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86篇“ 肺切除术后“的相关文章
1例癌患者左全切除术护理体会
2024年
本文总结1例癌患者左全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运动训练、优化营养状况、预防动脉栓塞等护理措施,完善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促进患者康复,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朱娅超李维霞张志玲
关键词:肺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护理
切除术纵隔移位测量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全切除术纵隔移位测量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测量预警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0、前对照组数据测量:构造三个用于进行纵隔定位的纵隔定位标志贴,分别设置于患者体表胸锁关节两侧和甲状软骨处;采用测量预警终端在正面对...
朱小佳赵鹏张建华吴梦曦谭剑峰黄丽容廖丽娟
切除术短期咳嗽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究切除术短期咳嗽的影响因素,分析预防措施。方法:研究使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切除术治疗的120例病例资料,统计短期不可耐受性咳嗽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干预措施。结果:此次研究收集的接受切除术治疗的120例病例资料中,发生短期咳嗽共43例,占比35.83%,未发生咳嗽者77例,占比64.17%。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女性、无吸烟史、前咳嗽和右侧叶手是影响切除术发生短期咳嗽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切除术短期咳嗽的发生率较高,女性、无吸烟史、前咳嗽和右侧叶手切除术短期咳嗽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中还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
张斌陈超陈延超
关键词:肺切除术咳嗽影响因素
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用于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切除术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切除术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与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结核伴糖尿病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入院时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症支持治疗和切除术,对照组同时接受卷曲霉素或利福喷丁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治疗第3、6个月末两组痰液转阴率,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功能、不良情绪、免疫细胞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6个月末痰液转阴率[60.0%(39/65)、90.8%(59/65)]均高于对照组[46.2%(30/65)、72.3%(47/65)]。治疗两组功能、不良情绪、细胞免疫功能(除IgA)、血糖、血脂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3/65)略高于对照组(15.4%,10/6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用于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切除术,可有效提高痰液转阴率,改善患者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疏导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吴凤青曹杨荣
关键词:穴位贴敷左氧氟沙星片肺切除术肺结核糖尿病
期电针对切除术心律失常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围期电针对切除术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以及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切除的314例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7例与电针组1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围期处理,电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电针内关、外关、心俞、神门、通理、尺泽、合谷穴。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围期采用电针疗法对切除术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手前比较,两组麻醉清醒时的IL-6、TNF-α、hs-CPR、NT-proBNP水平、VAS疼痛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室性及房性早搏发生率、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降低(P<0.05,P<0.01),电针组麻醉清醒时IL-6、TNF-α、hs-CPR、NT-proBNP水平、VAS疼痛评分降低(P<0.01),手IL-6、TNF-α、hs-CPR、NT-proBNP水平、VAS疼痛评分差值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清醒时的IL-6[OR=2.030,95%CI(1.250,3.297)]、TNF-α[OR=3.147,95%CI(1.391,7.118)]、hs-CPR[OR=1.972,95%CI(1.078,3.609)]、NT-pro BNP[OR=1.683,95%CI(1.013,2.796)]水平升高是切除术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TNF-α[OR=0.089,95%CI(0.011,0.741)]和hs-CPR[OR=0.242,95%CI(0.084,0.695)]差值升高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围期电针疗法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为切除术心律失常的预防提供新的策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o.ChiCTR2100047499)。
周正清张永燕高静雅
关键词:肺切除术围术期心律失常随机对照试验
分析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研究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取自我院60例VATS治疗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部并发症状”为并发症组(n=20)、非并发症组(n=40),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单、多因素分析,两组比较前白蛋白、麻醉分级、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中输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男性、吸烟指数、部基础疾病史、心脏病史、前FEVpre<80%、肿瘤大小、手时间、切除范围(多叶)、病理分期(Ⅲ-Ⅳ期)是危险因素,前FEVpre≥80%是保护因素,P<0.05;并发症组的Work、peak V02、peak V02/HR、均相较于非并发症组更低(均P<0.05);两组W%pred、 AT值对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男性、吸烟指数、部基础疾病史、心脏病史、前FEVpre<80%、病理分期及切除范围是引起部感染因素,想引起重视。
戚建家
关键词:肺癌肺部并发症
