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篇“ 衰老特性“的相关文章
限水条件下灌水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灌水量对强筋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以2个强筋小麦品种(中麦998和中麦1062)为供试材料,设置0 m^(3)·hm^(-2)(W_(0))、450 m^(3)·hm^(-2)(W_(1))和900 m^(3)·hm^(-2)(W_(2))3个灌水量(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50%),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同化物含量、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衰老激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可延缓强筋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灌浆前中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在W_(2)处理下最高。W_(2)处理下小麦旗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后0~21 d保持较高水平,在花后21~35 d含量逐渐下降,且W_(1)处理下花后21~35 d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W_(0)处理显著提高。灌水量对花后0~21 d强筋小麦旗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在灌浆后期以W_(2)处理最高;与W_(0)处理相比,增加灌水量可显著提高旗叶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生长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并且显著延长测定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峰值出现时间。随灌水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但产量显著升高。总体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W_(2)处理(拔节水450 m^(3)·hm^(-2)+开花水450 m^(3)·hm^(-2))能够显著延缓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在维持较高蛋白质含量同时,获得最高籽粒产量。
毕经鑫李清瑶蔡瑞国王文政杨敏郭振清张敏
关键词:强筋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籽粒产量
水氮互作对超高产小麦灌浆和抗衰老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明确水氮互作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特性和抗衰老特性的影响,以超高产冬小麦烟农121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270 kg/hm^(2))和N2(180 kg/hm^(2)),副区为4个灌水量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水W0、水分处理W1、水分处理W2以及充分灌溉W3(其中W1、W2和W3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65%、75%和85%),重点探讨不同水氮处理对烟农1212的产量、灌浆特性及抗衰老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水分处理及水氮互作对小麦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等多个关键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氮组合N1W2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水氮组合N1W2的CAT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不同水分处理下的SOD和POD活性表现为W0>W1>W2>W3,水氮组合N1W0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农1212籽粒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显著提高,水氮组合N1W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水分和氮肥对小麦灌浆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抗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水氮组合N1W2(施氮量270 kg/hm^(2)、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5%)为烟农1212的最佳水氮组合。
余双双陈磊郭冰玲殷岩王新语孙晓辉严美玲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灌浆特性灌水量
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春玉米“宜丹629”为供试材料,2021年在测坑条件下,设置拔节期旱(drought,D)、涝(waterlogging,W)、旱急转轻涝(drought-light waterlogging,D-LW)、旱急转中涝(drought-moderate waterlogging,D-MW)、旱急转重涝(drought-heave waterlogging,D-HW)、和正常供水(control,CK)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仪(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与CK相比,D-LW处理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叶片的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_(n)和成熟期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其籽粒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7 810.3kg/hm~2),说明旱急转轻涝不会加速玉米叶片的衰老,从而稳定籽粒产量。而其他水分胁迫处理显著降低各监测时期玉米叶片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明显提高MDA含量,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最终显著降低产量(较CK下降13.3%~72.7%)。整体上,D-MW和D-HW处理明显加速玉米叶片衰老,严重抑制籽粒产量。综上,拔节期旱后急转轻涝对玉米叶片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有补偿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研究结果为玉米应对旱涝急转灾害和灌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漆栋良朱建强
关键词:光合作用旱涝急转抗氧化酶活性玉米
