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篇“ 良性黑棘皮病“的相关文章
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与代谢综合征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患者与单纯肥胖患者在基础生理指标参数以及糖代谢指标参数方面的差异,提升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认识。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泰达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肥胖患者中抽选76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38例单纯肥胖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合并良性黑棘皮病的肥胖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生理指标参数以及糖代谢指标参数明确黑棘皮病在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胰岛素浓度、OTGG参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更高。两组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差异较小。结论青少年肥胖患者是否合并良性黑棘皮病可用于判断其糖代谢情况以及当前Ⅱ型糖尿发展风险。
朱海红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良性黑棘皮病代谢综合征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合并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1例被引量:1
2022年
1临床资料患儿女,13岁,因“全身皮肤颜色加深2年余。”就诊,患儿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外阴处色素加深,逐渐累及面和躯干,伴毛发略增多,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因皮损进行性加重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发育及营养状况良好,体重52kg、身高155cm、腹围82cm。
张凤仙张佩莲
关键词:进行性加重双侧腋窝胰岛素抵抗皮肤颜色腹股沟
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与代谢综合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青少年肥胖合并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的代谢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的认识。方法: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分为合并黑棘皮病组(例组)及单纯肥胖组(对照组),在2组人群中进行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新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人群≥10岁的代谢综合征(MetS)诊断标准(中国标准)计算MetS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114例青少年肥胖患者中合并黑棘皮病组46例(40.4%)及单纯肥胖组68(59.6%)其中合并黑棘皮病组体重指数、腰围等明显升高;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结论:在青少年肥胖人群中,超过1/3患儿合并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严重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标志;黑棘皮病的发生与高胰岛素水平明显相关。
刘磊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魏惠琴
关键词:肥胖症黑棘皮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男性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瘦素、脂联素及性激素的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男性良性黑棘皮病患者瘦素、脂联素及性激素的水平。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确诊的15例男性良性黑棘皮病患者血清中瘦素、脂联素及性激素(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卵泡刺激素)进行检测,并与20名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男性良性黑棘皮病患者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8±6)比(62±5) kg,(31.7±2.1)比(22.2±2.7)kg/m2,33.3%±2.6%比29.0%±5.8%,均P<0.05],血清中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0±1.1)比(4.5±1.5)μg /L, 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7.7±4.8)比(38.6±5.8)μg /L,P <0.01],性激素中雌二醇及睾酮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12±28)比(38±7)pmol/L,(7.3±1.9)比(3.9±2.0)nmol/L,均P<0.01];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28±11)vs(155±24)U/L,P<0.01]。男性良性黑棘皮病患者泌乳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良性黑棘皮病患者存在瘦素、脂联素与性激素水平的异常,瘦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变化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王颖刘新媛王征李一雷陈彤李波翟宁李久宏
关键词:瘦素脂联素雌二醇睾酮
中医药治疗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4年
1案举例 患儿,男,14周岁,主因"皮肤色素沉着近10年,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于2012年5月6日就诊。患儿出生时体重约3.5 kg(第1胎),婴幼儿期、学龄期智力、发育均正常,运动与同龄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4周岁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增加,并逐渐出现颈部、腋下皮肤发,继之手肘、足踝等易摩擦处发,患儿无明显不适,家属未予重视及治疗。
高嘉良魏军平
关键词:儿童良性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与代谢异常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与人体测量指标参数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探讨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与代谢性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29例良性黑棘皮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同年龄同性别同民族相匹配的3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人体肥胖指标(体重指数、腰臀围比、体脂含量及体脂百分比)及代谢指标(血糖、胰岛素水平、血脂系列)等的不同。结果 29例良性黑棘皮病患儿体重指数、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数、腰臀围比、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29例良性黑棘皮病患儿中,16例存在糖耐量异常,3例确诊为糖尿(1例1型,2例2型)。结论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米热古丽.买买提徐永杰徐佩茹
关键词: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
良性黑棘皮病1例被引量:1
2007年
周克伟谭城魏跃钢
关键词:良性黑棘皮病症状缓解大腿内侧腹股沟增厚色斑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1例
2005年
陈凤万屏柴燕杰
关键词:腋窝肚脐黑棘皮病就诊外阴
肥胖儿童伴良性黑棘皮病与胰岛素抵抗19例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伴良性黑棘皮病与胰岛素抵抗及 2型糖尿的关系。方法2 0 0 3年 6月~ 2 0 0 3年 9月 ,在我院内分泌门诊及房就诊的体重指数 (BMI)≥ 2 5的肥胖儿童共 76例 ,对其中伴黑棘皮病皮肤改变的 19例 ( 2 5 % )均行皮肤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同时对这些患儿行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 /胰岛素比值 (FGIR)及人体测量学参数 [腰围 /臀围比值(WHR) ,全身体脂含量 (FM)、体脂百分数 (BF % )、体重指数 (BMI) ]等的检测 ,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 ,以探讨肥胖儿童伴良性黑棘皮病与胰岛素抵抗及 2型糖尿的关系。结果  19例良性黑棘皮病患儿人体测量学参数包括腰围 /臀围比值 ,全身体脂含量 (FM)、体脂百分数 (BF % )、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空腹血糖 /胰岛素比值 (FGIR) ( 4 2 7± 0 5 3)小于 7,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其中 1例诊断为 2型糖尿 ,10例有糖耐量异常。结论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及 2型糖尿密切相关 。
傅君芬梁黎董关萍蒋优君邹潮春
关键词: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
肥胖儿童良性黑棘皮病患者血中胰岛素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测定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肥胖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受体数量的关系。方法检测17例良性黑棘皮病肥胖儿童、16例单纯肥胖儿童及15例正常儿童对照的空腹血浆胰岛素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水平。结果肥胖儿童良性黑棘皮病组空腹胰岛素水平(59.78±13.13mIU/L)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20.96±3.44mIU/L)和正常儿童对照组(11.34±2.62mIU/L)(P<0.01),而红细胞胰岛素高、低亲和力受体数量(74.44±8.43,854.73±87.96)却明显低于单纯肥胖组(120.21±16.45,2594.92±118.32)和正常儿童对照组(307.81±17.58,4074.90±263.59)(P<0.01)。结论胰岛素受体数量降低导致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肥胖儿童良性黑棘皮病因之一。
朱红张丽萍周海涛巫毅何春涤张民夫
关键词:儿童肥胖良性黑棘皮病胰岛素胰岛素受体

相关作者

蒋优君
作品数:57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性早熟女童 性早熟 孕母 女童
傅君芬
作品数:294被引量:1,543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儿童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
张民夫
作品数:51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孢子丝菌病 病理组织 病原体 儿童 梅毒
巫毅
作品数:76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银屑病 疗效观察 伴发 大疱性类天疱疮
董关萍
作品数:142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 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