暂养促熟期间升高盐度和升高温度交替进行,保证精、卵的质量并具有一定的高盐耐受性;幼体培育后期升高一次盐度;附着变...
于涛吴彪王晓梅韩海英赵春暖刘志鸿任利群郑言鑫李波
微塑料对牡蛎免疫力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微塑料对牡蛎免疫力的影响,该研究对牡蛎(平均壳长:6.6cm)采用壳内推注的方式注入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微塑料(0.05、0.5、5 mg·L^(-1),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分别胁迫24 h、48 h和72 h后,检测分析牡蛎鳃组织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胁迫24 h后,微塑料浓度对AKP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SOD、AKP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48 h后,微塑料浓度上升导致A-chE活力显著下降(P<0.05),CAT、SOD和AKP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72 h后,微塑料浓度的升高,AKP和AChE的活力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SOD、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与之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时间和浓度的增长,MDA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使牡蛎产生免疫应激反应,且胁迫时间越长,牡蛎免疫应激反应越剧烈。
牟红莉王瑞旋王俊林小植王江勇
关键词:近江牡蛎酶活力免疫指标
牡蛎围垦区高效养成及育肥技术
2023年
技术依托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技术优势利用大面积围垦区池塘开展牡蛎养殖,突破其只能养殖在河海交汇处滩涂、浅海的区域限制,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立体空间,在不影响围垦区池塘中鱼虾蟹收成的同时开展牡蛎的养殖生产,既增加单位水体的经济效益,也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产技术推广近江牡蛎育肥技术生态效益
低氧胁迫对牡蛎生理能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低氧胁迫对牡蛎生理能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了0.5、1.0、2.0、3.0和5.0 mg/L(CK)共5个溶解氧梯度,研究低氧适应和低氧突变2种低氧胁迫方式对牡蛎存活率、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氧氮比的影响。[结果]低氧适应组的生理代谢水平显著高于低氧突变组(P<0.05),其中,当溶解氧浓度为0.5 mg/L时,低氧突变组和低氧适应组的滤水率最低,分别为1.47和3.57 L/(g·h)。溶解氧浓度越低,牡蛎生理能量水平越差,存活率也越低,当溶解氧水平在2.0 mg/L以上时,低氧胁迫7 d后,牡蛎的存活率保持在90%以上。[结论]相对于突变的低氧环境,牡蛎对低氧适应一段时间后,具有一定耐受性,能够在低氧环境下进行生理活动。
李昂石雯静赵晟
关键词:低氧胁迫溶解氧近江牡蛎

相关作者

吴信忠
作品数:85被引量:350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近江牡蛎 类立克次体 栉孔扇贝 珍珠贝 贝类
张其中
作品数:186被引量:736H指数:1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多子小瓜虫 鱼类 近江牡蛎 杀灭 中草药
贾晓平
作品数:420被引量:3,041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工鱼礁 牡蛎 南海北部 石油烃 翡翠贻贝
全为民
作品数:144被引量:1,28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牡蛎礁 牡蛎 长江口 礁体 近江牡蛎
于瑞海
作品数:413被引量:1,01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太平洋牡蛎 牡蛎 三倍体 长牡蛎 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