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篇“ 肝细胞肿瘤“的相关文章
环氧化酶-2通过影响髓源抑制性细胞增殖及活化参与肝细胞肿瘤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以COX2-PGE2通路为靶标,探讨其调控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增殖及活化,进而影响肝细胞肿瘤(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肿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脾脏组织中的MDSC比例,CFSE标记法分析肿瘤浸润MDSCs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肿瘤组织体外培养上清中PGE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表达,最终腹腔注射COX2-PGE2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吲哚美辛,证实该通路在调控MDSCs增殖活化,进而影响肿瘤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果:随着HCC的进展,小鼠外周血及脾脏中MDSC比例逐渐升高,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即免疫抑制功能显著增加;肿瘤组织COX-2及PGE2表达水平较正常脏显著升高,腹腔注射吲哚美辛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过继回输MDSC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吲哚美辛的肿瘤抑制作用。结论:HCC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通过COX2-PGE2通路活化MDSC,促进肿瘤进展。COX2-PGE2通路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通过抑制MDSC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减缓肿瘤进程。
万晓龙董蕾王加中郑彩霞秦斌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环氧化酶-2吲哚美辛
抗GPC3抗体的筛选及其抗肝细胞肿瘤活性研究
原发性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旁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
刘玉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抗体库抗肿瘤活性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肝细胞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磁共振(M R)常规T1WI、T2WI序列联合3期增强对大部分肿瘤诊断已有较高敏感性,但对于部分小于2 mm小肿瘤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脏其他局灶性病变会对小肿瘤病灶检出造成干扰。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可通过不同成像技术对病灶水分子运动、微循环、化合物成分及能量代谢、含氧量进行定量分析;fM RI和脏特异性对比剂的运用会提高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并在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上有巨大应用前景。
田海飞曾燕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磁共振功能成像
Inflammatory models drastically alter tumor growth and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被引量:2
2015年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a chronically diseased liver tissue. This diseased liver tissue background is a drastically different microenvironment from the healthy liver,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mmune cell prevalence and presence of mediators of immune func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of liver disease on tumor growth and the interplay with its mi- croenvironment, we utilized two standard methods of fi- brosis induction and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of tumors into the inflamed and fibrotic liver to mimic the liver condition in human HCC patients. Compared to non-diseased con- trols, tumor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under fi- brotic conditions. The immune cells that infiltrated the tumors were also drastically different, with decreased number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but greatly increased num- bers of immune-suppressive CDllb^+ Gr1^hi myeloid cells in both models of fibrosi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model- specific differences: Increased numbers of CD11b^+ mye- loid cells and CD4^+ CD25^+ T cells were found in tumors in the bile duct ligation model but not in the carbon te- trachloride model. Induction of fibrosis altered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of implanted tumor cells, which could have far- reaching consequences on the immune infiltrate and its functionality. Taken together,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fibrosis induction with orthotopic tumor implantation results in a markedly different tumor mi- croenvironment and tumor growth kinetics, emphasizing the necessity for more accurate modeling of HCC pro- gression in mic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tissue caused by chronic liver disease.
Geoffrey J. MarkowitzGregory A. MichelottiAnna Mae DiehlXiao-Fan Wang
关键词:FIBROSISCYTOKINES
利用共表达网络分析寻找肝细胞肿瘤术后复发分子标记物
2014年
目的 结合肝细胞肿瘤(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表达谱数据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寻找HCC术后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筛选35/41例术后复发/未复发患者的表达谱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建立基因共表达网络;利用MCODE软件寻找网络中基因共表达模块以及核心基因;最后,利用三种交叉验证方法[留一交叉验证(LOOCV)、十折交叉验证(10 fold CV)以及蒙特卡罗交叉验证(MCCV)]证明核心基因的分类能力.结果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得到316个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了包括84个基因的网络,MCODE软件分析得到两个基因模块及其核心基因:RACGAP1和ETS2.三种交叉验证实验发现,这两个基因对HCC样本的分类结果,LOOCV:87%(86% ~ 89%)、10 fold CV:88%(87% ~89%),MCCV:85%(85% ~86%).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RACGAP1和ETS2基因可作为HCC术后复发的分子标记物.
