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篇“ 角膜愈合“的相关文章
- 角膜中病毒潜伏感染对SMILE术后角膜愈合影响的研究
- 目的 检测SMILE手术角膜基质透镜中病毒潜伏感染的阳性率,分析角膜中病毒潜伏感染对SMILE术后角膜愈合的影响,为SMILE术中透镜病毒检测阳性患者的术后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中...
- 刘铭
-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SMILE角膜愈合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愈合及视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愈合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6,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观察组(n=46,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施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央角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球差、总高阶像差、慧差及三叶草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可促进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愈合,改善视觉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于浩琦朱珂珂
-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角膜愈合视力恢复
- 不同大小角膜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术后角膜愈合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角膜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术后角膜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6例76眼,按照透明角膜切口大小的不同分为2.2 mm切口组37例37眼和1.8 mm切口组39例39眼。术中测量并比较2个组累积释放能量(CDE)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1周及第1个月,采用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并比较2个组角膜切口结构和角膜厚度;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比较2个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直径3.0 mm范围角膜体积(CV3)和直径10.0 mm范围角膜体积(CV10)。结果2个组间角膜内皮细胞数量、CCT、CV3、CV10、角膜切口外口处角膜厚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788、0.706、3.692、4.341、4.182,均P>0.05);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上述各参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7.717、67.356、17.577、13.559、80.076,均P<0.01)。术后1个月2个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2个组CCT、CV3、CV10、角膜切口外口处平均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个月CCT、CV3、CV10、角膜切口外口处平均角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1.8 mm切口组术眼角膜切口内口哆开和角膜内皮错位的发生率分别为12.8%(5/39)和5.1%(2/39),高于2.2 mm切口组的0.0%(0/37)和2.7%(1/37),2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78,P=0.024;χ^(2)=0.295,P=0.590)。术后1 d,1.8 mm切口组角膜切口内口角膜厚度明显较2.2 mm切口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角膜切口内口角膜厚度与CDE均呈正相关(r=0.231,P=0.025;r=0.347,
- 任宁孙丽霞崔红李正日李承霖金海燕李英俊
-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切口PENTACAM
- 自体血清对Ⅰ-Ⅱ度眼表化学性烧伤角膜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对Ⅰ-Ⅱ度眼表化学性烧伤患者角膜修复和疼痛减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8月收住的Ⅰ-Ⅱ度眼表化学性烧伤患者25例37眼,按照有无使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分成常规组(A组)和自体血清治疗组(B组)。分析2组角膜修复时间和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结果B组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平均为5.74±1.19天,较A组7.17±1.29天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72),治疗后B组NRS评分为2.16±0.60,较A组3.06±0.6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自体血清局部滴眼可有效促进Ⅰ~Ⅱ度眼表化学性烧伤患者的角膜修复并能减轻患者疼痛。
- 阮建祥陈春霞钱莉
- 关键词:自体血清化学性烧伤角膜疼痛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两种缝合方式对术后角膜愈合及疼痛分析被引量:30
- 2017年
- 目的:研究间断缝合与连续加锁缝合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角膜愈合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06/2016-06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92眼,根据术中结膜瓣缝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8眼采用间断缝合法,B组44眼采用连续加锁缝合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其术后2h,1d,1wk时疼痛情况以及采用荧光素钠染色分别于术后1d,1wk评价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B组术后2h的VAS疼痛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1d,1wk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1d角膜上皮愈合评分(4.04±1.46分)与A组(4.30±1.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1wk角膜上皮愈合评分(0.54±0.32分)与A组(0.86±0.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与间断缝合法相比,采用连续加锁缝合法能够部分缓解患者术眼的疼痛症状,有助于角膜创口的愈合。
- 陶丽惠宋峰伟
- 关键词:视觉模拟评分法
- 不同切削深度兔PRK和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愈合反应的观察
- 目的:研究不同切削深度兔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去瓣EPI-LASIK( Epipolis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 苏杰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角膜愈合核转录因子
