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草原牧鸡“的相关文章
草原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研究
2023年
研究草原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动物健康、提高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的管理研究也有助于促进畜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吴一鸣
关键词:草原牧鸡饲养管理防疫技术
扎鲁特旗2011-2021年草原治蝗经验成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2011-2021年期间,扎鲁特旗以“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为契机,采取分阶段、按年度推进方式开展草原治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与做法。本文简要总结回顾扎鲁特旗近10年来的草原治蝗成效,提炼治蝗工作经验做法,为推广草原治蝗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乌仁高娃佟金泉海兰兴安
关键词:牧鸡治蝗
天山南麓草原治蝗试验推广及效益评价——以乌什县为例
2022年
新疆治蝗历史悠久,1979年就进行了养灭蝗试验,并取得成功。自此以后,草原治蝗在北疆和东疆地区草原大面积推广,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而南疆地区由于受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草原治蝗没有取得积极进展。
陈新乔
关键词:草原蝗虫生物防治
草原治蝗技术规程
巴彦淖尔市草原治蝗技术初探
2020年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有所创新,主要是提高生物防治比例。其中草原治蝗是一项既能带动农民致富,又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有效防治蝗虫灾害的方法。巴彦淖尔市草原站不断总结经验,真正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突破口,通过近三年的试验示范,效果显著,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查干呼斯乐
关键词:虫害防治蝗虫灾害农牧民生态效益
内蒙古草原治蝗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我国在治蝗的技术规范和治蝗效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关于周期对治蝗效果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调查治蝗期间群的采食量和补饲用量、地面可食蝗虫质量,采取控制半径的手段,利用倒推法对理论轮周期和治蝗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半径为150 m的轮面积内,随着虫口密度的降低,单位群的轮周期呈现升高趋势,虫口密度在30头/m^2时的轮周期高达7.8 d,以90 d为一个防治周期计算,其防治周期的轮次数为11次,单位群(每1000只定义为1个单位群)的理论控制面积为77.77 hm^2,折合每只一个防治周期的理论控制面积为0.08 hm^2,并且随着虫口密度的降低,理论控制面积呈现升高趋势。本研究为内蒙古草原治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杜桂林杜桂林马崇勇涂雄兵涂雄兵
关键词:草原蝗虫牧鸡
草原治蝗”的技术与生态及经济效益探讨
2018年
治蝗”是当前草原地区防治蝗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合理地应用该防治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草原蝗害的发生,而且还能收获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以新疆地区治蝗工作为背景,研究“草原治蝗”的具体实施策略及防治效果。
徐文
关键词:草原生态效益
一种草原养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原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技术要点:草原生态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生物量丰富的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的场地饲养;草原生态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种、兼用型种和蛋...
夏福川李小均
文献传递
辽东山地草甸类天然草原治蝗效果试验
2017年
在辽东山地草甸类天然草原开展治蝗试验,通过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日捕食量、日增重、草生产力水平测定及经济效益分析,初步探索辽东山地草甸类草原治蝗的综合防治效果。
高晓鹏蔡振波吴迪王文成
关键词:草原蝗虫
草原灭蝗的应用和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化学药物防治蝗虫的应用,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病虫害的抗药性、生态平衡被破坏、药物毒性残留等等。灭蝗既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又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前景。
何仕德
关键词:草原牧鸡灭蝗

相关作者

李永庚
作品数:89被引量:1,63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浑善达克沙地 草原牧鸡 生态恢复 浑善达克 畜禽
苏华
作品数:45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草原牧鸡 畜禽 注射器 土壤样品 土壤微生物
许宏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畜禽 草原牧鸡 退化草地 牧鸡 草地生产力
苏本营
作品数:49被引量:57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套作 玉米-大豆 大豆 土壤 间套作
张秀杰
作品数:13被引量:9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畜禽 退化草地 草地生产力 牧鸡 草原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