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蓝闪石“的相关文章
云南邦丙澜沧岩群中发现闪石榴辉岩被引量:15
2019年
片岩-榴辉岩相变质杂岩带的时空展布是板块汇聚边界及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的重要标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一带的昌宁-孟连结合带内,广泛发育的蛇绿混杂岩、洋岛海山岩石组合、片岩和榴辉岩是原-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碰撞造山的标志。近年来,李静等(2015,2017)在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的临沧复式花岗岩和澜沧岩群增生杂岩间的湾河蛇绿混杂岩中,发现了由高压榴辉岩退化变质而成的榴闪岩。近期,本文项目组在1∶5万区地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在云南省双江县邦丙地区的澜沧岩群增生杂岩带内发现了多个新鲜的闪石榴辉岩露头。昌宁-孟连结合带内闪石榴辉岩和榴闪岩的发现,对于揭示原-古特提斯洋的深俯冲和增生造山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构造意义。
彭智敏王国芝王保弟王立全付于真关俊雷胡金峰张辑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榴辉岩榴闪岩蓝闪石古特提斯洋板块汇聚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闪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相平衡及变质作用P-T轨迹被引量:10
2014年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闪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闳石、绿帘石/斜黝帘石,及少量的金红石、石英、多硅白云母和普通角闪石。石榴石具有成分环带,从核到边Xpy,升高,Xgr降低,部分石榴石外边缘受退变质改造影响,形成富Xgr的成分带。利用NCKMnFMASHTO体系中的P-T视剖面图,结合石榴石边部最大Xpy,等值线和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值确定了松多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为30±0.6kbar和610±6℃。石榴石核部到幔部成分环带记录的相对平缓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早期经历了以加热升温为主、轻微加压的缓慢俯冲过程,地温梯度为7~8℃/km。石榴石幔部到边部成分环带,结合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等值线模拟了以缓慢升温、快速增压为特征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由早期的缓慢俯冲进入到后期的快速俯冲阶段,地温梯度由7~8℃/km减小到5~6℃/km。峰期之后的榴辉岩经历了早期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以硬柱石和少量滑石的脱水反应生成闪石和绿帘石(约22—23kbar)为主要特征。其后的晚期退变质阶段以硬柱石消失后局部成分域内由富余流体的消耗形成冻闪石(约16kbar)以及闪石和绿辉石边部发育后成合晶为特征(11~12kbar),石榴石边部的韭闪石冠状体和金红石边部生成的榍石退变边也大致发生在该阶段。榴辉岩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可能代表了早期的构造快速抬升过程。松多榴辉岩带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内一条新的大洋型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大约266Ma的榴辉岩相变质时代说明在拉萨地块内部可能存在过一个二叠纪的古特提斯洋盆。
杨现力张立飞赵志丹朱弟成
关键词:榴辉岩相平衡P-T轨迹拉萨地块青藏高原
一例艳绿色闪石的宝石学特征
2012年
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常监测过程中遇见一例绿色样品,肉眼观察与翡翠、绿色软玉相似,但透射光下肉眼观察样品,颜色呈斑点状分布,无明显粒状结构。为准确确定样品矿物名称,测得其折射率为1.61~1.62,亮域显微镜下颜色呈绿色水波形态,手持分光镜下红区有吸收双线。红外反射光谱与翡翠中角闪石的谱图匹配度高,借助粉末法红外光谱,与文献对比,确定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闪石。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元素组成与文献闪石元素组成匹配。该样品中的Cr被初步判定为致色元素。
李建军刘晓伟
关键词:蓝闪石宝石学红外光谱
西藏羌塘中部才多茶卡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10年
本文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才多茶卡地区晚三叠世闪石片岩及闪石矿物的新发现及地质意义。通过对才多茶卡构造混杂岩地质剖面的实测,在剖面第6层灰绿色变基性火山岩(绿片岩)中新发现以产闪石类矿物为特征的中—高压变质岩系——闪石片岩。对闪石片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室内研究。从闪石片岩中挑选出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闪石单矿物的坪年龄值为209±4Ma,等时线年龄值为216±4Ma,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这与区域上羌塘中部发育的红脊山—双湖闪石片岩的中—高压变质事件相吻合。由于闪石类矿物的产出具有特殊的构造机制和地质意义,因此双湖以东的才多茶卡地区闪石片岩的新发现及闪石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青藏高原腹地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同位素年代学信息,同时也为解决羌塘地区"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是否向东延伸"等重大基础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研究资料表明,羌塘中部自西向东从冈玛错、红脊山、绒马,经嘎尔错到才多茶卡地区,沿构造线方向断续分布的长达600km的含闪石片岩的中—高压变质岩系,都是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印支期构造活动事件的产物。