右心功能障碍对非小细胞切除术患者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右心功能预测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切除术患者预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重庆市中医院就诊的285例NSCLC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衍生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和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之比无创性评估右心室-动脉(right ventricular-pulmonary artery,RV-PA)耦合,利用RV-PA耦合评估右心功能。根据样条曲线分析得出的RV-PA解耦合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TAPSE/PASP≥0.66 mm/mmHg的患者为RV-PA耦合组(n=138),TAPSE/PASP<0.66 mm/mmHg的患者为RV-PA解耦合组(n=147)。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使用Cox回归分析与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RV-PA解耦合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临床分期Ⅳ期、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和RV-PA解耦合均与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P<0.005)。结论早期评估NSCLC患者切除术的右心功能,对高危患者进行纠正性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具有重要意义。
谭曦轮王淑美王铭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右心室功能障碍
前预测解剖性切除术长时间漏气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长时间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项研究旨在确定切除PAL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个前预测模型,以估计其对单个患者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1年06月期间接受解剖性切除恶性肿瘤患者。PAL被定义为手7天以上的空气泄漏,并分析了风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识别独立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了列线图模型。采用重复抽样1000次的Bootstrap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表示模型的预测性能和预测准确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有738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纳入了这项研究。PAL的总体发病率为8.3%(61/738)。最终模型中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状况、手时间、胸腔粘连和晚期癌炎症指数(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ion index,ALI)。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95%CI:0.720~0.848);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对癌患者解剖性切除术PAL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世鑫王伦青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切除术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切除术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阻滞组(n=50)和ICNB组(n=50)。联合阻滞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SAPB+ICNB,ICNB组接受超声引导下ICNB。比较两组围期相关指标[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及麻醉药用量、前及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PACU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的下床时间为(25.61±3.04) h,显著短于ICNB组[(31.64±3.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2、4、8、12、24 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2.24±0.81)、(2.68±0.79)、(2.19±0.80)、(1.68±0.52)、(1.09±0.33)分,咳嗽时VAS评分分别为(3.78±0.98)、(3.88±1.06)、(3.09±0.67)、(1.96±0.43)、(1.59±0.38)分,显著低于ICNB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静息时:(3.41±0.94)、(3.89±0.94)、(3.40±0.92)、(2.44±0.58)、(2.05±0.29)分,咳嗽时:(4.67±0.91)、(4.56±1.09)、(4.15±0.62)、(2.99±0.60)、(2.53±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24 h和48 h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60.85±81.64) mg、(1.29±0.38) mg、(27.45±5.73) mg、(65.40±10.07) mg和(6.85±2.34)次,均显著少于ICNB组[(398.47±90.12) mg、(1.56±0.32) mg、(34.83±5.28) mg、(69.65±9.42) mg和(8.91±2.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FEV1、FEV1/FVC
李晨张慧玲刘秀祥王超王晴晴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
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切除术镇痛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切除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择期需要进行胸腔镜下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切口局部浸润镇痛)和观察组(n=35,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选取麻醉苏醒2、12、24、48h的VAS疼痛评分、患者前、1d、2d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48h补救性镇痛情况、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h、12h、24h、48h的安静和咳嗽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d、2d的PCT、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而观察组CD8^(+)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为(106.98±6.2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56±7.92)ml,观察组的补救镇痛次数为6(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4,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首次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h内下床活动总次数多于对照组的总次数(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切除术镇痛比传统切口局部浸润提供的镇痛时间更持久,且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物的补救次数和剂量,镇痛效果明显,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在促进患者康复以及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上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冯仕达白斌李晨王晴晴叶光磊
关键词: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肺切除术

相关作者

姜格宁
作品数:463被引量:2,51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移植 外科治疗 胸腔镜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李琦
作品数:215被引量:870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癌 肺肿瘤 肺结核患者 肺癌患者
王志茹
作品数:37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癌患者 肺肿瘤 肺切除术后 肺切除术
丁嘉安
作品数:273被引量:1,26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肺癌 肺移植 预后
操敏
作品数:59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肺癌患者 运动心肺功能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