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篇“ 肛肠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肛肠动力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2025年
肛肠动力学是一门融力学、应用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学科[1],主要研究结肠、直肠、肛管(包括盆底)的各种运动功能。肛肠动力学异常,主要引起便秘和肛门失禁、肠易激综合征、直肠脱垂和肛门直肠疼痛等症状。通过精准的检测,得出肛肠动力学各项指标,明确这些疾病的具体原因,用于指导临床治疗非常必要[2]。目前,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是临床中最常用的肛肠动力学检测方法。
崔冠敏王相萍牛红霞
关键词:肛肠动力学
消肿生肌汤对肛瘘术后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消肿生肌汤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渗出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肛肠动力学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2年10月-2023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共纳入62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1例,所使用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肛瘘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消肿生肌汤熏洗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并随访3周。比较2组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肛肠动力学、创面渗出液中炎性因子、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腐肉脱落、便血消失、创面愈合及创面渗液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2组肛管最长收缩时间均延长,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长;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创面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肛管收缩压、创面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相关因子水平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肛瘘术后患者采用消肿生肌汤进行治疗可有效调节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相关因子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并改善肛肠动力学,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进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高宗跃周晓丽
关键词:肛瘘术后炎症反应肛肠动力学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草药直肠滴入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 d、3 d及5 d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 d、3 d、5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41±0.97)分、(2.26±0.68)分、(1.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08)分、(3.05±0.81)分、(1.8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血清EGF、VEGF、F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RRP、A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便血消失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7.81±1.53) d、(5.13±0.64) d、(8.42±0.75) d、(12.15±1.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6±1.71) d、(6.29±0.87) d、(9.91±0.83) d、(15.37±1.9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直肠滴入能促进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调节炎性因
曹东升齐焕青张庆东
关键词:肛瘘肛肠动力学疼痛程度创面愈合
清热促愈汤坐浴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清热促愈汤坐浴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混合痔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58)和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清热促愈汤坐浴治疗,n=58)。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改善情况、肛肠动力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水肿消失时间、创面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MSP)、高压区长度(HPZ)、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直肠静息压(RRP)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促愈汤坐浴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肛肠动力学
袁畅刘贝贝卞雪春何盛伊邹琴
关键词:混合痔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新生血管形成
生肌促愈汤联合中药苦槐熏洗剂对混合痔术后恢复、肛肠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生肌促愈汤联合中药苦槐熏洗剂对混合痔术后恢复、肛肠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苦槐熏洗剂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生肌促愈汤联合中药苦槐熏洗剂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创面分泌物量、疼痛、水肿、肉芽生长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直肠静息压(RRP)]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两周后的创面愈合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联合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量、疼痛、水肿、肉芽生长评分分别为(0.61±0.14)分、(1.55±0.37)分、(0.53±0.11)分、(0.42±0.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8±0.19)分、(1.94±0.52)分、(0.67±0.13)分、(0.5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联合组患者的MTV水平(141.25±20.0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38±22.51)m L,AMCP、RRP、AIRT水平分别为(13.52±0.66)kPa、(9.13±1.21)mmHg、(32.35±5.0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1±0.62)kPa、(7.55±1.10)mmHg、(27.79±4.26)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分别为(12.25±3.13)ng/L、(8.23±2.03)mg/L、(1.20±0.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8±4.05)ng/L、(11.04±2.41)mg/L、(1.78±0.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86±2.5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31±3.16)d,创面愈合率为88.33%,明�
任浩敏任书桥韩生先
关键词:混合痔肛肠动力学炎性因子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观察微创痔疮手术对严重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40例严重痔疮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70,外剥内扎术)和实验组(n=70,微创痔疮手术),分析其肛肠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月两项肛肠动力学指标均显著降低,实验组ARP水平降幅更为明显,MTV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发症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手术可改善肛肠动力学,更为安全有效,具有显著优势。
王蓓景岚朱小艳周海东
关键词:肛肠动力学
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应用在肛瘘治疗中对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探索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应用在肛瘘治疗中对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肛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瘘患者实施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效果确切,可加速创面愈合,改善肛肠动力学,值得推广。
张勇
关键词:肛瘘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
内镜下负压套扎术对Ⅱ、Ⅲ度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负压套扎术对Ⅱ、Ⅲ度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Ⅱ、Ⅲ度痔疮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传统外剥内扎术,n=58)和B组(内镜下负压套扎术,n=62)。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肛肠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2(IL-12)、C反应蛋白(CRP)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 CD8^(+)升高,但B组低于A组,CD3^(+)、CD4^(+)、CD4^(+)/CD8^(+)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相比,内镜下负压套扎术用于Ⅱ、Ⅲ度痔疮,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还可促进机体肛肠动力学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徐珊窦燕李小军李云徐超
关键词:痔疮肛肠动力学炎症反应
三步腹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髋部骨折卧床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及排便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三步腹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髋部骨折(HF)卧床便秘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0月肥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HF卧床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三步腹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比两组的便秘改善情况、肛肠动力学、排便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Wexner评分、直肠肛门压力梯度均较对照组升高,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排便感觉阈值及中文版便秘患者生活状况评估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首次排便、两次排便间隔、每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腹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在HF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便秘症状及肛肠动力学指标,促进排便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宋爱华罗文慧
关键词:便秘穴位贴敷肛肠动力学排便功能
火针联合中药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疗效观察及对应激水平和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脏连丸加减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应激、新生血管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将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氨基己酸和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针联合脏连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肛门坠胀程度和肛门坠胀持续时间的评分,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应激水平[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新生血管水平[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F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肛肠动力学情况[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canal maximum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两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两组术后第7天VAS评分低于术后第3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天肛门坠胀程度评分和肛门坠胀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两组术后第7天肛门坠胀程度评分和肛门坠胀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术后第3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肛门坠胀程度评分和肛门坠胀持续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7天血清COR和ACTH含量低于术后第1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血清COR和ACT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血清bFGF、PDFG和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RRP、ARP和AMC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在常规西药治
俞叶林奇王赛赛
关键词:火针疗法新生血管

相关作者

李春雨
作品数:258被引量:96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混合痔 肛周脓肿 吻合器 PPH 手术
王墨飞
作品数:45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痔手术 引流术 老年患者 腹腔镜
迟玉花
作品数:32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功能性便秘 溃疡性结肠炎 慢传输型便秘 肛肠动力学 生物反馈治疗
孙永红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肛门功能 肛肠动力学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双吻合器
丁义江
作品数:284被引量:2,060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便秘 慢性便秘 结直肠癌 功能性便秘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