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篇“ 英国银行“的相关文章
我国银行法学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以英国银行法学课程为借鉴
2024年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领域法治建设能够促进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其中,银行法学作为金融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金融法律体系正逐步健全,在此过程中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金融法学素养,特别是银行法学相关的高素质人才,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银行法治人才培养已呈现体系化、自主化的趋势,但在教材选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通过以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为切入对比研究我国与英国银行法学培养模式,为我国银行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推进我国法治人才培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叶凝遥
关键词:银行法法学教育
英国银行业的“压力测试”简析被引量:1
2021年
全球次贷危机给英国金融业带来冲击和革新,退出欧盟的决策使英国金融业脱离欧洲共同市场面临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影响英格兰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方式。2013年,英格兰银行金融政策委员会设立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框架,并不断发展完善测试体系,凸显其重要性。文章概述了英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压力测试”旨在确保金融机构有充足的资本抵御极端情况的冲击,并能持续支撑经济的发展,为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制定审慎政策提供方向,对中国金融业监管体系发展有借鉴意义。
肖潇程松亮
关键词:中央银行压力测试风险管理
英国银行业资本缓冲机制及经验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英国银行业资本缓冲机制较为成熟,具有科学审慎、前瞻灵活、协同性强等特点。本文在梳理英国银行业监管资本构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逆周期资本缓冲和审慎监管缓冲(PRA缓冲)的形成机制,以及其设定、评估、调整等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可通过优化压力测试结果与资本缓冲的衔接路径、健全第二支柱资本、推动宏微观审慎监管部门协同发力等手段,以优化银行业资本缓冲机制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宏微观审慎管理框架。
杨洋
关键词:银行业
英国银行业反电信诈骗实践及启示被引量:2
2021年
当前,各种虚假信息泛滥,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率不断上升。不法分子通过欺骗转账非法获取款项,因此,从支付角度加强反诈骗管理,成为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英国在这一方面的良好实践,对我国银行业反电信诈骗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如飞
关键词:电信诈骗信息泛滥转账非法获取英国银行业
英国银行业的起源、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2020年
银行这一概念最早始于古巴比伦和旧桑格维(Old sangvi),商人在物物交换制度下用谷物作为贷款。银行的雏形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代银行体系则成型于16世纪的伦敦。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英国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当今,伦敦已成为世界金融、投资中心。英国银行业由汇丰、巴克莱、劳埃德银行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这"四大行"主导,他们拥有超过5万亿英镑的总资产,管理着超过75%的现金账户和85%的商业账户。随着英国脱欧以及金融科技的发展,英国银行业正面临较大挑战。
郭琨张小帅
关键词:英国银行业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汇丰古巴比伦物物交换
近代早期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2019年
近代早期是英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随着国内财富的增长、高利贷禁令的解除、原有慈善组织赈济职能的消失以及外族银行家势力的退却,英国国内涌现出一批诸如资本经纪人、公证人和金匠等银行业先驱。其中,资本经纪人发挥着类似于银行的中介功能,公证人促进了存款银行业的兴起,而金匠则在当时扮演着纸币发行者的角色。这些早期银行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们的信贷活动推动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及存放款和货币发行业务的扩张,为后来英国公立银行的创办和财政金融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孙海鹏
关键词:经纪人公证人银行业
英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测度及其借鉴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各国经济复苏乏力,一些发达主义国家纷纷释放出反全球化的信号。进入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向中国施压,中美贸易战的喧嚣频频升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步建立的经济一体化、金融国...
王瑾
关键词:商业银行
文献传递
《1844年英国银行法》新解析及其当代启示: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2018年
《1844年英国银行法》确立了资本主义中央银行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制度,这部银行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李嘉图的通货原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嘉图的通货原理为西方主流货币理论——货币中性论(货币数量论)奠定了基础,此后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但都没有离开这个基本框架。可以说,货币中性论就是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谱系在货币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基于"理性人"假设,货币中性论无疑是科学的,其基础上的《1844年英国银行法》也就有理可依,这一思维已经极大地影响到经济学界。然而,以"现实人"为研究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中性论及其基础上的《1844年英国银行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货币领域是经济关系问题最大的领域之一,利益集团性、垄断性、非理性心理因素、信息不对称性等都使得货币中性论在现实市场经济中矛盾重重。这是"现实"层面的真正科学的中央银行理论,其不但具有中国价值,也为世界贡献中央银行治理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应该基于"现实人—货币关系批判和货币关系管理"的基本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银行理论。
刘新刚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关系
英国银行业前景展望
2017年
英国的经济规模、纵深的国际资金池、综合的金融生态系统、时区、语言优势,以及大量在英国经营的国际银行英国本土银行等因素的独特结合,造就了伦敦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分量和重要性。然而,英国银行业现在不得不应对英国成功脱欧后带来的挑战。
Anthony Browne
关键词:本土银行金融生态系统全球金融市场国际银行
英国银行业:未卜的前途
2017年
脱欧阴影、监管重重以及银行自身困局,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英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仍难以预料。
温希强
关键词:银行业

相关作者

莫丽梅
作品数:6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破产法律制度 英国银行 法律制度 外资金融机构 转轨
杜志强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工匠 对接 期货 教学模式
刘英
作品数:1被引量:4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角色 人际意义 人际 英国银行
陈大为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磁浆 磁层 美国公众 电磁特性 支付手段
林兢
作品数:46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研究主题: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缺陷 银行内部控制 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