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00篇“ 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文章
-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治疗对策
- 2024年
- 分析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治疗对策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5例,按照是否出现出血问题分为出血组(n=50)、未出血组(n=65),均未接受溶栓等再灌注治疗。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组的房颤病例、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例数均高于未出血组(均P<0.05);出血组的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压积以及PNR 水平与未出血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PNR属于脑梗死后出血的独立因素(P<0.001),而有房颤病例、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例数属于脑梗死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房颤、NIHSS评分、高血压以及PNR水平可能导致出血问题的发生,因此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在确定出血风险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溶栓治疗,可以产生良好疗效。
- 张宏伟
- 关键词:脑梗死后出血
-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治疗对策
- 目的:探究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后出血患者20例,搜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等相关信息,对脑梗死后出血患者的单因素进行分...
- 耿艳梅
- 关键词:脑梗死脑梗死后出血神经功能受损
- 基于云端计算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模型研究
- 2024年
- 目的构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住院的6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开发队列(433例)和验证队列(187例)。同时,根据是否发生HT,将开发队列患者分为HT组(64例)和非HT组(369例)。对不同队列及组别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HT的影响因素,构建急性脑梗死后HT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在血糖、清蛋白、AAR、Fib、HDL、LDL、镁水平及梗死面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HT组和非HT组在年龄、糖尿病史、房颤史、发病时间、NIHSS评分、血糖、AAR、PLT、TC、TG、HDL、LDL、梗死部位、梗死面积、静脉溶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史、梗死面积、NIHSS评分及血糖、HDL水平为发生HT的危险性因素(P<0.1),而LDL、PLT水平为发生HT的保护性因素(P<0.1)。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bootstr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0.925~0.969),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580,Brier评分为0.06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16(95%CI:0.857~0.975),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596,Brier评分为0.076)。结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风险,有助于进行更准确的个体治疗。
- 曹茂盛陈瑶瑶葛胜薛晓丽葛颖超
-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急性脑梗死
-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与传统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常规CT预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
- 孙涛
- 1例心源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合并心肾综合征病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 2024年
- 总结1例心源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合并心肾综合征病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液体及营养支持管理、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预防和控制感染、联合康复科制订渐进式康复方案、出院指导与随访。经过21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稳定,顺利转回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 龚艳艳吴桃红曹敏芝
- 关键词:出血转化心肾综合征护理
- 血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研究血液生化指标同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治2023年4月收治的ACI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颅CT检查与MRI检查是否合并HT情况,分成HT组14例与非HT组26例。针对研究病例,开展一般资料的收集,采样血液标本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针对各指标予以对照,分析指标数据反映结果。并且就ACI发生出血转化风险因素予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指标项目中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两组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处理各项数据均有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都属于ACI后HT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ACI患者发生HT可表现出血生化指标的改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血脂指标等,需要加强对病情关注以及合理干预。
- 段前梅
- 关键词:血生化指标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影响因素
- 全脑CT灌注成像及血清MMP-9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CTP)成像参数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中的预测意义。方法以武汉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6例行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ACI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血管内治疗前行常规CT平扫、CTP及血清MMP-9检查,计算CTP患侧与健侧对称部位比值得到相对参数值: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和相对表面渗透性(rPS)。根据治疗7 d内复查的CT平扫图像有无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TP参数、血清MMP-9水平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ACI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效能。结果46例患者中,12例发生出血转化(出血组),34例未发生出血转化(未出血组)。出血组rCBV、rCBF较未出血组患者低,rPS、PS、rTTP、MMP-9较未出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S、PS、rTTP、MMP-9分别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P<0.01),rCBV、rCBF分别与出血转化呈负相关(P<0.01);其中MMP-9与出血转化相关性最强(r=0.752,P<0.01),rPS次之(r=0.664,P<0.01)。rCBV、rCBF、rTTP、PS、rPS和MMP-9预测出血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755、0.750、0.848、0.936和0.863,以rPS最高。结论CTP参数变化及血清MMP-9增高在预测ACI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中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血管内治疗提供指导。
- 蒋玮丽龙斌张蔚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CT灌注成像
- 血栓弹力图联合PLR对伴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风险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伴脑小血管病(CSVD)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并按照入院7 d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与非HT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TEG参数及PLR值,分析HT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G参数联合PLR对HT的预测价值。结果97例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例发生HT,HT发生率为23.71%;HT组与非HT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发生症状至就诊时间、脑梗死部位、抗栓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大面积梗死、CSVD脑白质高信号分度为重度、双重抗血小板占比高于非HT组(P<0.05);两组凝固时间(K)、血栓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稳定性(LY3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大于非H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SVD脑白质高信号分度、双重抗血小板治疗、R、LY30、PLR为H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EG参数R、LY30及PLR诊断HT的Cut-off值为6.00 min、2.352%、124.38,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4、0.898、0.889,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67。结论TEG参数及PLR是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T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且对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应黎张重生赵博轩李华王文安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出血性转化
- 血清NOX4和Galectin-3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03-01-2023-03-3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观察组(发生出血性转化56例)及对照组(未发生出血性转化1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患者血清NOX4、Galectin-3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两者间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OX4、Galectin-3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血管闭塞部位、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NOX4、Galectin-3水平分别为(143.73±30.15) ng/L、(8.04±1.42)μg/L,高于对照组的(96.32±24.13) ng/L、(5.05±0.74)μg/L,t值分别为11.024和17.964,均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NOX4、Galectin-3水平呈正相关,r=0.663,P<0.001。血清NOX4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截断值为114.82 ng/L,Galectin-3预测AUC为0.925、截断值为6.55μg/L,Galectin-3预测AUC高于NOX4,Z=3.034,P=0.002;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941,优于NOX4单独预测,Z=3.617,P<0.001,且特异性高于各项单独预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LDL-C、NOX4、Galectin-3水平均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NOX4、Galectin-3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 程宝仓夏昱朱超霞
-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
- 依达拉奉注射液结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应用于脑梗死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结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在脑梗死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1-2022.10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个组别,分别记为参照组(n=75,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与研究组(n=75,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7%,高于参照组的84.03%,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出血患者采取依达拉奉注射液结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能够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
- 周春秀
- 关键词:脑梗死后出血依达拉奉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相关作者
- 马丽萍

- 作品数:11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TCD 脑梗死后出血 留置导尿时间 临床观察及护理
- 张毅

- 作品数:35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细胞 老化过程 脂褐素 海马 人胚胎
- 牛智领

- 作品数:33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依达拉奉 缺血性卒中
- 周旭峰

- 作品数:14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磁敏感加权成像 出血转化
- 张继良

- 作品数:69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MRI 体层摄影术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