外源色氨酸对低氮胁迫下高粱苗期叶片碳氮平衡和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外源色氨酸对低氮胁迫下高粱叶片衰老的影响,探讨低氮条件下高粱叶片碳氮平衡与衰老的关系,旨在挖掘高粱耐低氮胁迫的有效调控手段。【方法】选用耐低氮高粱自交系398B和氮敏感自交系CS354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正常氮(5 mmol·L^(-1))和低氮(0.5 mmol·L^(-1))2个氮水平,并进行50 mg·L^(-1)外源色氨酸喷施处理,喷施10 d后测定叶片形态、组织结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碳氮代谢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C/N及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低氮胁迫下高粱幼苗叶片C/N与衰老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氮水平相比,低氮胁迫显著降低了398B和CS3541的叶面积,而外源色氨酸处理使398B和CS3541的叶面积显著增加了36.72%和52.06%;外源色氨酸显著增加了低氮胁迫下398B和CS3541的叶干重和叶鲜重。(2)与正常氮水平相比,低氮胁迫下,398B花环结构相对完整,而外源色氨酸处理使叶片细胞排列整齐,花环结构清晰;外源色氨酸显著增加了低氮胁迫下398B叶片叶绿素含量(36.85%),而未显著提高CS3541叶片各色素含量。(3)低氮胁迫下,与未喷施色氨酸相比,外源色氨酸处理使叶片光系统Ⅱ(PSⅡ)表现出更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热耗散(NPQ),增加了叶片光合速率,从而维持叶片更强的光合能力。(4)外源色氨酸提高了低氮胁迫下高粱叶片氮含量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了高粱叶片碳水平(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和总糖)和C/N,进而保证低氮胁迫下植株的碳氮生理平衡。(5)外源色氨酸正调控低氮胁迫下衰老相关基因SbLHCB和SbSGR-2的表达,负调控SbNAC6、SbPaO3、SbPPDK-2和SbSAG12-2的表达;另外,C/N与SbLHCB和SbSGR-2表达量呈正相关,与SbNAC6、SbPaO3、SbPPDK-2和SbSAG12-2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低氮胁迫下,外源色氨酸通过降低C/N和衰老基因的表达量,影响叶片形态和光�
谷闻东刘春娟李邦刘畅周宇飞
关键词:高粱衰老相关基因碳氮代谢
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根系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土壤含水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形成的生理原因,于2019—202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区小孟镇史家王子村小麦试验站进行试验,选用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4种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全生育不灌水(W0),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65%(W1)、75%(W2)、85%(W3),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旗叶与根系衰老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2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相较于W0、W1、W3,籽粒产量分别高48.49%、20.80%、8.68%(2019—2020)和46.87%、17.36%、7.53%(2020—202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21.70%、14.25%、15.59%(2019—2020)和25.44%、11.90%、13.39%(2020—2021);W2处理开花后40~100 cm土层根长密度、40~60 cm土层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W2处理开花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W0、W1处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W0、W1处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W2处理显著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由此可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够促进根系下扎,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保证了籽粒灌浆期水分供应,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5%的W2处理效果最好。
张振石玉张永丽于振文王西芝
关键词:耗水特性衰老特性籽粒产量
高温高湿环境下调亏灌溉对番茄叶片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研究调亏灌溉对高温高湿环境下设施番茄光合及衰老特性的影响,以番茄品种合作903为试验材料,在夏季玻璃温室内进行了试验,试验期间温室内的平均气温为31.45℃,平均相对湿度为69.95%。试验以开花至结果期番茄的潜在蒸散量(ET_(0))为CK,设置了4个灌溉处理:100%ET_(0)、90%ET_(0)、75%ET_(0)和50%ET_(0),测定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衰老特性。结果表明,与100%ET_(0)处理相比,90%ET_(0)处理番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70.64%、27.45%、49.25%,MDA含量显著降低15.97%,叶片衰老程度低,光合活性高,有利于番茄植株光合生产;50%ET_(0)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饱和点(LSP)分别降低了9.02%、25.44%,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显著增高了36.69%、10.21%,叶片光合活性低。90%ET_(0)灌溉处理为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设施番茄的最佳灌溉量。
雷虎江晓东张建取
关键词:番茄高温高湿环境调亏灌溉光合特性衰老特性
氮磷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氮和磷作为玉米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登海111(Denghai 111,DH111)为供试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设置11个氮磷配施处理和15个氮磷配施处理来探究氮磷配施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磷水平下,随着施氮量增加,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0~N2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LAI、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增加趋势,MDA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在N3与N4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LAI、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2020年,N3 P1处理相较于N2 P3处理产量增加2.55%;2021年,N3 P1处理相较于N3 P0处理、N2 P2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36%、3.31%。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氮磷配施(180 kg N hm^(-2)、60 kg P hm^(-2))通过提高玉米生育后期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提高玉米穗粒数与千粒重,进而增加产量。
