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53 篇“ 营养管理 “的相关文章
老年患者家庭营养 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2025年 家庭是老年人营养 管理 的重要阵地,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性营养 管理 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老年患者家庭营养 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发布至今已7年,随着更多研究证据的发表和家庭营养 管理 实践的开展,亟需对2017版共识进行更新。本次共识更新共形成35条推荐意见或共识意见,旨在指导基层相关专业人员为居家或社区老年人群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家庭营养 管理 服务。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 胡雯 龚杰 李雪梅 石磊 景小凡 廖欣怡 马亚关键词:老年人群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新生儿营养 管理 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营养 管理 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新生儿营养 管理 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新生儿心跳、呼吸频率、体温生理数据,将数据上传至中央处理器,与新生儿年龄和历史生长数据进行核对,校正生理指标变化,得到初步生... 夏立红 秦莹 李莉 王梦然 傅桐桐一种基于食物营养 素识别计算的营养 管理 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食物营养 素识别计算的营养 管理 系统及装置,包括:营养 管理 系统,所述营养 管理 系统中包括用户管理 模块、食物成分数据库模块、食物输入与识别模块、营养 素计算与分析模块、营养 计划制定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所述用户管... 顾忠科 徐凯肌少症及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的医学营养 管理 及运动干预专家共识(2024版) 2025年 肌少症(sarcopenia)以肌肉质量减少、力量下降和功能丧失为特征,可致衰弱、跌倒、骨折、残疾等不良结局,降低生活质量,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增加医疗费用。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肌少症现患率显著升高,已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为更有效地对肌少症患者开展医学营养 管理 及运动干预,中国医师协会营养 医师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营养 学会肿瘤营养 管理 分会、老年营养 分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 与食品安全分会,结合最新研究证据、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营养 指南,制定《肌少症及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的医学营养 管理 及运动干预专家共识(2024版)》,为肌少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本共识提出,肌少症的诊疗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同时也应涵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肿瘤、认知功能障碍和帕金森病等相关慢性疾病患者。目前,以营养 和运动为核心的多模式生活方式干预仍是肌少症防治的优选策略。 康军仁 王梅 朱婧 朱婧 胡雯 何梅 何梅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关键词:运动干预 H2H营养 管理 模式改善神经性厌食症致重度营养 不良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H2H营养 管理 模式在神经性厌食症(AN)致重度营养 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明确诊断为AN后致重度营养 不良至该院就诊的患者92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营养 管理 模式)、H2H组(H2H营养 管理 模式),各46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血液营养 指标、进食障碍、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BMI、体质量、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H2H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DE-Q 6.0)、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H2H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2H组对患者的关注度、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可及性、服务专业性评分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2H营养 管理 模式可促进AN致重度营养 不良患者体质量增加,改善营养 状态、进食障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徐菁辉 张伟 明月 陈若冰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 重度营养不良 进食障碍 基于AI的健康饮食营养 管理 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AI的健康饮食营养 管理 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用户的基本健康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基础代谢率和每日所需热量后进行匹配,得到推荐饮食方案,对基础代谢率进行健康评估,得到营养 配比建议,... 罗红艳 曾志成 刘琴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家庭营养 干预采用常规营养 管理 联合口服营养 补充效果认识 2025年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营养 管理 联合口服营养 补充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家庭营养 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为研究时间,以肿瘤放化疗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法分为联合营养 组(采用常规营养 管理 联合口服营养 补充)与常规营养 组(仅采用常规营养 管理 )各40例,将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综合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营养 组出院前营养 不良较重患者2例,营养 不良较重率0.50%,联合营养 组出院前营养 不良较重,患者3例,营养 不良较重率为0.77%,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营养 组3月后复查营养 不良较重患者18例,营养 不良较重率为45.00%;联合营养 组3月后复查营养 不良较重患者6例,营养 不良较重率为15.00%,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PG-SGA量表评分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常规营养 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对比联合营养 组,在免疫指标数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三个月后复查常规营养 组综合指标较好26人,占比为65.00%;联合营养 组综合指标较好33人,占比82.50%,两组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综合指标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肿瘤后放化疗治疗方式本身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的抑制,因此不采取营养 干预,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 不良。近年来对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家庭营养 干预认识一直在加强,而实际常规营养 管理 联合口服效果更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营养 不良,并促使患者免疫力的提升。 邵华 陈会云 杨永红关键词:家庭营养 联合干预 基于STAMP营养 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 管理 策略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营养 状态及感染风险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营养 不良风险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营养 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 管理 策略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营养 状态及院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将97例于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营养 支持的对照组(n=48)和基于STAMP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动态营养 管理 策略的观察组(n=49),对比两组患儿营养 状态、癌因性疲乏、感染发生情况、化疗并发症。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系统、血液等部位,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为18.37%,低于对照组的43.75%(χ^(2)=7.313,P=0.007);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TAMP营养 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 管理 策略可显著改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的营养 状况,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有利于感染发生率及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董旭辉 郭会娟 张闪闪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营养 指数指导下的分级营养 管理 在卵巢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预后营养 指数指导下的分级营养 管理 在卵巢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2例卵巢癌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后营养 指数指导下的分级营养 管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癌因性疲乏及功能状态。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后营养 指导下的分级营养 管理 应用于卵巢癌放化疗患者中,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癌因性疲乏,改善功能状态。 解枫丹 陶然 陈莉萍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 卵巢癌 护理 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 管理 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年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 管理 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各大指南网及在线数据库等网站中关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 管理 的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最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13篇文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通过阅读、提取和归类,总结出营养 筛查与评估、营养 支持、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管理 、血糖控制、膳食指导、预防与监测6个维度的32条证据。结论该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管理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 提供了循证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 状况,参考最佳证据并结合实际的临床情境制订个体化的营养 管理 方案。 张俊卿 牟绍玉 李均凤 杨晓玲 周启启 徐凤玲关键词:营养疗法 营养评价 循证护理学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相关作者
于康 作品数:980 被引量:2,135 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营养 糖尿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食物 李融融 作品数:79 被引量:174 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营养干预 乳糜泻 营养 营养管理 膳食 王丹华 作品数:228 被引量:2,991 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母乳喂养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胡雯 作品数:212 被引量:938 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营养 营养状况 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肠内营养 陈伟 作品数:411 被引量:3,371 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医学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