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8篇“ 翻译比较“的相关文章
字幕翻译比较研究——以《小妖怪的夏天》为例
2024年
信息时代,视频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国内外视频字幕翻译越显重要。《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开播便带有中英双语字幕,是支持“走出去”战略的体现,具有研究意义。采用受到大众青睐的两种机器翻译平台将短片中的中文字幕英译,并将其与官方译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尽管机器翻译发展迅速、效率提升,但官方译文中体现的文化元素是机器翻译无法做到的。最终肯定该动画短片中官方译文的优势,且在字幕英译中,人工翻译必不可缺。
刘娜
关键词:字幕翻译机器翻译翻译比较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域下文化词汇的翻译比较研究——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2024年
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是一部社会历史百科全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本研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切入,以《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文化词汇在译文中的翻译效果,旨在为文化词汇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程梦迪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楼梦》文化词汇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称谓语翻译比较研究
2024年
汉英亲属称谓体系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差异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尤为明显。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作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已成为译者及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基础,对杨、霍两译本中的称谓语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汉语亲属称谓语在英语中的有效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翻译称谓语时,译者要充分考虑语境、社会地位及文化差异对称谓语的影响,并结合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kinship terms systems, which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How to accurately convey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kinship terms in the original work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f Shaox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kinship terms in the Yang and Huo translations, aiming to explore effective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hinese kinship terms in English. Through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when translating appellations, translators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social statu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predicates, and select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ranslation purposes.
周志芳
关键词:称谓语翻译红楼梦翻译策略
《西厢记》英译本封面的多模态翻译比较研究
2024年
译本封面是一个由文字与图像构成的多模态整体,与正文本的语言、插图等内容共同建构了译本的叙事话语,而戏曲(剧)译本的封面更需呈现多模态特征,以调动读者观看兴趣。以戏曲典籍《西厢记》的封面设计为例,从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视角比较与分析不同复译本封面插图建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及图文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其对戏剧翻译研究的启示。研究发现:《西厢记》多数英译本封面设计较好地传达了译本的多模态意义,但三种意义在呈现上不够均衡,且图文互动关系较为单一,有些译本封面可能会造成读者误读。这需要译者在后续的翻译中更加关注译本的多模态符号设计,以使图文有机互动,更为完整地呈现其多模态意义。
刘立胜
关键词:《西厢记》
刘殿爵与安乐哲的《论语》转喻翻译比较研究
《论语》作为中国哲学典籍的代表性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孔子思想的精华。此外,《论语》具有典型的文言文特点,言简义丰,体现出一系列的认知过程。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孔子思想的意义建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翻译...
朱光燕
关键词:《论语》概念转喻批评转喻分析
哲学阐释学视域下双俄译本《中庸》哲学术语翻译比较研究
赵莉
斯图尔特Physics中译本的翻译比较研究 ——以力学部分为考察中心
史欣怡
汉文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比较研究 ——以《忠臣蔵演義》和《海外奇談》为中心
近年来,作为“域外汉文学”的一个分支,日本汉文小说,尤其是江户时期的“白话汉文小说”,因其反映了明清白话俗语文学在日本的影响情况以及日本人对唐话(明清白话,也叫中国近世俗语)的把握程度,开始受到中日两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吴天翔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不同性别译者的斯嘉丽形象翻译比较
2023年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起源于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凸显女性人物形象的翻译实践,主要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富含女性主义思想色彩的小说《飘》的四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对四位译者笔下的斯嘉丽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性别译者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形象翻译。研究发现:不同性别译者均有女性主义意识,并在译本中为女性发声;男性译者虽然有女性主义意识,却在翻译中有扭曲女性形象之意;女性译者对女性形象有保护和提升之意,但对于原文中贬低女性形象的一些语段,也有保留的痕迹。
彭庆华白浩东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毛泽东诗词隐喻翻译比较研究--以巴恩斯通和许渊冲两译本为例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所创作的旧体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现代转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隐喻是诗歌的灵魂,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能够体现出诗人的认知心理和情感意志。而翻译也是一种主观的认知活动,译者的策略抉择能...
杨颖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概念隐喻翻译方法

相关作者

夏丽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课堂教学 翻译比较 跨文化背景 习语
顾晓禹
作品数:42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红楼梦》 大学英语 创新创业 吉林省高校
高天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
研究主题:比喻句 《雪国》 翻译比较 川端康成 翻译
李彦
作品数:204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单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 催化剂 基底 修饰
吴文南
作品数:25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外语系
研究主题:《天路历程》 《圣经》 存在主义 中道 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