孙孝国李力王金华
关键词:术后复发分子标记物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刀豆蛋白A活化小鼠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刀豆蛋白A(Con A)活化小鼠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LTA治疗免疫性损伤的可能性。方法将用胶原酶灌注法获取的小鼠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完全培养液)、LTA+Con A处理组(LTA终浓度分别为1.0、2.0、4.0μg.L-1,Con A终浓度为10 mg.L-1)和Con A组(Con A终浓度为10mg.L-1);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NO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细胞TNF-αmRNA水平。结果 ConA组肝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NO水平及肝细胞TNF-α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LTA处理后上述各指标均较Con A组显著降低(P<0.05),且LTA的作用与其浓度呈一定的梯度关系。结论 LTA可能通过抑制Con A活化的小鼠肝细胞体外TNF-α和NO的生成发挥对免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秦卫玲张静窦敬芳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刀豆蛋白A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
儿童过渡型肝细胞肿瘤体外切除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3岁.因右上腹巨大包块1个月余于2010年7月18日入院.2010年6月27日,患儿家长偶然触及其右上腹一直径约15 c包块,无触痛,不伴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头昏、头痛,无反酸、嗳气,无心慌、心累,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便血、陶土便等.2010年7月12日,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左叶巨大包块,AFP 742.7μg/L,ALT 54 U/L,AST 57 U/L,ALP 270 U/L,TBil 20.2 μmol/L,DBil 8.6μmol/L,IBil 11.6 μmol/L.诊断为细胞瘤,未做其他处理.随后包块进行性增大,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患儿精神、睡眠、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郭鹏卢倩杨占宇别平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儿童患儿家长肝母细胞瘤进行性增大巩膜黄染
大黄鱼肝细胞肿瘤相关抗原-127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2011年
在构建大黄鱼肌肉组织cDNA文库的基础上,克隆了肝细胞肿瘤相关抗原-127基因。克隆到的基因全长1 439bp,其中5'-UTR 124 bp,3'-UTR 640 bp,编码序列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大黄鱼HCA127基因存在多个功能位点,即N端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亮氨酸拉链结构位点。大黄鱼HCA127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与斑马鱼、胡瓜鱼、大西洋鲑等多种鱼类的相似性在80%以上。在检测的9种组织中,肝细胞肿瘤相关抗原-127基因在、肾、肠、鳃、眼、脑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脑组织中表达最强,和鳃组织中次之,肾和眼组织中表达较微弱。
崔馨元薛良义
关键词:大黄鱼分子特征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治疗小鼠肝细胞肿瘤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经化疗药物作用后的H22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观察TRAIL、纤黏连蛋白及内皮抑素的真核表达质粒pTRAIL,pCH510,pES联合化疗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pTRAIL转染BHK细胞后,加入分别经MMC,ADM,5-FU处理的H22细胞,MTT法检测pTRAIL对H2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H22细胞凋亡。在小鼠种植瘤体内注射MMC与pTRAIL,pCH510,pES,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pTRAIL能抑制H22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与MMC,ADM及5-FU联合,H22的凋亡百分数分别为28.1%(P<0.01),22.5%(P<0.01)及47%(P>0.05)。体内,MMC+pTRAIL+pES+pCH510联合能有效抑制肝细胞肿瘤生长,肿瘤生成率为37.5%。结论:MMC或ADM作用后的残存H22肿瘤细胞对pTRAIL敏感,MMC+pTRAIL+pES+pCH510具有协同抑瘤效应,能将小鼠肝细胞肿瘤抑制在组织学水平。
杨燕冯作化张慧李东张桂梅
关键词: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ADM5-FU肝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在肝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肝细胞癌 (HCC)与内胆管癌 (ICC)及转移性腺癌 (MAC)的鉴别诊断是外科病理诊断中常遇到的难题 ,HepPar 1是目前肝细胞分化标记物中最敏感且具特异性的一种阳性标记物 ,可结合其他抗体 ,如CD3 4、pCEA、AFP、CK19和MOC3 1等用于日常HCC。
张树辉丛文铭
关键词:免疫组化肝细胞肿瘤

相关作者

马韵
作品数:117被引量:5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黄曲霉毒素B1 预后 P53基因 黄曲霉毒素
韦义萍
作品数:135被引量:63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护生 静脉炎 护理专业 肝细胞癌 化疗性静脉炎
邓卓霖
作品数:91被引量:41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黄曲霉毒素B1 马尔尼菲青霉 动脉粥样硬化 马尔尼菲青霉病
张元
作品数:17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芯片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肝癌细胞系 宫颈癌 癌发生
姚树哲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OST 肝细胞肿瘤 甲基化 基因甲基化 5-AZ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