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68篇“ 药物监测“的相关文章
癫痫患者拉莫三嗪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拉莫三嗪(LTG)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的LTG治疗药物监测相关文献,从治疗窗、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动学)特征,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儿童、老年人等)动学特征及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血浓度的影响等方面,总结LTG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结果LTG是治疗癫痫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临床应用时需参考最新治疗窗;临床监测样本以血浆为主,头发和唾液也可作为非入侵样本;血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为液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正逐渐被应用。LTG生物利用度约为98%,蛋白质结合率约为55%,达峰时间不受给剂量限制;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调整剂量。有潜在生育能力的癫痫女性用首选LTG,用于老年癫痫时更适用于新发患者,对于癫痫患儿应重点监测浓度,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尿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是参与LTG代谢的主要酶,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也是血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采用合适的样本和方法检测LTG血浓度,并关注不同人群及不同基因型,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牛明慧李倩尹东锋
关键词:癫痫拉莫三嗪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品不良反应
师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岗位胜任力框架(2023)被引量:1
2024年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实现个体化给,保障临床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支持手段,其工作内容决定了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均无针对治疗药物监测岗位的胜任力框架或其他标准文件以支持该岗位工作的人才培养和绩效开展。为了填补该项空缺,中国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学会医院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一线专业人员,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际工作需要,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师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岗位胜任力框架(2023)》。本框架包含3个指标层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职业道德与操守、通用能力、TDM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TDM检测实践与管理、新项目评估与方法开发、TDM报告解读与合理用管理共6个大类,三级指标分别针对TDM检测岗位和解读岗位对人员胜任能力设定了推荐标准。该框架的制定将为国内TDM工作岗位胜任力的建立奠定基础。
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师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岗位胜任力框架(2023)》编写组缪丽燕张玉
关键词:药师治疗药物监测岗位胜任力
人工神经网络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2024年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对生物神经网络的一种模拟,通过相互连接而构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网络系统,ANN的优势在于优化容易、建模简便、结果准确。该文根据文献资料对ANN在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阐明ANN模型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ANN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有着巨大的潜在前景,有希望成为实现患者个体化用的有效手段。
陈静陈璐张丽娟陈璐张丽娟杨勇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人工神经网络治疗药物监测免疫抑制剂
6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6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为6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化、合理化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1-12月在门诊及住院进行6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结果。采用Med Calc 5.2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种药物监测1次频率的比例均为门诊>住院(P<0.01),监测频率2次以上的比例均为住院>门诊(P<0.001)。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奥氮平、氨磺必利、利培酮+帕立哌酮的血浓度均高于男性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患者喹硫平+去乙基喹硫平血浓度低于男性患者(P<0.01)。≥60岁患者的氨磺必利、喹硫平+去乙基喹硫平、阿立哌唑+脱氢阿立哌唑血浓度高于<60岁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患者奥氮平、利培酮+帕立哌酮、氯氮平+去甲氯氮平的血浓度与<60岁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种药物及其代谢物中,奥氮平血浓度在治疗窗比例最高(约为74.98%),氯氮平最低(约为20.53%)。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阿立哌唑+脱氢阿立哌唑血浓度均明显高于共识所推荐参考范围,而氯氮平及去乙基喹硫平血浓度均明显低于共识所推荐参考范围。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视程度,从而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给,保障临床用的安全、有效。
丁靖张锁邢欢李璐瑶龚阳泽田秘陈延明杨柳
关键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监测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
治疗药物监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临床实践
2024年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领域热点和趋势,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本院)2022年开展的治疗药物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9—2023年关于治疗药物监测领域的研究进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后纳入1301篇英文文献、330篇中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包括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以及分析方法。2022年本院开展药物浓度检测总例数为864例。监测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他克莫司(37.27%)、雷帕霉素(18.17%)和万古霉素(14.35%)。他克莫司的治疗药物浓度结果处于有效浓度范围占比最高为90.06%,其次是雷帕霉素为85.35%,地高辛为85.00%。结论目前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主要为万古霉素、地高辛、抗癫痫药物的合理用。本院搭建临床师参与报告解读的治疗药物监测平台,还需关注抗精神类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卢艳钦曹畅王路敏叶岩荣沈赟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文献计量学药物浓度合理用药
谈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以精神科TDM为例
2024年
“小马过河”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说的是小马想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深浅,于是它询问了河边的松鼠和大象。松鼠告诉它河水非常深,自己差点淹死;而大象则说河水很浅,才到它的膝盖。小马困惑了,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它决定自己去尝试一下,结果河流的深度既没有松鼠所描述的那么深,也没有大象所认为的那么浅,它正好可以安全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与个体化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精神科药物的治疗中,每个患者都是那匹“小马”,他们面临的“河水”就是药物治疗。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患者,都会感觉“河水”的深浅不同,就像松鼠和大象的经验对于小马来说并不完全适用。
金伟峰林萍朱梦圆符小妹王梦霞
关键词:寓言故事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用药精神科药物异曲同工
水凝胶微球固相萃取-SERS用于人血清中氨茶碱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微球固相萃取‑SERS用于人血清中氨茶碱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该方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合成微凝胶,并通过原位还原法在其三维网孔负载Ag纳米粒子,得到了Ag@PNIPAM杂化...
冯军孔红星李利军王英程昊黄文艺陈瑞珏周沛唐婷范
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左乙拉西坦(LEV)是第二代广谱抗癫痫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为提高LEV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予以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上LEV监测样本常选择血浆或血清,监测方法多选择免疫分析法或色谱分析法。LEV的有效浓度范围目前尚无统一意见,血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也不明确。影响LEV血浓度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妊娠及患者用依从性等。如何解读TDM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给剂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高畅倪斌陈芳辉郭春钰魏桂林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合理用药血药浓度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研究进展
2024年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线药物,但因具有治疗窗窄、药物代谢动力学个体差异大等特点使其在临床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在患者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时,对儿童、老年、危重患者人群实行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个体化给尤为重要,可提高抗感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延缓耐发生。目前,已有诸多方法用于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给的临床决策,本文阐述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孙金成戴立波杨宏昕
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监测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柱(50 mm×3 mm,2.6µm),流动相为0.07%甲酸水溶液(pH 4.5)-0.07%甲酸乙腈溶液(pH 5.5),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µ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利司扑兰的离子对m/z分别为402.2→319.2、402.2→374.4,RG7800的离子对m/z为417.3→360.2。结果利司扑兰质量浓度在1.95~125.00 n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n=8),定量限为1.95 ng/mL;基质效应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2%;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准确度分别为87%~108%、87%~113%。6例患者利司扑兰血浓度为13.03~91.14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的治疗药物监测
吴献黄晓会林志燕刘艳蒋文高刘昕竹张健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治疗药物监测

相关作者

张相林
作品数:285被引量:1,74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人血浆 他克莫司 肾移植
温预关
作品数:380被引量:99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人血浆 血药浓度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陈文倩
作品数:79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药物监测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肺移植 肾移植患者
李朋梅
作品数:129被引量:55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肺移植 人血浆 他克莫司
尚德为
作品数:141被引量:42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拉莫三嗪 药动学 奥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