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9篇“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相关文章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2024年
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五层组织的血供来源。若CRA发生阻塞,可导致患眼视力骤降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的自然视力预后通常较差。虽然可用于CRAO治疗的手段多样,如眼球按摩、前房穿刺术、高压氧治疗(HBOT)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动脉内溶栓等,但尚未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CRAO治疗指南被应用于临床。而这些治疗手段对于CRAO的疗效均存在争议或存在治疗风险。本文将对目前可应用于CRAO治疗的措施予以综述,并对其各自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
何珂张鹏
关键词:视网膜栓塞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探析视网膜中央动脉治疗研究进展,第一部分为概述,了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病机制;第二部分为发病诱因,可了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高发因素以及流行病学,第三部分为诊断,探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方式,便于提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推动我国医疗技术手段提升。早期高压氧的治疗方式虽然能够改善预后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李姝婵孙先勇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CRAO)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血管阻塞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无痛单眼视力下降。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预后差,并且目前对治疗方案存在争议。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降低眼压、扩张血管和改善循环等,但是并无研究证明其对视力改善有效。全身溶栓会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以及医疗器械制造水平的发展,溶栓途径更加精准化,眼动脉溶栓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溶栓等途径得以实现,精准定位溶栓部位有利于降低全身出血风险和伴随的心脑血管事件。本文对CRAO的溶栓方案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决策指导。
许静璇宋宗明黄子旭李则宇张文华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血管神经眼科急症,表现为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是中老年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具体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尤为重要。本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雷震张欢吴松笛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机制动物模型
面部自体脂肪填充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24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0 h”于2022年10月9日入院;患者10 h前于整形医院行自体脂肪填充眉弓上方颞部皮下,左侧颞部填充脂肪5 ml后患者突感左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特殊病史。
吴霞覃勉梁亮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眉弓无痛性高血脂视力下降
从缺血性卒中角度再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2024年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无痛的单眼视力下降,仅20%患者恢复功能性视力。与未干预的自然病程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可能有害。CRAO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缺血性卒中,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的标准方案而被指南推荐,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CRAO视觉预后已在回顾性研究及荟萃分析中得到验证。但在真实世界,CRAO急性期诊疗中仍旧存在患者症状不能被及时识别、不能有效转运、未能与现今国内卒中中心硬件发展有效衔接、未能实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期紧急识别与管控等问题依然存在。承借国内卒中中心建设的基础,眼科、急诊、神经科等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预期能够为急性CRAO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系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评估及制定卒中二级预防措施,改善CRAO患者视觉预后及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周杰郭珍妮姜宇孙艺宁岳飞学宋康佳张文彬王守春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溶栓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应用
2024年
目的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彩照对视网膜动脉阻塞黄斑区变化图的分析。方法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HRA-OCT)对3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进行OCT检查和眼底彩照,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利用OCT图像分析CRAO的特点。用HRA-OCT对19例CRAD患者进行黄斑部水平径线、垂直径线扫描,并眼底照相机眼底照相。13例测量患眼与对侧眼的视网膜中心凹旁鼻,颞侧厚度,SPSS21.0统计软件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OCT特征:阻塞的视网膜增厚,内层结构分辨不清,神经上皮层部分反光增强,视网膜内层高反射率高。彩照显示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水肿,黄斑区有樱桃红点。比较患眼与健康眼的视网膜中心凹旁鼻侧厚度(t=-80.992,P<0.001);患眼与健康眼的视网膜中心凹旁颞侧厚度(t=-56.623,P<0.001),以及患眼视网膜中心凹旁颞侧与鼻侧的厚度(t=-60.463,,P<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A-OCT能无创地观察CRAO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意义。
林少芬毛羽翔
关键词: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为首发症状的烟雾病1例
2024年
患者,男,31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见4 h"于2022年8月10日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工作性质长期熬夜。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无光感;双眼眼压均为23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示:右眼无异常;左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圆,直径5 mm,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左眼眼底视盘界清色淡,动脉血管纤细,后极部视网膜苍白水肿,黄斑区可见"樱桃红"改变(图1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左眼视网膜内层弥漫性水肿,呈高反射信号(图2)。诊断: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方案:左眼球后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行"左眼筛板按摩+前房穿刺手术"(图1B),术中切除视轴区玻璃体,反复按摩筛板,未见栓子,动脉血管再充盈。术后葛根素注射液静滴、肌苷注射液静滴、低流量给氧、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术后第1 d,眼科检查示:左眼视力无光感,左眼眼压17 mmHg;裂隙灯显微镜示:左眼眼底视盘界清色可,动脉血管纤细,血液充盈较前略好转,后极部视网膜苍白水肿,黄斑区"樱桃红"较前无改变(图1C)。球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眼眼动脉峰值流速41 cm/s(30~40 cm/s),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57,睫状后短动脉峰值流速13 cm/s(15~25 cm/s),RI 0.67,视网膜中央动脉峰值流速15 cm/s(10~15 cm/s),RI 0.56;左眼眼动脉峰值流速39 cm/s,RI 0.72,睫状后短动脉峰值流速13 cm/s,RI 0.59,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未见显示,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迂曲,较对侧眼纤细(图3A)。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颈动脉分叉处可见低回声斑块,范围约4.6 mm×1.6 mm,后方声影不明显(图3B)。颅脑磁共振平扫检查示:右侧放射冠区软化灶,左侧额顶叶少许脱髓鞘病灶(图4A)。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略纤细,双侧
王文亭李姝婵高荣玉李南王玮张杰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烟雾病肌苷注射液右眼视力前房穿刺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诊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共48例(48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2例(22眼)和对照组26例(26眼),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20例(20眼)作为阴性对照组。观察组进行4个疗程的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阴性对照组予单纯4个疗程EECP治疗。根据治疗前后患者视力、黄斑区血流密度、颈内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等指标变化,评价及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968,P<0.05)。观察组视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力治疗后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EECP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越好,两者呈高度负相关(r=-0.837,P<0.05)。阴性对照组治疗后颈内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后RI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DV与PSV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后RI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EDV、PSV及RI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斑区SCP与DCP血流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黄斑区SCP与DCP血流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CP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显著提高CRAO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温舒周翠云蒋洪飞方静刘国立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评价
皮内针治疗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2024年
本文总结采用皮内针治疗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失眠的护理体会。基于中医辨证施护,给予患者皮内针治疗,配合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对促进患者眼部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陈平王娜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皮内针失眠中医护理

相关作者

魏世辉
作品数:996被引量:1,50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视神经炎 视神经脊髓炎 神经眼科 视神经病变 眼科
吉训明
作品数:747被引量:6,168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卒中 再灌注损伤 缺血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汪军
作品数:88被引量:400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血管直径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颈内动脉狭窄 脉络膜
孟忻
作品数:60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血管直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颈内动脉狭窄 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厚斌
作品数:246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眼科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