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篇“ 育龄妇女死亡“的相关文章
常熟市2018〜2022年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常熟市2018~2022年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分析引起常熟市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方法收集2018~2022年常熟市育龄妇女死亡个案信息共605例,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分类其死亡原因。结果分析605例育龄妇女的死因,以恶性肿瘤最为常见,且因自杀与意外事故而死的育龄妇女占比不断提升。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癌,事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车祸。结论在2018~2022年间,常熟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主要为恶性肿瘤和意外事故,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加大相关疾病和妇女自我保护意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多方位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以切实提升当地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
薛峰
关键词:育龄妇女
147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对147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保障育龄妇女健康提供依据。方法由辖区各单位妇保医师上报,区市两级管理单位通过质量控制等方式完善死亡信息。结果辖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61.13/10万,死因中恶性肿瘤占比最高,意外伤害次之,然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早诊断、早治疗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意外伤害,应增强安全意识。
许华文蓉
关键词:死因分析恶性肿瘤
9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90例育龄妇女死亡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预防策略。结果90例育龄妇女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9岁。其中15~20岁者5例(5.56%),21~25岁者6例(6.67%),26~30岁者11例(12.22%),31~35岁者13例(14.44%),36~40岁者15例(16.67%),41~45岁者17例(18.89%),46~49岁者23例(25.56%)。恶性肿瘤36例(40.00%)、意外死亡27例(30.00%)、心脑血管疾病11例(12.2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例(4.44%)、消化系统疾病3例(3.33%)、呼吸系统疾病3例(3.33%)、内分泌系统疾病2例(2.22%)、其他疾病导致死亡2例(2.22%)、不明原因导致死亡2例(2.22%)。15~30岁的育龄妇女中,意外死亡率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死亡率;31~35岁及41~49岁的育龄妇女中,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意外死亡及其他疾病死亡率;36~40岁的育龄妇女中,其他疾病死亡率高于恶性肿瘤及意外死亡率。结论对引起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加强重视,做好自我检查,加强知识宣教,提高女性心理素质,可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李雪开
关键词:育龄妇女恶性肿瘤
2005-2019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年均标化死亡率53.12/10 万。恶性肿瘤死亡、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是威胁育龄妇女生命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死亡者中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首位,肺癌及妇科恶性肿瘤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2 位、第 3 位。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比例较高,其中车祸、自杀、溺水等意外伤害已成为目前育龄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经济条件、生活条件较好、精神压力较小的地区育龄妇女合计年均标化死亡率低于其它地区。结论: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应注重针对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干预。
张晓丽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2011-2019年张家港市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2011-2019年张家港市育龄妇女死亡情况,探讨引起张家港市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本地区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1-2019年张家港市辖区内育龄妇女死亡个案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死亡原因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结果2011-2019年张家港市育龄妇女1947113例,其中育龄妇女死亡共计1419例,平均死亡率为72.88/10万,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28.14/10万)、损伤中毒(26.19/10万)、循环系统疾病(9.09/10万)、神经系统疾病(2.16/10万)及呼吸系统疾病(1.59/10万)。2011-2019年张家港市育龄妇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死亡率从2011年83.54/10万下降到2019年61.53/10万。15~29岁、30~39岁及40~49岁年龄组死亡率分别为34.19/10万、54.46/10万及125.61/10万,育龄妇女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1-2019年育龄妇女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以损伤中毒中的交通事故因素下降最明显。结论2011-2019年张家港市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后期应积极开展恶性肿瘤的宣传防治工作,同时做好育龄妇女的心理和生理保健,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制度,以真正提高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
冯明杰陈敏娟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因死亡率
