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 篇“ 肾脏皮质 “的相关文章
肾脏 皮质 灌注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索脓毒症患者肾脏 皮质 灌注及宏观血流动力学对30天肾脏 不良事件(MAKE-30)的影响以及验证肾脏 皮质 灌注、宏观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前瞻性的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45例脓毒症患... 李琪琪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对比增强超声 肾癌增强CT肾脏 皮质 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肾癌增强CT肾脏 皮质 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2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肾实质内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癌28例(肾癌组)与肾良性病变50例(良性组),两组都给予增强CT检查,记录CT成像常规参数、肾脏 皮质 厚度,同时记录与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癌组的BF、BV、PS值高于良性组,MTT值低于良性组,肾癌组的GFR值低于良性组,MVD计数与VEGF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的肾脏 皮质 厚度与肾皮质 CT增强值都显著少于良性组(P<0.05)。在肾癌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R、MVD、VEGF与肾皮质 CT增强值、肾脏 皮质 厚度、PS、MTT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皮质 厚度≥0.51 cm、0.30-0.50 cm、<0.30cm为判断肾功能正常、轻度减退和重度减退的标准,符合率为67.9%。结论:肾癌的增强CT扫描是一种较为便捷、安全的方法,对肾脏 皮质 厚度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肾功能进行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唐姗姗 潘爱珍 李勤祥 余田 陈颖瑜 徐志锋 叶亚君 李雪莲关键词:肾癌 肾功能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内皮微粒及肾脏 皮质 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明确脓毒症大鼠肾脏 皮质 微循环特点及其与血浆内皮微粒(EMP)表达之间的关系,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作为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10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10只。采用高位结扎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Sham组只翻动盲肠,不进行结扎穿孔。基于高位结扎CLP致死率高,血必净组于制模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12 h 1次,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90 mg/kg、6 h 1次;阳性药物对照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生理盐水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Sha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相同频次进行干预。术后48 h记录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Lac);应用测流暗场成像技术监测肾脏 皮质 微循环血流;采用哌莫硝唑免疫组化法评估肾组织缺氧程度;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EMP水平,并分析EMP与肾脏 皮质 微循环灌注指标的相关性;同时测量血肌酐(SCr),并采用肾组织损伤评分(Paller评分)评价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结果与Sham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大鼠灌注血管密度(PVD)、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MAP均明显下降,缺氧指示剂哌莫硝唑阳性表达明显增加,Lac、EMP、Paller评分和SCr均明显升高。但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大鼠肾脏 皮质 微循环血流明显改善,PVD和MFI显著升高〔PVD(mm/mm^(2)):16.20±1.20比9.77±1.12,MFI:2.46±0.05比1.85±0.15,均P<0.05〕,Lac水平明显降低(mmol/L:4.81±1.23比6.08±1.09,P<0.05),MAP略有升高〔mmHg(1 mmHg=0.133 kPa):84.00±2.00比80.00±2.00,P>0.05〕,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肾脏 皮质 微循环灌注,而这种效应不依赖于MAP的改变。血必净组肾脏 皮质 哌莫硝唑阳性表达量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明显降低〔(35.89±1.13)%比(44.93±1.37)%,P<0.05〕,提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 刘景峰 王振洲 李甜 国新杰 庞冉 段美丽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微循环 血必净注射液 内皮微粒 氧化应激拮抗剂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 皮质 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 皮质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表达的改变以及抗氧化应激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氧化应激作用的关系。方法将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造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需鉴定其成模,非糖尿病(Non-DM)大鼠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载体溶剂(1 ml/100 g),观察至4周末;对比2组大鼠体质量、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肾脏 皮质 AGT的表达水平。分别选用氯沙坦、肼屈嗪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拮抗剂作为干预手段,对成模后的DM大鼠进行干预,持续至4周末,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对比各干预组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肾脏 皮质 AGT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on-DM组大鼠比较,4周末DM大鼠体质量、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 皮质 AG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4周末各干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沙坦和氯化应激反应拮抗剂组肾脏 皮质 AGT的表达有所下调(P<0.05),肼屈嗪组AGT表达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1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 皮质 AGT表达有所上调,抗氧化应激干预与RAS受体阻断剂干预均能降低AGT的表达水平,这说明RAS和氧化应激作用有一定的关联性。 郑伟平 梁翔 邹原方 刘玉峰 苏晓燕关键词:糖尿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 氧化应激 大鼠肾脏 皮质 中分离出新型间质细胞——特络细胞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SD大鼠肾脏 皮质 中特络细胞(TC)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手术获取4周雄性SD大鼠肾脏 皮质 ,使用二型胶原酶等消化酶获取细胞,利用显微切割的方法分离纯化并原代培养TC。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并鉴定原代培养的TC。免疫荧光检测TC、成纤维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MSC)中CD34、CD117、CD63、Ⅳ型胶原蛋白及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情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TC形态学特征。结果肾脏 皮质 中能分离出TC,且可以体外原代培养,其形态学特征与其他器官中发现的TC相似。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TC表达CD117、CD34及CD63 3种细胞表面分子,以及肾小管和肾小球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蛋白及LN,明显与成纤维细胞及MSC不同。