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5篇“ 胆道并发症“的相关文章
- 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6月101例接受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29例,女72例,15~77岁,平均(48.6±13.2)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9例(48.5%)、胰颈体尾部52例(51.5%)。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道并发症分为胆道并发症组(n=24)与无胆道并发症组(n=77)。单因素分析中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肿瘤剜除术,无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3~359 min,平均(168.0±58.7)min。术后长期随访,24例(23.8%)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胆囊结石21例、胆囊炎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77例(76.2%)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P=0.008)、术后第1天γ-谷氨酰转移酶高(P=0.04)、肿瘤位于胰头部(P=0.012)、肿瘤最大径长(P=0.028)、生长抑素使用总量多(P<0.001)是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OR=1.262,95%CI=1.025~1.554,P=0.028)、肿瘤位于胰头部(OR=4.042,95%CI=1.242~13.155,P=0.020)、生长抑素使用总量多(OR=1.381,95%CI=1.059~1.800,P=0.017)是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是治疗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有效术式,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出院后加强监测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乔梁熊光冰冀旭袁天汪小祥朱峰
-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检查肿瘤剜除术胆道
-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手术指标,探究其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6月101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是否出现胆道并发症,分为胆道并发症组(BC组,n=21)和非胆道并发症组(非BC组,n=80)。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 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101例患者中21例(20.8%)发生胆道并发症。Logist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LD评分(OR=0.134,95%CI:0.031~0.590,P=0.008)、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Ⅱ)/Alb(OR=1.415,95%CI:1.181~1.696,P=0.001)、输入血浆量(OR=1.001,95%CI:1.000~1.002,P=0.032)是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MELD 评分、SⅡ/Alb、输入血浆量、MELD+SⅡ/Alb、MELD+SⅡ/Alb+输入血浆量预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12、0.870、0.712、0.900、0.918。结论 SⅡ/Alb、输入血浆量及MELD评分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三者联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 朱明强杨大帅裴俊鹏熊祥云苏洋丁佑铭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MELD评分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 2024年
- 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s)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肝移植术后BCs主要包括胆漏、胆道狭窄(吻合口性和非吻合口性)、胆道结石等,这些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本文尝试从肝移植术后BCs的分类、发生率、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并做出综述,旨在预防并诊治肝移植术后BCs,进而改善移植患者预后。
- 徐奔峰张武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 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复杂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复杂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9例因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首次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接受SpyGlass治疗患者的术前情况、术中表现、治疗转归及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接受SpyGlass治疗,主要术前体征包括腹部不适38例、发热8例、黄疸6例、皮肤瘙痒4例。18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狭窄,肝内胆管明显扩张。56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其中胆总管狭窄合并结石36例、单纯胆总管狭窄16例、考虑肿瘤可能4例,均具有明确的SpyGlass治疗指征。56例接受SpyGlass治疗患者中,吻合口狭窄合并结石34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2例、单纯胆道结石1例、肿瘤4例。48例SpyGlass操作成功者术后48 h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均为P<0.05)。56例经SpyGlass治疗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SpyGlass在肝移植术后复杂胆道并发症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王旋李甫唐睿黄金鑫刘加康龚彪张晞文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道结石
- 术中放置胆道内支架管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和促进肝功能恢复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研究肝移植胆道重建过程中放置胆道内支架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和移植肝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估术中放置内支架管在预防肝移植胆道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周琛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管内支架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其中21例进行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前1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观察组(后1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存活时间、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效果显著,该方式安全、有效,有助于促进并发症转归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远期预后理想。
- 吴文君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肝移植术胆道并发症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高水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发生之间的潜在关系,总结B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491例肝移植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指标和预后随访信息。采用重叠加权(overlap weighting,OW)平衡各组患者中的混杂因素。利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确定FDP的最佳临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91例患者中79例(16.1%)发生BC。OW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FDP>10.65 mg/L、MELD评分>15分为术后B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水平的FDP对BC发生风险有显著影响,FDP>10.65mg/L为B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潘比黄译贤欧晏娇张城城刘炜刘兴超张雷达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中国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
- 本文是国内第一部国家级关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疗的专家共识。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治疗手段,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严重影响受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被称为肝移植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疗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和各移植中心经验,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并进行深入论证,制定了《中国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规范诊疗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优化诊疗流程,进一步改善肝移植受者的术后存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郭文治张水军杨家印徐骁胡博文徐韡韡史晓奕郭海军李启勇张华鹏王云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式,但肝移植术后发生的胆道狭窄,以及因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肿瘤的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肝移植术后的胆道狭窄及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张雅敏白易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胆道
- 改良多点引流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改良多点引流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125例患者。按EXCEL产生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化分组: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简称ERBD组)67例和ERBD联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简称改良多点引流组)58例,再随机将改良多点引流组分成两组:鼻胆管引流1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1组)31例,鼻胆管引流2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2组)27例。比较ERBD组、改良1组和改良2组术后2周内血清学指标变化,分析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RCP术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学指标均有改善,且改良多点引流组患者更为明显;术后2周,改良2组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改良1组。ERBD组近期并发症胆管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32.84%(22/67)比12.90%(4/31),46.27%(31/67)比19.35%(6/31),20.90%(14/67)比3.23%(1/31),P均<0.05]及改良2组[32.84%(22/67)比11.11%(3/27),46.27%(31/67)比22.22%(6/27),20.90%(14/67)比3.70%(1/27),P均<0.05]。ERBD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反复胆系感染、黄疸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58.21%(39/67)比35.48%(11/31),P=0.036;49.25%(33/67)比25.81%(8/31),P=0.027]及改良2组[58.21%(39/67)比11.11%(3/27),P<0.001;49.25%(33/67)比25.93%(7/27),P=0.038];改良1组患者反复胆系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改良2组[35.48%(11/31)比11.11%(3/27),P=0.030]。结论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经ERCP行多点引流并留置鼻胆管可有效降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能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建议鼻胆管留置2周后改造成内置管继续支撑引流。
- 李兴佳吕婵龚彪郝立校刘畅陈萌纪晓丹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手术后并发症
相关作者
- 郑树森

- 作品数:1,392被引量:4,333H指数:2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 肝脏移植 肝癌肝移植
- 陈规划

- 作品数:884被引量:3,017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原位肝移植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
- 杨扬

- 作品数:657被引量:1,97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 肝癌
- 董家鸿

- 作品数:1,092被引量:7,231H指数:3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肝肿瘤 肝细胞
- 何晓顺

- 作品数:806被引量:2,03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器官捐献 原位肝移植 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