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 篇“ 肠壁增厚 “的相关文章
肠壁 增厚 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王雪莹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成像鉴别局限性结直肠壁 增厚 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动、静脉期定量参数对鉴别局限性结直肠壁 增厚 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光谱CT腹部增强扫描的“局限性结直肠壁 增厚 (厚度 > 5 mm,长度 n = 42)及良性组(n = 23)。纳入分析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症状。常规CT特征包括病灶位置及肠壁 厚度。测量并计算光谱CT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标准化IC (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标准化Zeff (NZeff)、动脉增强分数(AEF)和40~100 keV光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各计数资料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参数评估局限性肠壁 增厚 良恶性的效能。选择曲线下面积(AUC) > 0.75的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参数,并评价其效能。结果:恶性组年龄、AP和VP的IC、NIC、Zeff、NZeff及λvp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p p均 > 0.05)。ROC曲线显示,VP中的IC、NIC、Zeff、NZeff和λHU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性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64、0.812、0.757、0.761和0.761。将AUC > 0.75的5个参数组成联合参数,其AUC值为0.867,灵敏度为88.10%,特异度为78.26%。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在区分良性和恶性局限性结直肠肠壁 增厚 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多参数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ocalized colorectal wall thickening.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5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colorectal wall thickening (thickness > 5 mm, length n = 42) and benign group (n = 23).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i 左秀琦 王礼同肠壁 增厚 CT影像学评估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肠壁 增厚 (bowel wall thickening,BWT)为肠道原发性疾病与肠外疾病累及肠道时的常见病理表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已被广泛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及评估[1]。 王雪莹 刘庭玮 徐森 祁兴顺关键词:肠壁增厚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急性肠系膜缺血 肝硬化 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肠壁 增厚 性病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内镜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重点记录肠套叠与肠坏死情况,将患儿分为肠套叠组(38例)与肠坏死组(32例)。对比肠套叠与肠坏死两组超声特征(肠壁 积气,“翻滚征”“葡萄串征”“蟹足征”),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超声血流分级(Ⅰ级、Ⅱ级、Ⅲ级),诊断价值与内镜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肠套叠组中患儿表现为肠壁 增厚 ,肠套叠组的肠壁 积气、“翻滚征”“葡萄串征”“蟹足征”占比分别为73.68%、81.58%、84.21%、81.58%,均明显高于肠坏死组的50%、56.25%、62.5%、59.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坏死组的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明显低于肠套叠组(P<0.05)。肠套叠组超声血流分级为Ⅰ级30例、Ⅱ级5例、Ⅲ级3例;肠坏死组分别为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患儿中,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判断为肠套叠39例,肠坏死31例,为此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88%,与内镜病理检查一致性检验的统计量Kappa=0.971(P<0.001)。结论小儿肠壁 增厚 性病变以肠套叠与肠坏死为主,两者的超声特征与血流特征存在差异,同时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水压也存在差异,超声结合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对小儿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与内镜病理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柴佩 米成嵘关键词:超声 生理盐水灌肠 小儿 肠坏死 CT纹理分析对结直肠癌与炎症性结直肠壁 增厚 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CT纹理参数在结直肠癌(CRC)与炎症性结直肠壁 增厚 中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行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局限性结直肠壁 增厚 患者103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RC组与炎性肠病(IBD)组,将平扫CT图像导入Firevoxel软件提取均值、标准差、偏度、不均匀度、峰度和熵值等纹理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存在差异的参数对CRC与IBD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CRC组患者熵值、不均匀度和峰度明显高于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02、4.608、2.808,P均<0.01);熵值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52,95%CI 0.773~0.93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0%、65.00%,其次为不均匀度(AUC=0.770,95%CI 0.680~0.860)。