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篇“ 足部骨折“的相关文章
一种足部骨折克氏针安装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部骨折克氏针安装辅助器,包括弧形支撑柄、定位组件、导向筒以及弹性组件;弧形支撑柄的一端设有定位部,另一端设有导向部;定位组件设置于定位部;导向筒设有供克氏针穿过的导向通道;弹性组件,一端与导向筒连接,...
高彦军何平恩邱元洲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足部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足部骨折病人的治疗中,探讨其对提高病人恢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五月至2023年五月间住院治疗的足部骨折病人,共100名。根据研究要求,将全部病人分成两个组,每组各50人。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则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人在疼痛、服药依从性、并发症、 AOFAS、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疼痛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方法进行治疗后第1日及第3日,其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依从性而言,两组病人的依从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均有较好的改善, P<0.05。结论 在足部骨折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加快创面恢复速度。
王丹
关键词:快速康复足部骨折
足部骨折患者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2024年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足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的90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分组,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足部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12个月的足部功能评分依次为(60.45±5.73)分、(76.41±5.91)分、(84.67±5.11)分,比对照组的(55.67±5.52)分、(64.15±5.62)分、(77.64±4.9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0.084、6.648,P均<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促进足部骨折患者足功能的恢复与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更好。
王冉冉张媛李杨杨
关键词:足部骨折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研究组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及远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量表中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效果比较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使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陈仲亮崔军卢建新李达
关键词:足部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可吸收材料临床疗效
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对手足部骨折患者实施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可吸收螺钉治疗,研究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部骨折患者而言,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何永华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
肢体康复锻炼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究肢体康复训练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足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入院时间为2023年,采用抽签法分组,即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与研究组(肢体康复锻炼),各31例患者,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跟骨高度、踝关节活动度、Bohler角、锻炼依从性。康复优良率更高,跟骨宽度、Gissane角更低(p<0.05)。结论 肢体康复锻炼应用于足部骨折患者中可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助于改善其足部功能与踝关节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涂兰春
关键词:足部骨折肢体功能
一种用于手足部骨折畸形矫正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骨折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足部骨折畸形矫正的固定装置,包括套管,套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布的气囊,各气囊之间彼此密封固定连通,套管的外侧面可包覆未固化的石膏,套管的两端均设有与之固定密封连接的环形座...
胡守超王文志黄建新张政芮艳祥
足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专科护理的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足部骨折患者应用专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2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护理。比较两组足部结构与足部功能情况、恢复优良率、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跟骨高度、Bohler角、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跟骨宽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观察组治疗方式、并发症防范、功能锻炼及心态调整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专科护理的有效落实,能提升足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强化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进而提升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
孟含笑
关键词:足部骨折专科护理功能锻炼优良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足部骨折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研究康复外科护理对足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2例足部骨折患者,对比组传统护理,实验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两组康复时间第二个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足部骨折患者在发病后会存在一段时间的制动,对其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对改善其整体康复质量方面有较大的帮助,尤其对改善足部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马丽娜
关键词:足部骨折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护理满意度
足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研讨足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漳州芗城华阳医院确诊为足部骨折的186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93例。对照组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足部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70%)高于对照组(8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0,P<0.05)。观察组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功能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用于足部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克氏针内固定理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足部功能。
陈寅毅杨秀挺王文金
关键词:足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恢复

相关作者

丛锐
作品数:137被引量:60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臂丛 臂丛神经根 椎间孔
李敬成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BOLD 螺钉治疗 足部骨折 加压螺钉 内固定
赵睿
作品数:14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断指再植 BOLD 螺钉治疗 临床疗效 足部骨折
杨晋才
作品数:186被引量:928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 COFLEX 脊柱
邱俊涛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自伤行为 手外伤 足部 带胫骨 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