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1篇“ 资本下乡“的相关文章
- 资本下乡与村庄再造
- 2024年
- 村庄公司化再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现代文化向农村渗透。资本下乡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应创新“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权力制衡机制有序引导村庄再造。
- 龙健民
- 关键词:资本下乡村庄
- 工商资本下乡法律风险防范
- 2024年
- 工商资本下乡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政策的鼓励与引导,资本下乡的方式有了多方面的发展,城乡变化具有显著提升,然而资本下乡为乡村带来积极改变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企业权利保障薄弱、政策法规缺位、政府服务滞后等阻碍。为了更好地推进资本与乡村之间的融合,通过构建企业权利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政府服务能力等措施,对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更好地发挥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实现乡村振兴。
- 李乐意
- 关键词:共同富裕
- 资本下乡经营失败的类型、成因及建议
- 2024年
- 资本下乡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调查H省J市资本下乡暴露出来的问题,本研究归纳总结出资本下乡经营失败的4种类型,分别为资本“非粮化、非农化”经营型、资本跨界经营农业型、资本经营村庄型和资本高杠杆经营农业型,在此基础上总结指出资本下乡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农业的动机不纯、经营管理不善、科技含量不高、对市场考察不够以及加杠杆经营。最后,为推动资本下乡、促进资本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建立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经营管理、严控盲目扩张等建议。
- 吴珺璐丁建军
- 关键词:资本下乡资本经营
- 工商资本下乡能促进农户增收吗?
- 2024年
- 工商资本下乡对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和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数据,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商资本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收入结构上,工商资本下乡主要提高了农户非农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降低了农业经营性收入;工商资本下乡通过推动农户家庭劳动力从本地务农向本地非农就业转移,提高非农就业率,从而促进总收入增加;工商资本下乡的增收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农户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作用;涉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商资本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且增收作用逐渐增强。本研究为推进工商资本下乡、实现农民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 邵俊杰周力周力
- 关键词:农户收入非农就业
- 资本两面性视域下“资本下乡”的路径探析
- 2024年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工商资本涌入乡村,“资本下乡”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资本下乡”的要素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其运行特点从原始积累阶段的文明性与野蛮性逐渐演化为有序性和无序性。资本的有序性指的是资本的扩张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有效发挥市场优势和政府的管制作用。而无序性则是放任市场机制的弊端,使得农户的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服从于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市场的逐利性。针对资本两面性在“资本下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鼓励村民接纳资本、提高基层政府审核下乡资本力度、激励工商企业家探索新型的经营模式等,提高村民主体意识、促进优质资本下乡和有序扩张,发挥资本有序性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建设、规避资本无序性对乡村发展的影响,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 莫佩莹
- 关键词:乡镇企业资本下乡
- 资本下乡的经营策略与农业强国建设
- 2024年
- 我国的农业强国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小农户。在维护小农户利益的基础上,资本下乡与农业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适配性。研究发现,基于资本属性和投资目的的不同,下乡资本可划分为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这两类资本在进入农业时存在着投机和投资两种动机,不同类型的资本和不同动机的资本相互匹配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资本下乡的四种理想类型,投资型资本衍生出生产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两种经营策略,对应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道路。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强国,需要综合考虑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并将农业产业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视域中,建立起资本报酬有限与劳动报酬稳步增长的有机衔接机制、大中小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机制、亩均土地产出率与人力资本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机制和高收益农产品与大众消费品搭配合理的生产配置机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 赵晓峰包智俊赵祥云
- 关键词:资本下乡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化
- 乡村振兴中的社会资本下乡:问题与建议
- 2024年
- 加强对社会资本下乡的引导、规范、监管和风险防控,是当前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和要求。本文对近年来资本下乡的推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资本下乡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下乡领域过于集中、下乡联农带农效果不够明显、部分社会资本下乡乱象和下乡积极性有待充分激发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承担乡村振兴主体责任的地方各级政府,在推进社会资本下乡的过程中存在多项短板,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王蕙娜
- 关键词:资本下乡
- 制度—利益—民情:应对资本下乡不确定性的情理结构
- 2024年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增强,工商资本进入乡村参与土地整理、土地流转、企业经营以及旅游业开发等行为也呈增长趋势。一种观点认为,下乡资本遵循着政府发展偏好的行政逻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资本下乡需要遵循社会逻辑。然而,通过对浙北地区二十余年间资本下乡经营旅游产业的田野调查,观察到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下乡资本、村民及村庄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呈现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关系。
- 何雪松张道林
- 关键词:旅游业开发工商资本土地整理资本下乡利益诉求
- 从适应到自主:资本下乡背景下农业雇工管理模式变迁
- 2024年
- 下乡资本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资本化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雇工管理困境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资本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小农农业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张力,使得资本主体在下乡初期会遭遇雇工管理困境,此时资本主体必须通过适应性自我改造才能实现入场。但当资本深度参与农业经营后,会从生产者属性、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外部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改造农业生产体系,使之适配资本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进而化解资本主体的雇工管理困境。研究认为,随着资本下乡参与农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将逐渐适应资本化的经营方式。
- 望超凡
- 关键词:资本下乡农业发展农业经营
- 国家在场:资本下乡与村落共富效应的路径
- 2024年
- 资本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资本下乡背景下,村企如何实现互惠共赢是促进乡村振兴与村落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资本下乡有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引导资本市场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有效对接,推动工商资本与村落打造利益共同体。
- 陶自祥
- 关键词:国家在场共同富裕资本下乡
相关作者
- 贺雪峰

- 作品数:528被引量:9,317H指数:5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民 农村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
- 熊凤水

- 作品数:54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 研究主题:农民工 婚姻支付 资本下乡 个体本位 家庭本位
- 陈义媛

- 作品数:41被引量:86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小农户 资本下乡 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化 资本积累
- 李云新

- 作品数:51被引量:6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资本下乡 乡村 动因 社会冲突
- 赵晓峰

- 作品数:149被引量:1,596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税费改革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