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篇“ 罗马教廷“的相关文章
英王亨利八世离婚外交研究(1527-1534) ——以英格兰与罗马教廷关系为中心
李云希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被引量:2
2023年
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议,旨在应对宗教改革,澄清传统教义,推动自我革新。特兰托大公会议断断续续进行了近18年,得到欧洲多国君主的支持,并吸引了新教诸侯的参与。会议围绕教义和改革两个主题展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涉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兰托大公会议巩固了教廷的权威和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对欧洲社会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锐
关键词:天主教会罗马教廷宗教改革教义
康熙特使回访罗马教廷流产记
2023年
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故宫懋勤殿先后发现14件记载清廷与罗马教皇使节交往活动的清代档案。学界前辈陈垣于1930年8月在故宫《文献丛编》第六辑以《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为题名出版,一时引起学界轰动。因此项文献是研究清中前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罕见史料,1932年,故宫文献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身)又全部对其重新影印出版,时至今日,仍为研究此段历史的中外学者所瞩目。
李中勇
关键词:清代档案交往活动影印出版
从宗座宪章Praedicate Evangelium的颁布考察罗马教廷的改革思路、结果与影响
2022年
本文以2022年3月19日由教宗方济各所颁布的宗座宪章《你们去宣讲福音》(Praedicate Evangelium)为对象,旨在探讨该宪章对于罗马教廷改革的指导性作用和地位,该宪章的基本文本结构及内容,以及根据宗座宪章的指导精神,罗马教廷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及面貌,最后,论文以罗马教廷改革的原则和目的作结,旨在深入理解新的宗座宪章对于罗马教廷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刘国鹏
关键词:罗马教廷
中世纪罗马教廷犹太人政策管窥——从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与圣方济各会的论争谈起被引量:1
2022年
15—16世纪中期,以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与圣方济各会等为代表的天主教会人士对犹太人提出了新的认识与主张。前者呼吁尊重犹太人,推动对犹太人的宽容,后者对犹太人的主张变得愈加严厉,甚至背离了中世纪以来罗马教廷传统政策。面对这些论争,尤其是圣方济各会狂热的反犹活动,罗马教廷基本延续了中世纪时期以来天主教会传统的犹太人政策,抵制了教会内部极端的反犹思想与活动,确保了天主教社会对犹太人的政策底线。
李大伟
关键词:中世纪犹太人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与基因改造技术
2022年
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基因改造技术的态度是相对开放的。它积极支持将其用于解决粮食问题,也允许人的治疗型基因编辑。但它却反对以转基因技术来造成新的剥削,并反对人的增强型基因编辑。这种态度不仅出自信仰,还有其理性根基,可见出它的人文主义考量:技术应当被用来造福人,但不能被用来奴役人;应当把一切人(包括胚胎)当作人,而非仅仅当作实验对象或实现他人意志的工具。基于这种态度,教廷为基因改造技术划定的运用范围以“人性尊严”为限。
奚望
关键词:转基因人文主义人性尊严
罗马教廷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及其特点
2021年
本文从抗疫措施、神学阐释、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归纳罗马教廷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述。本文认为,罗马教廷专门成立疫情委员会,并重新诠释天主教教义,为全球提供了以"整体生态学"为核心的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康复方案。本文提出,罗马教廷对新冠疫情的回应有五大特点:一、积极面对现实危机,反对宗教式逃避;二、教义诠释有现代主义和复古主义的双重意蕴;三、深刻反思和批判了现行资本主义的弊端;四、思想倾向为普遍性整合共融;五、政治倾向具有明显左翼色彩。
肖习
关键词:罗马教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罗马教廷通使问题再考察被引量:2
20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鉴于罗马教廷在国际调和中的角色,决定借助与教廷通使,在战后和会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制衡日本。法国获悉通使事后,托辞此事有违中法《天津条约》保教权条款,且教廷存在亲德嫌疑,试图强行阻挡通使。英、美、日等协约国集团成员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积极附和法国,逼迫北京政府暂缓乃至取消通使。在法国的催逼和协约国成员的附和之下,北京政府为了避免开罪法国,顺利参加战后和平会议,在交涉过程中步步退让,导致通使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此次通使的失败,昭示着北京政府联合教廷制衡日本外交策略的破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处境的预演。
张乐
关键词:罗马教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信仰与艺术的重逢——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罗马教廷馆浅析
2020年
本文以信仰与艺术的重逢——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罗马教廷馆浅析为题,研究了展览的策展理念以及作为展览组成的10座礼拜堂的建筑设计,藉此回应如何在当下社会、在当代的建筑语境中融合信仰与艺术这一展览主题。
吴浩然张彤
关键词:礼拜堂信仰艺术威尼斯双年展
康熙皇帝与罗马教廷
2018年
中国古代有两次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是汉魏六朝的佛教文明冲击,宋明理学吸纳了佛教精华而获得更化。另一次是明清以来欧西文化的冲击,这一次有些复杂。从徐光启一直到康熙,都对西方文化有兴趣。徐光启带着很明显的目的,即想用“天学”来丰富发展儒学。康熙学习西方科技,对西方的医学、数学以及自鸣钟、钢琴等都很感兴趣,
晏苏
关键词:康熙皇帝罗马教廷外来文化汉魏六朝宋明理学

相关作者

顾卫民
作品数:17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耶稣会士 罗马教廷 利玛窦 天主教会 教廷
顾卫民
作品数:21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耶稣会 地图 传教 罗马教廷 中世纪
朱国忠
作品数:3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通州市实验小学
研究主题:教师 维特根斯坦 落伍 近亲繁殖 校本研修
郑玉珠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罗马教廷 圣地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
高红樱
作品数:47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文学 电影 环境伦理 艺术 环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