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致病药物“的相关文章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致病药物及影响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致病药物并分析影响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9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DILI患者104例和同期住院的非DILI患者148例,根据《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标准进行肝损伤程度分级,部分患者接受肝穿刺检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DILI患者致病药物包括中草药39例(37.5%)、抗生素类17例(16.3%)、非甾体抗炎药13例(12.5%)、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8例(7.7%)、抗风湿药物7例(6.7%)、消化系统药物7例(6.7%)、精神类药物5例(4.8%)和内分泌疾病用药2例(1.9%);17例接受肝穿刺活检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性11例(64.7%)、点灶状坏死10例(58.8%)、桥接坏死4例(23.5%)、汇管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15例(88.2%)、肝细胞内淤胆或胆栓形成5例(29.4%)和肝细胞玫瑰花结形成1例(5.9%);DILI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7.3%和34.6%,显著高于非DILI组的8.1%和18.2%(P<0.05);DILI组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GGT、ALP、TBIL、TG和TC水平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脂异常【OR=2.17,95%CI(1.39~3.40),P=0.001】是D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104例DILI患者中,肝损伤程度≤2级80例,≥3级24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血脂异常【OR=3.10,95%CI(1.34~7.11)】和用药时间【OR=0.26,95%CI(0.08~0.80)】是影响DILI患者肝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综合医院,中草药、抗生素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DILI发生的主要药物,多种基础疾病和血脂升高者更容易发生DILI,需要在临床上加强防治和干预,以减少DILI的发生。
- 裴素娟郭锦辉魏晓霞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抗生素类血脂异常肝损伤程度
- 药源性骨软化及佝偻病的发病机制、致病药物和防治被引量:1
- 2020年
- 由药物引发的疾病是药物的意外作用,可造成正常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药源性疾病。骨软化症和佝偻病是新形成的骨基质不能进行正常矿化的代谢性骨病。有些药物也会引起骨软化症和佝偻病,称为药源性骨软化症及佝偻病。本篇文章介绍药源性骨软化及佝偻病的致病机制、主要致病药物、预防及治疗。
- 孙搏徐瑛刘皋林
-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
-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患者的致病药物和临床特征,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9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生药物性肝炎的时间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炎发生在用药后4周内最多见(116/198,占58.59%)。诱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中,以中药(99/198,占50.00%)、抗结核药(48/198,占24.24%)、抗感染药(15/198,占7.58%)多见,其他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还有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降血脂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抗风湿药、抗真菌药、抗痛风药、胃药等(36/198,占18.18%)。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144/198,占72.73%),重度肝损伤占64.14%(127/198)。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呈重度化趋势,尤其以中药比例居高,须警惕。
- 李俊黄绍萍陆基华殷科珊樊贞瑜唐荣徐烈程计林
-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致病药物
- 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进行分析。方法整群该院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2例药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出现药疹的药物以及药疹的类型利用回顾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最常见的药疹致病药物是抗感染药物,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物为102例、抗痛风药25例、抗癫痫药21例;生物制品12例、以及抗风消炎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是红斑型药疹,荨麻疹次之。呋喃唑酮以及生物制品导致的药疹多为荨麻疹型;固定型药疹则通常是由磺胺类药物引起的。结论不同的药疹类型以及不同的药物之间存在的一定的联系,导致患者出现药疹的治病药物主要是抗生素类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
- 温婷祺
- 关键词:药疹致病药物
- 84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致病药物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分析引起肝损伤药物分类及其预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DIL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女性占57.1%,引起DILI的前5类药物依次为中药(40.5%)、联合用药(9.5%)、抗肿瘤药(9.5%)、抗微生物药(8.3%)、抗结核药(7.1%)。其中,服用中药后ALT、AST峰值最高,联合用药后TBil、ALP峰值最高。DILI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72例,85.7%)。女性患者、联合用药或抗微生物药引起的DILI预后较好,而混合型DILI或抗肿瘤药引起的DILI预后较差。结论性别、药物类型、临床分型对DILI预后有显著影响。
- 陈智娴秦刚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 药源性胰腺炎及致病药物
- 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对药物致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并列举了部分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利尿药等药物导致胰腺炎.药物所致胰腺炎虽然较少发生,但当患者正在服用致胰腺炎类药物,并怀疑有胰腺炎症状时,提...
- 黄赛杰方羽
- 关键词:致病药物发病机制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药源性胰腺炎及致病药物
- 2015年
- 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对药物致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并列举了部分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利尿药等药物导致胰腺炎.药物所致胰腺炎虽然较少发生,但当患者正在服用致胰腺炎类药物,并怀疑有胰腺炎症状时,提示临床医师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 黄赛杰方羽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致病药物及防治体会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综述了本病的致病药物,并结合笔者诊疗实际,谈了本病的治疗体会,供医师临床用药参考。
- 吴晓燕瞿发林
-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致病药物
- 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致病药物及防治
- 药源性高血压是指应用影响血压波动的药物而引发的高血压。药源性高血压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甚至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受限,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本文概述可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防治,...
- 刘琛王育琴
- 关键词:药源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致病药物及防治
- 目的:药源性高血压是指应用影响血压波动的药物而引发的高血压。药源性高血压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甚至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受限,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本文概述可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药源性高血压的诊断与...
- 刘琛王育琴
- 关键词:高血压药源性疾病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刘琛

- 作品数:79被引量:5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脑梗死 住院患者 老年 药品不良反应 急性肾损伤
- 王育琴

- 作品数:426被引量:3,298H指数:2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用药错误 老年人 药学服务
- 马川

- 作品数:24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药疹 致病药物 过敏性皮肤病 患者血清 吸入性过敏原
- 刘皋林

- 作品数:511被引量:2,53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 查永生

-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庆市立医院
- 研究主题:梅毒患者 早期梅毒 白癜风 儿童白癜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