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4篇“ 脉法“的相关文章
张元素主客探析
2024年
主客是张元素于《洁古注王叔和诀》中首次提出的学理论,其目的在于处理主(反映患者自身气血运行规律的象)与客(反映外来邪气特点的象)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主客与《诀》的七表八里之说关系密切,张元素在前代学理论对平人象规律与病规律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主与客的概念,主客是一组相对概念,只有当外来邪气侵犯人体,主客的概念才会存在。当没有外邪侵犯时,孤立存在的主只能称为平,而主与客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患者实际表现出的象,这种理论的提出使得诊不再是纯粹的经验总结,也为解释临床上不同象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元明清时期,许多医家对《诀》持批判态度,主客也受到牵连,流传不广。但其处理复杂、矛盾临床信息的思路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黄天宇张其成
关键词:张元素脉学
张世贤对张元素主客的发展与应用
2024年
张元素在注解《王叔和诀》的过程中以“七表八里”规律为基础创立了主客,用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规律所产生的象特点(主)与疾病所导致的象特点(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张元素在《洁古注王叔和诀》中仅提出主客的思路与纲领,对具体的应用方未进行详细论述。明代张世贤专精诊,他结合《难经》和术数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主客,提出将象和症状配属阴阳五行,并通过阴阳五行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主与客的关系以及象与症状的关系,构建了一种运用阴阳五行关系分析象和病情的理论模型,有助于医者学习和应用主客
黄天宇张其成
关键词:张元素阴阳脉学
基于明清247条案研究仲景
2024年
目的以明清案为例研究仲景临床应用规律,为仲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采用springboot集成快速开发框架,前端使用vue方式,基于es5的语,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 2020.1.1x64,构建中医古籍案研究数据库,通过不同关键词检索,分别导出相关条文,研究明清中医案。结果纳入的247条案,单纯记录象,占39.68%;记录象加部,占60.32%,247条象为各部象对比而来,占100%。研究发现象的记载中并非记载双手寸关尺六部各个象,而是通过象对比把握象细微变化,来分析疾病病机,此为诊的应用规律。结论仲景应用上采用“主+主症”的形式,通过象的对比探知疾病的病机,通过把握象的细微变化,来把握疾病病机的变化。
卢旻白龙王常海车志英程凯朱晓晓
关键词:病脉证治
张仲景复探析
2024年
出自《伤寒论》,指通过益气、养血、温阳、滋阴、通阳以平衡之气血阴阳,使象返之如常的治。张仲景以复治疗多种严重象失常,具体形式体现为益气复、养血复、温阳复、滋阴复、气血阴阳并补复以及通阳复。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复,从而实现“复”的治疗预期。此外,“复”的表现应视具体情况而论。
赵京博孟庆鸿周珍徐爽王雪茜程发峰王庆国
关键词:气血阴阳艾灸
论来去体系的构建
2024年
来去作为中医学的新体系,在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来去是以虚实理论为核心,通过诊察象的来去,联系三焦、气血、六经分析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状态,综合运用于临床的一种体系。文章首先梳理了来去的历史源流,然后论述来去体系中的虚实理论、定义诊、辨证指导、临床意义,以期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杨乐乐黄韵沈涛傅元谋
关键词:历史源流
《温病条辨》“复”起源及应用探析被引量:2
2024年
《温病条辨》“复”源于《伤寒论》“复汤”,有滋阴助阳,益气养血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与《伤寒论》“复汤”不同在于,“复”立足于阴阳、脏腑,提出以血理论为基础的复脏腑和复阴阳,其中复阴阳可养气助阳、滋阴补血,复脏腑可温补心阳、滋补肝肾。该文主要探析《温病条辨》“复”起源及其方药的应用情况,为《温病条辨》临证应用“复”提供参考。
徐文华
关键词:炙甘草汤《温病条辨》
基于长桑君息术大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
2024年
长桑君息术是李树森教授研究《黄帝内经》,融合先祖传承的从而创立的一种诊方,根据长桑君息术,当息比值(搏次数/呼吸次数)>5为躁,建议用大柴胡汤。以此为指导原则,笔者将大柴胡汤广泛运用于躁诸症,包括咳嗽、头痛、心悸、崩漏等症状,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提示长桑君息比值对于指导临床运用大柴胡汤具有重要意义。
阮玉珊廖月红李树森
关键词:大柴胡汤
左人迎右气口对比的临床运用要点与实例
2024年
人迎气口出自《灵枢》,历代争议在于其为双侧人迎、气口或左右寸口之间的比较。王叔和《经》认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人迎右气口体系取左右寸口,按照关前一分左右对比而别阴阳,然后通过比较单侧关与关前一分之大小,以明三阴三阳,根据之浮沉确定表里,根据医之举按鉴别中风、中寒,确定治方药。通过此的临床运用,体会到六经象与六经病症的对应关系,收效颇佳。象体现疾病本质,随疾病发展而变化。当症不一时,应当舍症从,把握本质。
弓雪峰王继升弓箭陈申达赵世同曹锐
关键词:六经辨证
基于长桑君运用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平人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客观评价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平人型(根据长桑君息术,患者1 min内搏与呼吸次数的比值为4~5)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病理积分及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40),对照组为60.00%(24/4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胃镜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理总积分及治疗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慢性炎症以及对照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均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林春梅张双喜罗琼熙代镇宇
关键词:小建中汤大柴胡汤慢性萎缩性胃炎
长桑君息术指导下大柴胡汤联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研究长桑君息术指导下大柴胡汤联合针刺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运用长桑君息术对醴陵市中医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息比检测,共筛选出60例躁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 c)]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GLU、2 h PBG、HbA1 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联合针刺疗治疗躁型2型糖尿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彭智远李树森谭海彦宁伟英胡建武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柴胡汤

相关作者

齐向华
作品数:295被引量:7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脉学 脉诊 脉象 失眠症 中医
宋晓宾
作品数:27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脉法 脉诊 黄元御 境界 辨证论治
李振刚
作品数:17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脉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雷小明
作品数:24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通脉法
徐世杰
作品数:222被引量:98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研究主题: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 学术思想 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