2016—2018年盐城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分析盐城市2016—2018年育龄妇女死亡状况,为今后制定妇女保健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6—201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台账记录,结合省平台管理系统,导出相关数据,人口学数据来源于盐城市统计局官网。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盐城市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次调查结果显示,2016—2018年该市育龄妇女死亡3578例,平均死亡率50.9/10万。按照单病种死因类别分类,前五位分别是车祸、肺癌、脑出血、乳腺癌和心脏病,宫颈癌第九位。结论根据盐城市2016—2018年育龄妇女死因状况,建议重视对40~49岁年龄段妇女的健康研究,强化高年龄段恶性肿瘤的防控,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覆盖率,同时要高度关注非传染性和心理疾病的损害,不断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徐萍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如皋市如城街道2011—2018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如皋市如城街道育龄妇女主要死因及流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如城街道2011—2018年死亡的15~49岁本地户籍妇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共死亡201例,如城街道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2.45/10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 961.00,P<0.01),下降幅度为61.01%,APC=9.80%(95%CI:17.43%~1.62%)。其中恶性肿瘤死亡最多,占45.77%,死亡率为24.01/10万;其他依次为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死因:15~<30岁组为意外伤害(死亡率4.27/10万),30~<40岁组、40~<50岁均为恶性肿瘤(死亡率13.70/10万、66.56/10万)。乳腺癌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死亡率4.18/10万;交通事故居意外伤害死亡首位,死亡率6.00/10万。结论如皋市如城街道育龄妇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大恶性肿瘤防治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筛查工作,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冒永华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亡率死因
海安市342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近3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探索相关的预防措施与策略。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342例死亡育龄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安市育龄妇女死亡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意外事故、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恶性肿瘤死亡育龄妇女中,前五位依次是乳腺癌、肝癌、子宫颈癌、肺癌、胃癌;意外事故的前三位依次是交通事故、意外、自杀。结论育龄妇女的死因以恶性肿瘤为首位,其次为意外事故和心脑血管疾病。加强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教育,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及各种防治工作,能防止恶性肿瘤、意外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人数,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陈淑芸
关键词:育龄妇女
扬中市2010-2017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扬中市2010-2017年辖区内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扬中市育龄妇女死亡信息,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7年扬中市育龄妇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4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胃癌、肺癌、子宫颈癌和肝癌;意外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和溺水;2010-2017年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乳腺癌和交通事故死亡专率明显下降(P<0.05),心脏病、胃癌、肺癌、宫颈癌和肝癌的死亡专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做好育龄妇女心脏病、胃癌、肺癌、子宫颈癌、肝癌的综合防治是该市进一步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朱红芳
关键词:育龄妇女干预措施
江苏省如皋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死亡率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2015—2017年江苏省如皋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如皋市育龄妇女死亡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有606例育龄死亡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育龄死亡妇女年龄、死亡原因等状况,并根据统计结果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 (1)育龄死亡妇女年龄分布特点:45~50岁育龄死亡妇女占有率最高,达40.43%,其次为40~44岁,占有率达17.82%,15~19岁占有率最低,为1.82%。(2)育龄死亡妇女死亡原因分布状况:在育龄死亡妇女死亡原因中,肿瘤疾病占有率最高,达57.76%,意外伤害其次,达23.76%,其余死亡原因占有率均低于10.00%。(3)育龄死亡妇女的肿瘤类型:育龄期因肿瘤死亡妇女肿瘤类型中,以肝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占有率最高,均达14.29%,其次为肺恶性肿瘤,占有率达13.43%,肠恶性肿瘤,占有率达10.29%,其余肿瘤疾病占有率均低于10.00%。结论 2015—2017年江苏省如皋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较多,以肿瘤和意外伤害占有率最高。
吉慧娟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亡率肿瘤

相关作者

葛晓云
作品数:29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学龄前儿童 孕妇 育龄妇女 梅毒 传染性
娄海琴
作品数:29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梅毒 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 传染性 孕妇膳食
陈莉萍
作品数:16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围绝经期 妇女保健 外来人口 农村妇女 孕产妇
孙兰兰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阜宁县妇幼保健所
研究主题:育龄妇女死亡 育龄妇女 死因分析
黄志碧
作品数:93被引量:46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锰 鼻咽癌 META分析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