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篇“ 脾肾分流术“的相关文章
分流与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分流和传统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分流和传统断流109例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流组手时间长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43)min比(172±53)min,t=-3.677,P<0.05];分流组与断流组中出血量和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1±89)ml比(164±109)ml,t=1.621,P>0.05;(21±6)d比(21±8)d,t=-0.403,P>0.05]。后两组中重度腹水、腹腔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73、0.830、0.095,均P>0.05)。分流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比28%,χ^(2)=5.280,P<0.05)。手方式是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流组1、2、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4%、91%、88%,断流组分别为95%、88%、85%、73%。再出血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分流比传统断流在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后再出血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朱必文王东芝黄䶮郭青松朱沙俊陆玉华王志伟
关键词:断流术
近端分流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近端分流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两种式,治疗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功能亢进的后远期疗效,为临床外科医师手治疗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
朱必文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肾分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镜下近端分流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近端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行腹腔镜下近端分流的2例患者临床资料,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重建上腹部血管,并在腹腔镜下行近端分流。结果共实施2例腹腔镜下近端分流前三维成像立体地显示血管关系,中在腹腔镜下切除脏、完成近端分流。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时间分别为300 min和340 min,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和480 mL,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 d和7 d,2例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结论腹腔镜下近端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厉学民李仓於敏俞世安
关键词:脾肾分流近端门静脉高压症胃病出血腹腔镜手术
1例分流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配合
目的总结1例分流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配合并分析手配合要点。方法 2019年7月,我院收治了一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并行静脉分流+脏切除手,通过前访视、人员物品准备、体位管理、中大出血管理、体温管...
李玲
分流对门静脉高压症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流对门静脉高压症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分为分流组(50例)和断流组(25例),分别行分流及断流,后对腹腔渗液计量并作细菌培养及炎性介质的检测;在无菌操作下采集两组病人后1 d、 3 d、 5 d、 7 d的肠内容物标本分别行需氧、厌氧菌培养并计数;评估后15 d消化道症状。结果分流后15 d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明显改善(P<0.05)。分流组腹腔渗液明显少于断流组(P<0.05),且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2%,6/50)显著低于断流组(44%,11/25)(P<0.05),炎性介质浓度明显低于断流组(P<0.05)。两组后1 d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P<0.05),分流后3 d起肠道主要优势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病原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被抑制;断流组后7 d才恢复正常水平,且分流后3 d、 5 d明显优于断流组后同时期(P<0.05)。结论分流能适当降低门静脉压,减轻胃肠血流淤滞,对门静脉高压症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谢小丰李介秋许玉春彭浩陈向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远端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远端分流(distal splenorenal shunt,DSR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和现实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远端分流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手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血常规、肝功能等资料,观察近期并发症情况、远期吻合口情况和再出血率。结果分流前后FPP分别为(43±9)cmH2O和(31±6)cmH2O,FPP下降达29.1%(t=7.326,P〈0.01)。后外周血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升高(t=-3.462,t=-2.8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白蛋白较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7例患者发生一项或多项并发症,近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3.8%(7/16),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5例(31.3%)、大量腹水4例(25.0%)、肺部感染1例(6.3%)和伤口感染1例(6.3%)。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增强CT复查分流吻合口情况,均未见狭窄,后再出血1例(6.3%),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6.3%)。结论远端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确切。
王亮修典荣原春辉马朝来蒋斌李磊
腹腔镜分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6
2017年
上消道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致命性的并发症,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各种断流与分流。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技进步,出现各种基于微创技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腹腔镜或手助的腹腔镜切除+断流动脉栓塞、门静脉系统栓塞、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以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与硬化剂注射等技
厉学民俞世安龚道军李仓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脾切除脾肾分流术脾动脉栓塞术食管静脉曲张上消道出血
腹腔镜下远端分流治疗儿童门静脉高压症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腹腔镜技在小儿外科的普及和推广,腹腔镜被用于大部分小儿外科疾病的治疗,其中腹腔镜切除、食管胃底静脉结扎血管结扎被用于治疗儿童门静脉高压性功能亢进和上消化道出血。
张金山李龙李颀李旭
关键词:远端脾肾分流术腹腔镜技术门静脉高压症儿童小儿外科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
不同的麻醉方式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施近端分流的麻醉效果对比
2016年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施近端分流的麻醉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106例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分流进行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中采用单纯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转氨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七氟醚维持浓度、后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分别为(0.9±0.4)%、(2.4±1.1) min、(7.2±2.5) 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6±0.5)%、(5.3±1.8) min、(11.9±4.6)min,t=7.959、10.008、6.536,P< 0.05.前观察组ALT、AST水平为(38.2±11.6)U/L、(41.3±14.6)U/L,对照组为(38.5±12.3)U/L、(40.7±14.2)U/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9、0.214,P>0.05);后观察组ALT、AST水平分别为(50.4±15.1) U/L、(51.6±15.2) 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21.4)U/L、(65.7±23.1)U/L,t=5.782、3.712,P< 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21%、3.77%,观察组明显较低(x2=5.735,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保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流的安全性,提高麻醉效果,保护肝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王丹一
关键词:麻醉方式血吸虫病脾肾分流术麻醉效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及Meta分析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炎肝硬化进程中常见的进展性综合征。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主要有大、亢、呕血、腹水以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其中临床上最严重的主要致死性并发症就是上消化道静脉曲...
杨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肾分流术META分析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廖毅
作品数:127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门脉高压症 原位肝移植 外科手术
张曙光
作品数:125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 静脉曲张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陶崇林
作品数:43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 脾亢 远端脾肾分流术
高德明
作品数:137被引量:1,147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学 脾肾分流 断流术 治疗肝癌
李光新
作品数:109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