朱同兴张启跃冯心涛董瀚于远山李鸿睿
关键词:蓝闪石蓝闪石片岩羌塘中部
大别山西段含闪石-晶石榴辉岩的相平衡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前对于大别山西段超高压榴辉岩仍存在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和模糊的认识,如闪石晶石组合的稳定范围,峰期温压条件和矿物组合,以及早期退变质过程的矿物演化和流体作用。本文对取自大别山西段新县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单元内不同地点的超高压榴辉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平衡定量分析方法的 PT 视剖面图对它们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含闪石晶石榴辉岩处于相对低温或低压的闪石榴辉岩和相对高温高压的晶石榴辉岩的过渡区,其稳定的温压范围大致为温度590~700℃,压力1.7~3.3GPa,而且压力大于2.5GPa 时温度范围很窄,为600~640℃。由石榴石边缘成分和 PT 视剖面图确定的榴辉岩峰期温压条件为压力2.85~2.95GPa 和温度625~630℃,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闪石+晶石+硬柱石+柯石英±多硅白云母。峰期之后,榴辉岩经历了快速近等温降压(ITD)的早期高压退变质作用,这是一个非平衡过程,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柯石英→石英,硬柱石→黝帘石+晶石,在相对富镁岩石中出现滑石,当水含量较高时可以出现钠云母,闪石在原来基础上有一定量的生长,并且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很可能只部分地发生了成分变化,而石榴石几乎未发生改变。这样形成了目前观察到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绿辉石+闪石+晶石+黝帘石/绿帘石+石英±多硅白云母±钠云母±滑石,它代表了 UHP 榴辉岩在早期高压退变质阶段结束时所具有的矿物组成,这一阶段结束时的温压条件大致为2.0~2.2GPa 和600~630℃;早期高压退变质阶段是脱水过程,流体是内部缓冲的。
张景森魏春景周喜文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相平衡流体
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4
2006年
闪石+硬柱石是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首次发现的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的硬柱闪片岩带中典型的低温高压变质矿物组合。闪石呈浅灰色,纤柱状;硬柱石无色,多呈团块状,较均匀地与闪石混杂分布。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闪石主要为铁闪石和青铝闪石,硬柱石为较典型的硬柱石。硬柱闪片岩呈(透镜状)构造岩块分布,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原岩主要为变质玄武岩及少量辉(长)绿岩、基性火山碎屑岩,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红脊山硬柱闪片岩带伴有构造混杂岩发育,二者共存构成红脊山地区北羌塘甜水河陆块与南羌塘查多岗日陆块之间的分界线。
陆济璞张能黄位鸿唐专红李玉坤许华周秋娥陆刚李乾
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闪石+硬柱石是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首次发现的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的硬柱闪片岩带中典型的低温高压变质矿物组合.闪石呈浅灰色,纤柱状;硬柱石无色,多呈团块状,较均匀地与闪石混杂分布.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闪石主要为铁...
陆济璞张能黄位鸿唐专红李玉坤许华周秋娥陆刚李乾
关键词:蓝闪石硬柱石
文献传递
闪石产出的地质特征及其利用价值被引量:1
1999年
闪石是一种罕见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脉的外接触带,系二云母石英片岩在伟晶作用的晚期阶段,经锂一钠气水热液沿片锂交代而成.锂闪石呈放射状集合体,沿片理面分布,貌如黑色菊花.形似蝴蝶,“花径”一般2~5cm,最大可达10cm;“花瓣”突起,边界清晰.基底为灰白色绢云母石英片岩,丝绢光泽.花、底相衬.尤如印花丝绸一般,具有较高的陈列、收藏和观赏价值.现行骨灰盒多系木质或热固性塑料制品,色调暗淡、造型阴森、风格单调,多寄存于陵园.其中部分土葬于公墓或故土,立碑、占地、费用高昂,又不便于瞻仰.使用锂闪石制作骨灰盒或将此石摆放其上,存于家中,可克服上述弊端,也增添了观赏功能.
苗锡仲
关键词:地质特征观赏价值
嫩江西北红山梁一带糜棱岩中闪石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
1994年
曲成柱
关键词:蓝闪石糜棱岩岩石学矿物学
鄂北南化塘地区闪石类矿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南化塘地区闪片岩带,位于耀岭河群强变形层的顶底部位置,是扬子地块北缘高压变质带的组成部分。形成温度为500℃左右,压力为1.5MPa左右,特征矿物为青铝闪石闪片岩是板内碰撞的产物,与扬子地块向北东仰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超压密切相关。
郭力宇胡健民李荣西刘护军李侠宋子新

相关作者

张树业
作品数:11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地质学院
研究主题:高压变质带 柯石英 榴辉岩 白片岩 变质作用
康维国
作品数:8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研究主题:高压变质带 柯石英 变质带 蓝晶石 变质作用
李伟民
作品数:70被引量:579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韧性剪切带 中亚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佳木斯地块
游振东
作品数:140被引量:98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超高压变质岩 高压变质带
苗锡仲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质特征 观赏石 蓝闪石 纹理 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