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拉莫三嗪(LTG)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的LTG治疗药物监测相关文献,从治疗窗、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儿童、老年人等)药动学特征及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等方面,总结LTG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结果LTG是治疗癫痫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临床应用时需参考最新治疗窗;临床监测样本以血浆为主,头发和唾液也可作为非入侵样本;血药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为液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正逐渐被应用。LTG生物利用度约为98%,蛋白质结合率约为55%,达峰时间不受给药剂量限制;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调整剂量。有潜在生育能力的癫痫女性用药首选LTG,用于老年癫痫时更适用于新发患者,对于癫痫患儿应重点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尿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是参与LTG代谢的主要酶,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也是血药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采用合适的样本和方法检测LTG血药浓度,并关注不同人群及不同基因型,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实现个体化给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支持手段,其工作内容决定了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均无针对治疗药物监测岗位的胜任力框架或其他标准文件以支持该岗位工作的人才培养和绩效开展。为了填补该项空缺,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一线专业人员,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际工作需要,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药师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岗位胜任力框架(2023)》。本框架包含3个指标层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职业道德与操守、通用能力、TDM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TDM检测实践与管理、新项目评估与方法开发、TDM报告解读与合理用药管理共6个大类,三级指标分别针对TDM检测岗位和解读岗位对人员胜任能力设定了推荐标准。该框架的制定将为国内TDM工作岗位胜任力的建立奠定基础。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领域热点和趋势,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本院)2022年开展的治疗药物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9—2023年关于治疗药物监测领域的研究进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后纳入1301篇英文文献、330篇中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包括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以及分析方法。2022年本院开展药物浓度检测总例数为864例。监测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他克莫司(37.27%)、雷帕霉素(18.17%)和万古霉素(14.35%)。他克莫司的治疗药物浓度结果处于有效浓度范围占比最高为90.06%,其次是雷帕霉素为85.35%,地高辛为85.00%。结论目前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主要为万古霉素、地高辛、抗癫痫药物的合理用药。本院搭建临床药师参与报告解读的治疗药物监测平台,还需关注抗精神类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