- 不同切削深度对兔PRK和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愈合反应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去瓣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术后上皮愈合快,创伤反应轻,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但去瓣Epi~LASIK术后上皮愈合的机制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去瓣Epi—LASIK对不同屈光度眼切削术后早期角膜基质中炎性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核转录因子(NF—KB)的表达,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不同切削深度时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机制。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度切削组(-10.00D)6只、低度切削组(-3.00D)6只和空白对照组2只。实验组取一侧眼行PR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术后每日裂隙灯下观察活体兔角膜愈合情况。术后7d空气栓塞法处死兔,角膜组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早期角膜上皮及基质中炎性细胞、bFGF和NF—κB的表达。结果裂隙灯检查表明,去瓣Epi-LASIK手术眼术后炎症反应轻于PRK眼。在低度切削组,2种术式间术后角膜炎性细胞的数量以及NF—κB和bFGF在角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度切削组,PRK手术眼角膜中炎性细胞数量为(12.25±1.22)个/400倍视野,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手术眼的(6.67±0.31)个/4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P〈0.01)。角膜中PRK手术眼NF—KB的表达量(A)分别为6.11±1.36、41.82±8.71,较去瓣Epi—LASIK手术眼的3.01±0.81、11.59±4.55明显增加,而角膜中PRK手术眼bFGF的表达量(A)分别为33.59±6.98、123.68±18.81,较去瓣Epi—LASIK手术眼的69.20±8.85、123.68±18.8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瓣Epi-LASIK上皮愈合速度快于PRK组,而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愈合速度减慢。结论在低度切削时,去瓣Epi—LASIK手术眼角膜上皮的愈合速�
- 苏杰袁满红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兔角膜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规律,并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比较。方法建立兔近视性Epi-LASIK及近视性改良PRK动物模型,用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法观察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活性,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瓣变化、上皮修复过程和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通过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角膜上皮及基质的愈合反应。结果 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67±0.41)d,而PRK术后为(2.75±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0,P=0.000)。PRK术后即刻和3d、5d角膜上皮瓣细胞活性率分别为(85.83±2.07)%、(48.67±3.41)%、(91.3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060,P=0.000)。Epi-LASIK术后角膜瓣逐渐融解并被新生上皮取代,上皮愈合过程较改良PRK缓慢。PRK术后haze分级高于Epi-LAS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时2组上皮均明显增厚,3个月时上皮细胞排列仍不规则,6个月时上皮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上皮厚度已基本接近正常,与PR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前基质细胞数明显低于PRK组(P<0.05)。结论 Epi-LASIK术后上皮瓣活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上皮修复较慢。与改良PRK比较,Epi-LASIK术后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上皮增厚程度较轻,角膜基质细胞恢复快,haze程度明显减轻。
- 程新梁张元钧陈辉
- 关键词:角膜
- 局部麻醉对兔眼心反射和眼角膜愈合的影响(英文)
- 2009年
- 目的:在兔模型中利用局部麻醉来研究两种麻醉剂的眼心反射发生率及其预防,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局部麻醉对角膜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成年新西兰白兔(雌雄皆有)48只,分成两组(A组和B组),分别用氯胺酮(A组,24例)、异丙酚(B组,24例)麻醉。在此双盲研究中,通过用或不用局部麻醉(40g/L利多卡因,5g/L盐酸丙美卡因,5g/L布比卡因)对眼睛的不同干预,记录各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应用每种局部麻醉后,通过对眼睛的临床检查,组织病理学,胶原染色以及投射电子显微等方法对术后1d长达7d角膜毒性和愈合进行评估。结果:在氯胺酮的麻醉下未出现眼心反射,而在异丙酚的麻醉下,心率显著下降(P<0.01)。因此,局部麻醉可以成功地防止眼心反射的发生并且不影响角膜愈合。结论:局部麻醉没有任何局部副作用,可以被推荐用来预防眼心反射。
- Jay SinghSubhasis RoyPrasenjit MukherjeeDebajyoti KonarAditya KonarSarbani Hazra
- 关键词:眼心反射局部麻醉角膜愈合
- 乙醇对兔LASEK术后角膜愈合及基质内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两种术式,探讨乙醇对LASEK术后角膜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PRK及不保留上皮LASEK的兔眼模型,检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角膜基质浅层角膜细胞数量的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周LASEK组haze较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兔角膜bFGFRT-PCR产物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LASEK组高于PRK组(P<0.05);术后1天、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层基质内角膜细胞数量LASEK组与bFGF的相关系数为0.785;PRK组为0.738。结论20%乙醇可促进bFGF表达增加,在LASEK手术的早期对角膜伤口愈合存在一定影响,但作用短暂,手术中应用是相对安全的;bFGF与haze的形成及术后基质内角膜细胞的活化、增生有关。
- 宿蕾艳王雁赵堪兴耿维丽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角膜乙醇
相关作者
- 李建基
- 作品数:269被引量:56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培植牛黄 牛黄 子宫内膜炎 山羊
- 王亨
- 作品数:190被引量:3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子宫内膜炎 山羊 金黄色葡萄球菌 硒
- 吴艳菊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愈合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愈合效果 组织学观察
- 王明芳
- 作品数:90被引量:5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化瘀散结片 中医 小鼠视网膜
- 赵堪兴
- 作品数:459被引量:2,04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弱视 斜视 视皮层 视网膜色素变性 间歇性外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