熵值与不均匀度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能(AUC=0.915,95%CI 0.861~0.968),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0%、98.40%。结论CT纹理分析可以作为一种鉴别CRC与炎症性结直肠壁 局限性增厚 的有效工具,熵值联合不均匀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永青 王志璐 王帝 董婷宇 宋德领 丁新关键词:纹理分析 炎性肠病 肠壁增厚 肠壁 增厚 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增强CT扫描测量肠壁 各层结构CT值的方法量化分析小肠梗阻患者是否肠坏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肠梗阻并且出现肠壁 增厚 分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经手术证实肠缺血坏死18例(坏死组)、非坏死29例(缺血组),测量两组患者肠壁 内层、中层、外层的平扫CT值、增强CT值及增强幅度,比较两组数值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有差异的数值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界值。结果两组患者肠壁 内层、中层、外层的平扫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增强CT值和增强幅度两组均数有明显差异(P<0.05),其AUC分别为0.890、0.949、0.836、0.813、0.888、0.833,以肠壁 内层的增强幅度诊断肠坏死的效能最高,其最佳界值为28HU,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82.8%。结论测量增强CT扫描中肠壁 各层结构CT值能有效量化肠壁 缺血程度,并能预测早期肠壁 坏死,其中以肠壁 粘膜层的增强幅度准确性最高。 葛权昌 冷梅娜 吴华 李慧 朱宝强 林飞飞关键词:肠梗阻 小肠坏死 CT Ct评估肠壁 增厚 征象等征象对鉴别肠道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肠道疾病患者的肠壁 增厚 程度、平扫及强化征象、病变范围等及其他间接CT影像学特征,探讨肠壁 增厚 等影像学征象对鉴别肠道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方法: 搜集2011年至... 卡米卡关键词:肠道疾病 良恶性病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腹超声在儿童结肠壁 增厚 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8年 目的研究经腹超声检查对儿童结肠壁 增厚 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炎性肠病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进行经腹多普勒超声扫描,观察两组儿童不同节段肠壁 厚度、肠壁 内血流及肠系膜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肠壁 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阻力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壁 内血流信号分级Ⅱ级、Ⅲ级明显高于对照组,0级、Ⅰ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超声对儿童结肠壁 增厚 性疾病肠壁 厚度、肠壁 内血流情况显示较好,有助于临床判断疾病程度,对临床肠壁 增厚 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黎见 李性希 黎天明关键词:多普勒超声 小儿 小肠肠壁 增厚 的MSCTE征象在不同类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小肠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表现出的小肠肠壁 增厚 征象,并对其诊断价值作出分析。方法调取经MSCTE检查后发现小肠肠壁 增厚 的小肠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60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阅片,分析增厚 肠壁 的受累肠段、受累长度、强化方式、对称情况和肠周异常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和不对称性的局限性肠壁 增厚 ,炎性或感染性疾多表现为均匀强化和对称性的节段性肠壁 增厚 ,克罗恩病则多见于良性病变。增厚 肠壁 分层状强化在炎性或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在肿瘤中较为常见,强化减弱在肠缺血中较为常见,增厚 肠壁 邻近淋巴结增大在小肠恶性肿瘤、克罗恩病与结核中较为常见,邻近肠系膜血管异常在炎性性或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结论不同类型小肠疾病肠壁 增厚 的受累长度、程度、对称性与否、强化方式情况和肠周异常情况的MSCTE征象不同,可将MSCTE检查作为鉴别克罗恩病、炎性性或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方式。 左开华 何林 仇俊华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 小肠疾病 肠壁增厚 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MSCT对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疑似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患者,采取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做口服充盈小肠,再实施MSCT检查,评估患者十二指肠、空肠、回肠CT检测评分,评估患者小肠扩张效果,分析小肠病变诊断情况。结果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进行小肠MSCT检查,患者十二指肠、回肠、空肠以及小肠总体扩张效果良好,经MSCT诊断,36例疑似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者中13例MSCT诊断呈阴性结果 ,并联合临床表现及随访情况排除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其余23例患者诊断,其中Crohn病10例,小肠节段性肠壁 增厚 ;肿瘤性病变10例(小肠腺癌4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1例);小肠梗阻3例。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水溶液实施MSCT检查可有效检出小肠肠壁 增厚 性病变,无不良反应症状,小肠肠道扩张效率良好,提高影像学诊断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刘芳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相关作者
宋彬 作品数:442 被引量:2,651 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X线计算机 CT表现 MRI 陈光文 作品数:82 被引量:393 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术 CT表现 体层摄影术 吴苾 作品数:54 被引量:402 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CT表现 多层螺旋CT 断层摄影术 胡道予 作品数:639 被引量:3,045 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许茂盛 作品数:303 被引量:873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