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8篇“ 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西医认识及诊治概述
- 2025年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时期如若存在围生期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相关因素时,将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而使体内胆红素的水平显著增高,危害患儿健康,目前主要治疗措施有光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中医药认为小儿“纯阳”,脏腑娇嫩,常受湿邪之犯,致使中焦、肝胆气机失调,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可采用中药内服、药浴、穴位按摩、中药灌肠等多种治疗手段。应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有效结合中西医治疗措施,完善新生儿高胆红血症的治疗。
- 徐海涛沈毅韵黄思红石岭罗梅宏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西医认识西医治疗中医治疗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探讨
- 2025年
- 探讨和分析光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为参考组患儿提供蓝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蓝光治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治疗后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参考组;神经因子水平NSE、S100B蛋白低于参考组,GDNF高于参考组;体质量增加情况、摄入奶量以及大便次数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光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有效减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帮助患儿更好地生长发育。
- 朱贵丽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免疫球蛋白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误诊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儿出生后1 d因皮肤黄疸半天入院,入院后查溶血三项不支持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查C反应蛋白升高,初步考虑黄疸原因为感染所致,予蓝光照射退黄及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患儿总胆红素及炎性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但3 d后黄疸反复再次入院,查感染指标无异常、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异常,遂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复发性病理性黄疸,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和中药药浴治疗,退黄效果显著,上级医院黄疸基因检测结果亦支持诊断。误诊时间1月余。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黄疸未再复发。另1例患儿出生后第9天出现皮肤黄疸,初诊为生理性黄疸,予蓝光照射治疗后好转出院,但出院3 d后再次出现皮肤黄疸,行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异常,遂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复发性病理性黄疸,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和中药药浴治疗,患儿痊愈出院,预后良好。误诊时间1个月。结论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胆红素升高在临床较少见,临床医生需加强对此类黄疸病因的认识,以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误诊。
- 许冬冬崔何晴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损伤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损伤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TBI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酐(Cr),免疫比浊法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给予新生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肝酶诱导剂、益生菌等药物治疗,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因素。对患儿随访3个月,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其预后状况,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9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有20例(21.28%)发生早期肾损伤。发生组TBIL和β2-MG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Cr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水平高[OR=3.494(95%CI:1.194,10.222)]、Cr水平低[OR=0.660(95%CI:0.226,1.932)]和β2-MG水平高[OR=3.161(95%CI:1.081,9.249)]均是高胆素血症患儿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9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有22例(23.40%)患儿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Apgar评分、TBIL水平和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水平高[OR=4.614(95%CI:1.577,13.498)]、NSE水平高[OR=3.811(95%CI:1.303,11.151)]和Apgar评分高[OR=3.611(95%CI:1.234,10.565)]均是高胆素血症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BIL、Cr、β2-MG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监测这些指标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Apgar评分、TBIL、NSE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和�
- 贾阳荆亚瑞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损伤预后
- 血乳酸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乳酸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早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7例NHB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181例)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8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疸起始日龄、住院前黄疸持续时间、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胆红素、血乳酸);分析血乳酸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乳酸对新生儿NHB早期脑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住院前黄疸持续时间(4.17±2.73)d显著长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2.87±2.75)d,血乳酸(4.20±1.36)mmol/L及血清总胆红素(373.95±30.33)μmol/L显著高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2.56±1.04)mmol/L、(278.86±31.13)μmol/L,NBNA评分≤35分的占比22.09%明显高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乳酸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459,P<0.05)。ROC曲线显示:血乳酸预测NHB早期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大于血清总胆红素的0.618;血乳酸的灵敏度81.00%高于血清总胆红素的40.50%。结论血乳酸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血乳酸预测NHB早期脑损伤的灵敏度高于血清总胆红素。
- 虞佳萍吕君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血乳酸早期脑损伤
-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探讨
- 2025年
- 探讨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该院新生儿科2023.9——2024.9出生的新生儿中选出90例新生儿黄疸确诊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常规组中的45例患儿实施常规蓝光治疗,研究组中的45例患儿应用LED冷光源治疗,对比不良反应出现率、临床表现改善时间与胆红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中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率4.44%;胎便转黄时间(3.22±1.25)d,黄疸消退(4.40±0.65)d,及其胆红素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LED冷光源治疗后,其效果略比常规蓝光治疗好,既能充分降低胆红素水平,又能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少见不良反应,故可推荐此法为优选光疗方法。
- 阮耀秋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
- 早期益生菌辅助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益生菌辅助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NHB患儿,随机分为蓝光组和辅助组,每组56例。蓝光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辅助组早期应用益生菌辅助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即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电解质水平(血钾、血钠、血钙、血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疹过敏、电解质紊乱、腹泻、恶心呕吐)。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辅助组的TBil、DBil、IBil均低于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蓝光组,CD8^(+)低于蓝光组(P<0.05);辅助组的血钾、血钠、血钙、血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蓝光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生菌辅助间歇蓝光照射能在不明显影响NHB患儿电解质水平同时,积极改善NHB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及免疫功能,且联合应用益生菌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岳红星阚翼刘智慧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益生菌血清胆红素
- 呼气末一氧化碳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大部分NHB患儿预后良好,但重度NHB导致的不可逆神经损伤仍危害着新生儿的健康。NHB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以及胆红素上升的速度。目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测定、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测定等方法均仅能反映胆红素水平,不能预测胆红素上升速度,而呼气末一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monoxide,ETCO)可作为胆红素生成速率的代表指标,量化胆红素上升的风险。本文综述ETCO代表胆红素生成速率的原理、相关检测仪器及其在NHB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何敏刘玲黄林波杨春丽童玉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检测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 2025年
- 寻找适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有效筛查的血清检测方法,为更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有效检出提供参考。方法 对符合高胆红素血症标准的新生儿予以研究,共有100例,出生时间在2022.3-2024.3,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完成血型鉴定,使用多种血清检测方法(包括放散试验、游离试验、直抗试验)完成检查,研究不同新生儿血型同对应血清学检测的关联性。结果 放散试验对应血清检测阳性率最高,较游离试验、直抗试验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游离试验高于直抗试验(P<0.05)。从溶血病患儿血型方面分析,A型、B型具有较高的溶血检出率,而检出率较低的新生儿溶血血型主要有O型、AB型,溶血检出率对比,A型、B型较O型、AB型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血、B型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有更高的溶血病发病风险,通过加强血清三项检测可保证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检出,从而尽早干预,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赵恒丽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检测检出率血型分布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82例NHB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他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 d后,2组TBil、DBil、CK、CK-MB、LDH、ALT、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降低,但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较对照组更高,总胆汁酸较对照组更低(P<0.05或P<0.01)。结论 在NHB患儿治疗中,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更好改善患儿胆红素、心肌酶谱、肝功能水平,同时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总胆汁酸调节也可产生积极作用。
- 赖彬彬金许芳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蓝光照射胆红素心肌酶谱肝功能
相关作者
- 钟丹妮

- 作品数:99被引量:44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 李贵南

- 作品数:101被引量:4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婴儿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韩树萍

- 作品数:319被引量:2,097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META分析 婴儿
- 阴怀清

- 作品数:141被引量:6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高胆红素血症 脑组织 细胞凋亡
- 余章斌

- 作品数:256被引量:1,3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早产儿 META分析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