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资本循环理论“的相关文章
- 资本循环理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及逻辑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是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重要课题。生态产品要成为商品,通过交换以实现其价值,需遵循商品在“生产—交换—分配”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商品价值实现过程”和“资本循环过程”的理论阐述,通过剖析“商品—货币—资本”规律,以期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产—交换—分配”全过程的运作逻辑,即:资本生产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前提,资本交换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键,资本分配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旨归。遵循“货币资本1—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2”循环规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构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闭环双向转化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张学华
- 关键词:资本循环
- 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视角下内蒙古融入新发展格局路径研究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立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
- 何茂英
- 关键词:产业链
- 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对国企问题的思考
- 2023年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资本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下资本运动的规律及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同时,由于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我们可以将其从资本主义条件下剥离出来,对其进行借鉴,用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由于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 赵迎亚
- 关键词:经济运行规律资本循环理论国有经济资本主义国企
-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及当代启示
- 2023年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也进一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面对亟待解决的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就需要在思想上,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方面出发,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何茂英
- 关键词:资本循环
- 当代资本主义地租形式及其逻辑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被引量:4
- 2023年
-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关键基础。依据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结合“时空修复”动力机制,可建构“生产空间—城市空间—数字空间”的地租问题分析框架。在资本逻辑作用下,不同空间场域内的地租主要形式呈现不同特征:地租首先以产业地租形式在生产空间中出场;伴随房地产金融化现象,地租在城市空间中发展为城市地租形式;结合新一轮技术变革,资本开拓出数字空间,地租由此升级为平台地租形式。当代地租的三种表现形式共存于资本主义体制之内,在不同领域瓜分社会总价值,加深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地租形式多变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增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 谢亚洲刘婷
- 关键词:资本循环马克思地租理论城市地租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被引量:19
- 2023年
-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是理解产业链供应链的政治经济学“钥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的实质是产业资本运动存在中断的可能性。在外循环中,高度依赖进口的关键基础材料受疫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影响,面临采购渠道中断和运输线路受阻等风险;在内循环中,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和高端技术缺失的短板叠加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得生产端的链条面临断裂风险。当前造成我国产业链脆弱性的内在因素包括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结构问题、企业创新投入问题、风险响应滞后性问题。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与预警监测机制,推动区域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网络的形成。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沈尤佳陈若芳朱以倚
- 关键词:资本循环理论经济安全
-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图景被引量:5
- 2023年
-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构成了资本的循环过程,其中,资本的流通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的交易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的交易模式是阿罗—德布鲁的“均衡拍卖”,“均衡拍卖”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方法和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然而,“均衡拍卖”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中的拍卖是瓦尔拉斯的“竞价拍卖”。但“竞价拍卖”又因其稀缺性之特点,一般只适用于纯交易经济,从而并不进入马克思的资本循环过程。马克思资本循环下的市场交易可以用“明码标价”来进行描述。“明码标价”不仅意味着厂商定价,更意味着厂商是按“明码标价”下所获得的市场的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如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并组织生产活动等。在“明码标价”下,单个资本的循环以“卖”为起点,并且以所实现的“卖”为核心而开展其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在“明码标价”下,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和循环也将面临“需求的源头之问”。所有这一切均意味着市场经济是需求决定型经济,而只买不卖的投资者则是需求的源头。总之,“明码标价”交易模式为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
- 龚刚蔡昱
- 关键词:明码标价资本循环拍卖
- 资本循环理论视角下乡村消费空间的生产研究——以成都明月远家为例
- 在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的介入使乡村逐渐转化为多重消费空间,传统的乡村空间已然发生解构和重塑。研究基于资本循环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以成都明月村明月远家为例,通过田野考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外来资本主导下乡村...
- 张慧雾余正勇陈兴李巧凤
- 关键词:资本循环
- 资本循环理论视角下的大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思考——以重庆丰盛镇为例
-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土地制度改革,为资本增值开辟了"第三资产池"。城市边缘区处于城市发展前沿,其乡村转型独具特点。本研究以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为切入点,就重庆市丰盛镇为例,...
- 李姿瑾
- 关键词:大卫·哈维资本循环乡村转型
- 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分析——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
- 2023年
- 【目的/意义】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农业面临着诸多困境的大背景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为借助数字经济的力量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提供合理建议。【方法/过程】从产业资本循环的视角出发,分析农业发展在购买、生产、销售3个阶段上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结合数字经济与农业发展规律,提出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增大农业资本循环总量、提高农业资本循环质量、加快农业资本循环速度的作用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在农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生产阶段,要确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标准;在销售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平台监管;最后,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以高效地借助数字经济的力量推动农业发展。
- 刘洋
-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
相关作者
- 牟新焱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资本循环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 虚拟资本 信用经济 信用
- 冯继康

- 作品数:128被引量:4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研究主题:逻辑内涵 市场经济运行 三农难题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
- 蔡昱

-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生存性 欲望 现实化 恐惧 异化
- 李胜兰

- 作品数:100被引量:8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研究主题:特区经济 环境规制 公司治理 法律 物权法
- 李欣

- 作品数:24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学院
- 研究主题:营销策略 物流业 企业 乡镇企业 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