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胸骨哆开“的相关文章
- 不同胸骨固定模式在胸骨哆开高危患者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钢丝、钛板和胸骨板3种胸骨固定模式在胸骨哆开高危患者心脏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的615例胸骨哆开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8例行单纯钢丝环扎术固定胸骨为钢丝组,203例应用钢丝联合钛板固定胸骨为钛板组,214例应用钢丝联合胸骨板固定胸骨为胸骨板组。对比3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胸骨感染、哆开及再次固定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胸骨哆开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钢丝组比较,钛板组及胸骨板组关胸时间显著延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钢丝组比较,钛板组及胸骨板组术后24 h引流量、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减少,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切口发生感染、胸骨哆开和胸骨再固定情况,钢丝组发生率均高于钛板组和胸骨板组,胸骨板组发生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9,95%CI:1.047~1.196,P=0.001)、吸烟(OR=16.865,95%CI:4.994~56.960,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4.140,95%CI:1.556~11.014,P=0.004)、肾功能不全(OR=3.952,95%CI:1.236~12.636,P=0.020)、长期使用激素(OR=13.894,95%CI:2.314~83.402,P=0.004)是术后发生胸骨哆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COPD、肾功能不全及长期使用激素是高危患者术后发生胸骨哆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正中开胸心脏手术后应用钢丝联合钛板或钢丝联合胸骨板固定胸骨均可减少术后发生胸骨哆开,钢丝联合胸骨板固定胸骨临床效果最好,可加强高危患者心脏外科术后胸骨固定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 王静郝爽张竞超裴宇王丽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胸骨哆开术后并发症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骨哆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胸骨哆开(S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择期行CABG,术后发生SD的患者80例(SD组);选择同期手术、同年龄、同性别CABG术后未发生SD的患者160例,按照1:2匹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生化指标、既往病史、手术相关指标,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SD组体重指数(BMI)(t=4.848,P<0.001)、吸烟患者(χ^(2)=5.245,P=0.022)、术中体外循环(χ^(2)=15.375,P<0.001)、胸部切口感染发生率(χ^(2)=25.920,P<0.001)高于对照组,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高的患者发生SD比率(χ^(2)=28.467,P<0.001)高于对照组,SD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χ^(2)=4.709,P=0.030)高于对照组,SD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t=4.631,P<0.001)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22,95%CI:1.098~1.360,P<0.001)、吸烟(OR=2.012,95%CI:1.005~4.026,P=0.048)、术前心功能差(OR=3.150,95%CI:1.619~6.127,P=0.001)、术中体外循环(OR=4.429,95%CI:1.542~12.721,P=0.001)、胸部切口感染(OR=53.516,95%CI:5.419~528.511,P=0.001)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OR=1.016,95%CI:1.006~1.02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表明,Logistic拟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BMI、术前NYHA分级、体外循环、吸烟及胸部切口感染六个协变量的整体模型(变量pre_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P<0.001,95%CI:0.775~0.892)。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6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7.75 h、BMI>26.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同时伴有吸烟、使用体外循环及胸部切口感染是CABG患者发生SD的危险因素。
- 王萌宋衍秋梁慧敏陈欣王联群王春梅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骨哆开
- 应用TiNi环抱式接骨器防治心脏术后胸骨哆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TiNi环抱式接骨器防治心脏术后胸骨哆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参考组(45例)。参考组术中用钢丝固定胸骨,研究组术中用TiNi环抱式接骨器固定胸骨。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5.17±1.14)分,低于参考组的(7.65±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8.34±4.54)h、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为(43.97±7.54)h、住院时间为(13.67±2.04)d,均短于参考组的(26.65±9.21)、(63.50±14.65)h、(19.86±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中应用TiNi环抱式接骨器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胸骨哆开、肺部感染发生,缩短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朱慎钰余小强刘子由李树林熊健宪
- 关键词:心脏手术胸骨哆开钢丝
- 胸骨再固定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骨哆开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胸骨哆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共实施CABG 1 023例,术后14例发生胸骨哆开。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及病人确诊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保守治疗治愈,11例再次手术行胸骨再固定术,术后8~10 d拆线,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2.56)d。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6年,胸骨稳定,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胸骨哆开是CABG后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应用合理的缝合技术,术后防治并发症,积极治疗咳嗽等诱因,可减少胸骨哆开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胸骨松动以及适时的再固定处理,是治疗胸骨哆开和防止纵隔感染的关键。