张振博贾春兰任佰朝刘鹏刘鹏赵斌
关键词:夏玉米氮磷配施叶片衰老
缩行带状种植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建立滴灌燕麦的高效种植方法,明确其对燕麦根系和叶片部分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9—2020年设置主区行距配置等行距20 cm种植(A)、缩行15 cm带状种植(B)、缩行10 cm带状种植(C)3个水平和副区保水剂0(N)和22.5 kg/hm2(Y)2个水平的裂区试验,分析行距和保水剂对燕麦根系、旗叶衰老特征的影响。【结果】(1)行距、保水剂均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燕麦根系活力、根系和旗叶SOD、MDA量和可溶性蛋白量;二者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间表现不一致,其中开花期和灌浆期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影响了根系活力、根系SOD量、旗叶SOD、旗叶MDA量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显著(p<0.05)影响了根系可溶性蛋白量,对根系MDA量无显著影响。(2)不论是否施用保水剂,3种种植行距根系活力、根系和旗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量均表现为处理B>处理A>处理C;根系和旗叶MDA量则表现为处理C>处理A>处理B。在施用保水剂(Y)的条件下,与处理A相比,2019年和2020年不同生育时期处理B显著提高根系活力5.56%~15.27%、根系和旗叶SOD活性4.78%~5.89%和3.98%~10.62%、根系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15.20%~23.74%和5.89%~15.04%、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11.79%~13.86%和6.01%~14.08%;处理C则在除根系可溶性蛋白量外其余指标表现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显著提高。在不施用保水剂(N)条件下,3种种植方式的显著性差异在不同年限和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一致。(3)同种种植行距下,与不施用保水剂(N)相比,仅有处理B中施用保水剂(Y)能够在2019—2020年不同生育时期均显著提高根系活力7.52%~15.75%、根系和旗叶SOD活性3.21%~6.47%和7.25%~10.47%、根系和旗叶可溶性蛋白量18.01%~22.47%和4.87%~9.10%,显著降低根系和旗叶MDA量8.79%~13.96%和7.35%~11.67%,处理A和处理C在不同年限、不同生育时期各指标显著性差异不一致。(4)
田露刘景辉刘景辉米俊珍赵宝平张胜张胜焦伟红徐振朋郑成忠
关键词:燕麦滴灌行距保水剂保护酶
节水补灌下施磷量对小麦不同茎蘖光合和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节水补灌下小麦不同茎蘖籽粒产量对施磷量响应的生理机制,探明适宜的磷肥用量,以‘济麦22’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节水补灌(W_(70),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补灌至田间饱和持水量的70%)和不灌水(W_(0))条件下设置3个施磷量处理:低磷(90 kg P_(2)O_(5)·hm^(-2),P_(1))、中磷(135 kg P_(2)O_(5)·hm^(-2),P_(2))和高磷(180 kg P_(2)O_(5)·hm^(-2),P_(3)),以不施磷为对照(P_(0)),研究了小麦不同茎蘖光合和衰老特性、各茎蘖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节水补灌和不灌水条件下,P_(2)的主茎、Ⅰ和Ⅱ蘖(着生于主茎第1、2片真叶叶腋中的一级分蘖)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P_(0)和P_(1),这是其主茎、Ⅰ和Ⅱ蘖穗粒重较高的主要生理原因,但均与P_(3)无显著差异。节水补灌下,P_(2)较P_(0)和P_(1)提高了主茎、Ⅰ、Ⅱ和Ⅲ蘖(着生于主茎第3片真叶叶腋中的一级分蘖)籽粒产量,较P_(3)提高了Ⅱ和Ⅲ蘖籽粒产量,公顷籽粒产量比P_(0)、P_(1)和P_(3)分别高49.1%、30.5%和8.9%,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农学效率最高;不灌水下,P_(2)较P_(0)和P_(1)提高了主茎、Ⅰ和Ⅱ蘖籽粒产量,较P_(3)提高了Ⅱ蘖籽粒产量,公顷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农学效率均高于P_(0)、P_(1)和P_(3)。各施磷处理下节水补灌的小麦公顷籽粒产量、磷肥农学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灌水处理。节水补灌下中磷施磷处理(135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高产高效的最佳处理。
惠凯善吴召汉张永丽
关键词:小麦节水补灌施磷量生理机制
咖啡酰亚精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其抗衰老特性和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方法
提供了咖啡酰亚精胺化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富集黑果枸杞果实以提供作为产品的提取物的方法。还提供了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方法。
杜军陈亮甘小娜张璐李波张雪杨彬睿李峰朱喆思

相关作者

王月福
作品数:224被引量:3,327H指数:35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小麦 对花 冬小麦 施氮量
王铭伦
作品数:186被引量:1,216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对花 光合特性 断根 衰老特性
张吉旺
作品数:391被引量:5,454H指数:4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夏玉米 玉米 夏玉米产量 根系 遮阴
赵长星
作品数:117被引量:1,330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对花 小麦 光合特性 施氮量
刘鹏
作品数:375被引量:5,263H指数:4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夏玉米 玉米 夏玉米产量 光合特性 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