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56篇“ 老庄“的相关文章
汪曾祺小说的老庄哲学与古典乐理
2024年
察中国古代诗歌史,无论是在《诗经》《楚辞》的先秦起始段,还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巅峰发展期,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总是胶着难分,情缘难断。作为一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作家,汪曾祺的小说作品不仅挥散着恬淡清静的老、庄幽味,而且弥漫着一股股玄淳素雅的无为之美、虚静之美与贵真之美;同时,此三美还携卷着生机盎然的音乐气息,活泼泼地渗透在其文学创作之中。在汪曾祺的眼底处,“中国语言有四声,构成中国语言特有的音乐性”(1)。基于对中国文学语言音乐美的此种深刻认识,汪曾祺时常将中国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及其韵味深入植嵌于其小说创作之中,从而使其文章流淌着一种气韵生动的美。
过安琪
关键词:汪曾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典音乐老庄哲学虚静
道家老庄哲学“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2024年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张立文张文旭
关键词:道家老庄
对“无”的想象:从老庄到玄学
2024年
道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论域,它经历了分别以道器、有无与理气为标志性范畴的三个阶段。从先秦道家到魏晋玄学,不管是老子的“有生于无”、庄子的“以道(无)观之(物)”,还是王弼的“以无为本”,要义都是以“无”论道。三者虽然在宇宙论、世界观或本体论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以“有无”模式取代“道器”结构,从而共同把道论推向形而上学的新高峰。抽象的“无”不是经验的事实,而是想象力的杰作。中国哲学中“无”的意义,必须同中国文化的精神取向与成就联系在一起。
陈少明
关键词:老庄玄学
老庄理想社会中所体现的正义原则
2024年
老庄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的特殊时期,其中所蕴含的正义原则,包括理想社会的自然原则、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无欲原则、社会公共权力运行的无为原则、社会利益分配的平均原则,深刻影响了后世社会制度的构建。从体系化的理想社会中解构出构建理想社会的主要原则,此类理想原则对指导我们现实社会制度的进一步构建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对社会制度正义性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影响。Lao-Zhuang Thought was born in a special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embedded in it include the natural principle of an ideal society, the principle of non-desire in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principle of inac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power in society, and the principle of equ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Lao-Zhuang Thought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of later generations, and it still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stice of the social system today.
王昊哲
关键词:老庄思想正义原则
《孩子王》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变迁
2024年
《孩子王》是一部深刻反映老庄思想继承与变迁的佳作。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老庄思想在教育理念、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个体修养等方面的独特魅力。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思想又经历了现代社会的洗礼与变革,呈现出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文化风貌。本文旨在探讨《孩子王》如何巧妙地将老庄思想的精髓融入影片之中,并通过象征与意象的巧妙运用,探析其艺术表现,并揭示出老庄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刻意义。
田培
关键词:老庄思想教育
老庄哲学视域下的坂本龙一晚年音乐
2024年
坂本龙一的晚年音乐思想构成受到诸多方面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超越音乐形式本体而存在的哲学内涵。坂本龙一的观念是“音乐即自由”,这与道家精神内核———自然与自由尤为契合。本文以音乐观、世界观、生死观为研究视角,阐述老庄道家哲学如何影响坂本龙一晚期的音乐创作,深刻揭示坂本龙一音乐中的道家精神内核。
仲睿孙雷雷
关键词:老庄哲学音乐观生死观
论黑塞《荒原狼》中对老庄思想的辩证吸收再创
2024年
《荒原狼》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以下简称黑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意识流、象征手法和自传式叙述的文学技巧展现了黑塞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其对个体在社会文化中寻求自我觉醒的深刻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历了精神信仰的崩塌虚无、物质主义与个人主义疯狂膨胀。而老庄与黑塞都致力于思考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间的矛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荒原狼》中也有所体现,表现为对文化、生与死、混沌与统一的反思。基于此,本文浅论黑塞《荒原狼》中对老庄思想的辩证吸收再创。
孔繁荣
论金庸作品思想变化趋势中的老庄思想与道家特色
2024年
金庸先生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在保留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侠义精神的同时,也独具匠心地加入了老庄道家哲学的优秀传统精华。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从武侠世界中的整体江湖到个体侠客们的变化,对作品中包含的老庄思想、道家文化加以分析。
张皓然
关键词:武侠老庄思想道家文化
汪榕培与理雅各英译老庄术语“达意”之辨
2024年
老庄经典英译进程中,相去百年的汪榕培、理雅各两种英译本以各自交流性“输出”、学术型“译入”的特质成为跨文化时空性对话的英译经典。通过平行考察上述老庄两译本核心术语的英译实务,着重分析了两译者传达原典关键术语意义“达意”向度、程度上的差异,侧重阐释了两译者翻译“学术”与“普及”观念各从其类的道家英译贡献。
蔡华
经典解读众妙生生——李振纲教授《老庄易三玄浅解》读后
2024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之一。作为“三玄”的《老子》《庄子》《周易》蕴含丰富的哲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启发作用。李振纲教授的《老庄易三玄浅解》一书对“三玄”这三部言道的著作进行了系统诠释,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该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贴近现代生活,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引导读者进入“三玄”的玄妙世界,启人深思。
宋园园
关键词: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相关作者

老庄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美容业 美容产品 电视栏目 创造美 长发
高老庄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沧州市委宣传部
研究主题:党员 爱心 行政成本 过失犯 工作作风
雷文学
作品数:51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老庄 形而上 哲学 道家 老庄思想
刘固盛
作品数:83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老学 《老子》 老子 道教 老学思想
张谷
作品数:19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道家 老庄 老庄哲学 神道 道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