- 黄日茂罗万俊陈日杨扬陈旭良林国强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骨哆开
- 记忆合金材料胸骨固定器在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骨哆开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材料胸骨固定器在预防正中开胸切口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后胸骨哆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行胸骨正中切口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116例,分为记忆合金联合钢丝固定组(A组,60例)和单纯钢丝固定组(B组,56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胸骨哆开发生率。结果:A组无胸骨哆开,B组5例发生胸骨哆开,发生率8.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9)。术后疼痛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记忆合金材料胸骨固定器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骨哆开发生率,在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记忆合金胸骨固定器联合钢丝行胸骨固定是一种可靠的胸骨内固定方法。
- 苏永超田作春林青李才黄永善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哆开
- 12年连续冠脉搭桥手术后无胸骨哆开的临床经验
- 2017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24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伤口并发症情况,总结冠脉搭桥正中手术切口术中及术后处理要点.方法 自1997年3月至2015年12月,排除围术期死亡患者,连续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243例,患者年龄33~87岁.所有患者均以胸骨正中切口入路,心脏旁路手术完成后采用常规方法关胸,但结合患者情况确定个体化关胸策略.对比分析不同时段术后切口并发症包括胸骨哆开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共发生术后胸骨哆开4例(0.54%),均发生于2003年前(730例),经二次固定后痊愈.2003年后完成的151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胸骨哆开.其中单一手术组完成的1 130例正中开胸冠脉搭桥手术,胸部切口局部脂肪液化15例,给予减张缝合局部酒精湿敷后干燥愈合.伤口胸骨皮下组织裂开8例(0.7%),均经换药并二期缝合痊愈.3例患者因无菌性骨髓炎,给予胸骨坏死组织清除、胸大肌填埋成形术后痊愈.结论 心脏手术胸部正中切口并发症重在预防:开胸时注意切口保护、采用个体化胸骨固定技术、术后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使用胸部固定带等综合措施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 吴扬肖苍松刘国鹏杨明王明岩高长青
- 关键词:胸骨哆开冠脉搭桥切口并发症
- 心脏外科术后胸骨哆开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出现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5~72岁,平均(52.5±13.4)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4例,孙氏手术后1例。彻底清创,剔除坏死胸骨,全部拔除原胸骨钢丝,清除胸骨后感染组织,聚维酮碘纱布浸泡并反复冲洗,充分游离切口两侧组织,乃至分离至胸大肌内侧头使间断缝合时组织无明显张力,放置皮片及负压引流管以充分引流。结果 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胸骨固定,无明显胸廓畸形,未发现胸骨慢性迁延性感染。结论对心脏外科术后出现胸骨哆开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清创,牢固稳固胸骨。切口血液供应丰富及全身状态改善对患者康复尤为关键。
- 朱鹏尤颢刘菲杨谦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胸骨哆开清创术
- 胸骨哆开患儿护理体会
- 2015年
- 总结1例胸骨哆开患儿的护理,根据患儿的护理要点,采取了伤口换药、胸腔冲洗、物理降温、血管保护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 张燕花丁倩
- 关键词:先心病术后胸骨哆开护理
- 心血管手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心血管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2 980例患者心血管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3例,对其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结果 12例痊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衰竭于术后5d死亡。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血管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及早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预防感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韩秀娟
- 关键词:心血管手术术后并发症胸骨哆开护理
- 采用新型敷料治疗胸骨正中切口手术48h内再行剖胸探查术后并发胸骨哆开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胸骨正中切开因其进胸快、手术视野暴露良好、术后并发症低及对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心脏及大血管、纵隔手术等的标准术式。胸骨哆开是胸骨正中切开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后果严重,处理上常感棘手。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共施行胸骨正中切口下心脏直视手术198例,其中5例手术48h内出血再行剖胸探查术后并发胸骨哆开,发生率约2.5%。
- 王静
- 关键词:剖胸探查术胸骨裂标准术式康惠尔
相关作者
- 刘子由

- 作品数:88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ECMO 心肺复苏 体外循环 心脏 心音
- 王静

-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意外拔管 胸腔引流管 胸骨哆开 剖胸探查 护理
- 赵健

- 作品数:62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冠心病 心肌血运重建 心肌梗死
- 曹向戎

- 作品数:63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二尖瓣成形术
- 王丽

- 作品数:160被引量:5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大鼠骨髓 内皮祖细胞 吡格列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