TEM检测结果发现,TC位于肾脏 皮质 的间质区域、肾小管及血管周围。结论大鼠肾脏 皮质 存在TC,由于其表达CD117、CD34、CD63、Ⅳ型胶原蛋白及LN,提示其可能在促进基底膜再生及肾脏 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功能。 黎力平 林淼 李龙 郑龙 朱同玉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肾脏皮质 肾脏 皮质 厚度与皮质 期分肾功能相关性的增强CT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皮质 期分肾功能与肾皮质 CT扫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汝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行肾脏 CT检查者63例,包括34例梗阻性肾积水患者,29例肾肿瘤患者,共计115个肾。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SPECT检查,并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 GFR)值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受损组和肾功能减弱组,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法和Pearson法对上述三组患者肾脏 皮质 厚度和皮质 期分肾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增强CT扫描图像中的RI测量值、皮质 期肾脏 CT增强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侧肾GFR值与RI值呈高度正相关(r=0.813,P〈0.05),同皮质 期肾脏 CT增强值呈高度正相关(r=0.854,P〈0.05)。结论通过对肾脏 进行CT扫描并对其RI值、皮质 期CT增强值进行测定,有助于对分肾功能进行判断,操作简单,可靠性较佳,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赵国营关键词:增强CT扫描 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 皮质 血流灌注 2016年 目的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技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 皮质 血流灌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按照其肾小球的过滤情况进行分组:A组20例(正常),B组40例(下降),另选择3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该组患例采用彩超仪器,并使用Pixel Flux软件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平均灌注强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织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组与对照与患者相互比较,平均灌注强度、平均血流速度、组织阻力指数的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价ROI内的血流参数指标,因此糖尿病患者接受超声动态检查可以明确其肾脏 功能情况,这对于治疗方案的尽早确定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乔智蔚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肾脏 肿瘤患者肾脏 皮质 的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GFR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体部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肾肿瘤患者正常肾脏 皮质 灌注特征,分析正常肾皮质 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肾脏 肿瘤患者术前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检测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值,并于术前行肾动态显像(SPECT)测定单侧GFR。共得到24个容积序列图形,经后处理得到肾皮质 的灌注参数: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和血流量(BF)。将BUN和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 灌注参数行相关性分析。根据GFR结果将84例患者168侧肾脏 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受损组,比较两组肾皮质 灌注参数的差异;将168侧肾脏 的灌注参数与单侧肾脏 GF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cr与84例整体肾皮质 Ps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01)。肾功能正常组的肾皮质 Ps值明显高于肾功能受损组(P=0.009);两组间肾皮质 的Equiv BV和BF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s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01)。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活体肾组织血流动力学状况,可作为评价肾脏 功能的补充方法之一,对肾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超 郭海若 杨建立 李金 许跃奇 张志刚 吴新淮关键词:肾皮质 肌酸酐 肾脏 皮质 厚度与皮质 期分肾功能相关性的增强CT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肾皮质 CT扫描和增强扫描与皮质 期分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肾脏 CT检查患者共126例,包括梗阻性肾积水68例和肾肿瘤58例,合计229个肾脏 。在CT扫描后进行SPECT检查,以其测量的GFR为参照标准,按照分肾功能分为3组:肾功能正常组(GFR≥34ml/min),减弱组(20ml/min≤GFR<34ml/min),受损组(GFR<20ml/min),各组分别有113个、71个和45个患肾。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肾脏 CT扫描结果与GFR之间相关性。结果三组肾皮质 厚度为(0.59士0.13)cm、(0.43士0.09)cm及(0.24士0.08)cm,(P<0.01),肾皮质 厚度与GFR呈高度正相关(r=0.816,P<0.05)。增强CT扫描后三组的皮质 期CT增强值为(164.3士24.2)HU、(117.8士22.1)HU及(64.2士20.9)HU,(P<0.01),皮质 期CT增强值与GFR呈高度正相关(r=0.861,P<0.05)。结论 CT扫描显示的肾皮质 厚度及皮质 期CT增强值可对分肾功能做出半定量诊断,相对于CT灌注检测方便,辐射量低。 吴杰 朱小云关键词:肾皮质厚度 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肾脏 皮质 320排CT容积灌注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320排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正常肾脏 灌注特征。方法对40例无明显泌尿系统疾病的志愿者采用320排CT进行双侧肾脏 进行容积灌注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l/ml)50ml,注射速度5ml/s。所有病例均进行轴位和冠位肾皮质 血流量(BF)分析。结果 40例灌注扫描均成功,轴位肾门水平肾皮质 BF值为(478.7±16.2)ml/(100g·min);冠位肾上极、肾下极和肾门水平肾皮质 的BF值分别为(509.4±20.8)ml/(100g·min)、(497.6±15.9)ml/(100g·min)、(486.7±14.6)ml/(100g·min)。冠位和轴位测量肾皮质 BF值无明显差异;冠位肾上极、肾下极和肾门水平的肾皮质 BF值无明显差异,但有8例肾上极BF值低于肾门水平及肾下极,2例肾下极的BF值高于肾门水平及肾上极。结论容积灌注成像实现了全肾脏 血流的定量研究,可直观评价肾组织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刘家祎 李宇 温兆赢 张兆琪关键词:肾皮质 灌注成像
相关作者
王允亮 作品数:87 被引量:46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蛋白尿 加味黄芪赤风汤 NASH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郭兆安 作品数:208 被引量:887 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降糖胶囊 高血压性肾损害 张昱 作品数:259 被引量:1,074 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加味黄芪赤风汤 IGA肾病 蛋白尿 自噬 慢性肾衰竭 钟纪根 作品数:50 被引量:130 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 研究主题:微循环 烫伤 驻极体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糖皮质激素 谷粒 作品数:28 被引量:118 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