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罗氏内异方“的相关文章
基于HIF1A/EZH2/ANTXR2通路探讨罗氏治疗子宫位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炭疽热毒素受体2(ANTXR2)信号通路探讨罗氏(又名益母调经化瘀合剂)对子宫位症(EMs)大鼠在位子宫膜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达那唑组(4.2 g·kg^(-1))及罗氏低、高剂量组(15.74、31.48 g·kg^(-1)),每组8只。采用自体子宫膜移植联合多因素干预法复制气滞血瘀型EM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子宫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膜组织中增殖细胞蛋白67(Ki67)和血小板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膜组织中HIF1A、EZH2、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膜组织中Yes关联蛋白1(YAP1)、吞噬细胞糖蛋白1(CD44)、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位子宫膜组织上皮细胞增厚,间质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增多;子宫膜组织中Ki67、CD3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IF1A、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YAP1、CD44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在位子宫膜组织上皮层变薄,间质部细胞紊乱和炎症浸润均有改善,子宫膜组织中Ki67、CD3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达那唑组与罗氏高剂量组大鼠子宫膜组织中HIF1A、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子宫膜组织中YAP1、CD44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罗氏可通过抑制在位子宫膜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能力来发挥治疗EM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A/EZH2/
裴芳利贾金金陈晓鑫林树红林增娴吴李征曾诚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在位子宫内膜
罗氏调控缺氧干预子宫位症SF-1的机制研究
2024年
观察罗氏对子宫位症(EM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的影响,探索罗氏对EMs的治疗机制。免疫组化及qPCR法检测临床EMs组织中HIF-1α和SF-1的表达。提取鉴定人原代子宫膜间质细胞(ESCs),免疫荧光及qPCR法检测HIF-1α和SF-1的表达。用氯化钴(CoCl_(2))模拟体外缺氧环境,构建HIF-1α敲低慢病毒,qPCR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IF-1α或SF-1的表达。观察罗氏含药血清对缺氧环境下在位ESCs增殖、迁移、雌激素(E_(2))、HIF-1α和SF-1的影响。采用自体子宫膜移植法联合多因素干预法建立气滞血瘀证EMs大鼠模型,观察罗氏对大鼠位子宫膜组织中HIF-1α和SF-1的影响。结果提示,与正常子宫膜组织及间质细胞相比,膜组织及间质细胞中HIF-1α和SF-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1)CoCl_(2)处理在位ESCs 24 h可促进细胞增殖,显著增加HIF-1αmRNA和SF-1蛋白表达,而敲低HIF-1α可显著减少SF-1和E_(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罗氏含药血清组在位E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下降,E_(2)、HIF-1α和SF-1表达下降。同样,EMs大鼠经罗氏治疗后,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HIF-1α、SF-1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综上,罗氏对EM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缺氧环境,抑制HIF-1α/SF-1轴有关。
吴李征陈晓鑫孙博文裴芳利蓝丹彤邝梓君张诗媛曾诚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HIF-1Α缺氧
罗氏干预Ⅱ~Ⅲ期子宫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罗氏(益母草、牡蛎、土鳖虫等)对Ⅱ~Ⅲ期子宫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和安全性。法 将病例数据库中184例符合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分期为Ⅱ~Ⅲ期的症合并不孕患者归为4组:罗氏组(49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43例)、罗氏联合GnRH-a组(44例)及对照组(48例),随访并统计其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案术后2年的妊娠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3种治疗案均可明显提高术后2年妊娠率(P<0.008 3),单用罗氏或联合GnRH-a更能提高术后第1年妊娠率(P<0.008 3)。(2)单独使用GnRH-a治疗是否超过3个月对症性不孕患者术后1年及2年妊娠率无明显影响,说明GnRH-a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卵巢功能,卵巢功能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3)对于ASRM评分Ⅱ期、输卵管最低功能(LF)评分4~8分、症生育力指数(EFI)评分7~10分的不孕患者,使用GnRH-a或联合罗氏在提高术后2年妊娠率上优于对照组(P<0.008 3),而对于ASRM评分Ⅲ期、LF评分0~3分、EFI评分0~6分的患者,使用罗氏或联合GnRH-a更有可能改善术后妊娠率。结论 单独使用罗氏或联合GnRH-a可缩短Ⅱ~Ⅲ期子宫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妊娠时间,提高术后第1年妊娠率,增加LF、EFI低分患者的妊娠率,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吴李征苏瑞柯妍裴芳利曾诚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不孕妊娠率回顾性分析
罗氏对EMs气滞血瘀型大鼠HIF-1α/EZH2/SF-1途径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子宫位症气滞血瘀SD大鼠动物模型,从HIF-1α/EZH2/SF-1途径来探讨罗氏治疗子宫位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子宫位症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法。法:选择SPF级的SD大鼠,随机...
苏苡萱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HIF-1ΑEZH2
罗氏和短效口服避孕药在Ⅳ期卵巢子宫位囊肿术后维持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罗氏与短效口服避孕药在Ⅳ期卵巢子宫位囊肿患者的术后维持治疗中是否具有同等的临床应用价值。法选取Ⅳ期卵巢子宫位囊肿病例共118例,口服避孕药组54例,罗氏组64例,在术前1 d及术后2、4、6、8个月5个时间点分别监测糖类抗原125(CA-12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抗苗勒管激素(AMH),并计算术后8个月时的复发率,将各观察指标进行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罗氏组和口服避孕药组的术后CA-125、VAS疼痛评分、AMH等指标的术后8个月连续测量资料的整体趋势比较均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的复发率比较也差无统计学意义(P=0.53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罗氏在Ⅳ期卵巢子宫位囊肿术后8个月的维持治疗中具有和口服避孕药同等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克非曾根袁烁卢如玲李思瑾杜苗苗赵二勇易莉莎刘雅琼陈微微何小倩熊健卜亚丽邱嘉菡杨川子
关键词:罗氏内异方口服避孕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罗氏和短效口服避孕药在Ⅲ期卵巢子宫位囊肿术后维持治疗中的中西医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罗氏与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卵巢子宫位囊肿患者的术后维持治疗中是否具有同等的临床应用价值。法选取Ⅲ期卵巢子宫位囊肿病例共106例,口服避孕药组56例,罗氏组50例,在术前、术后2、4、6个月4个时间点分别监测糖类抗原125(CA-12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并计算术后6个月时的复发率,将各观察指标进行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罗氏组和口服避孕药组的术后CA-125、VAS疼痛评分、AMH等指标的术后6个月连续测量资料的整体趋势比较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两组术后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差也无统计学意义(P=0.908)。口服避孕药组的CA-125术后2个月的下降速率快于罗氏组,但术后半年时差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术后下降速率两组间差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氏在巧囊术后6个月的维持治疗中具有和口服避孕药同等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高克非曾根袁烁卢如玲李思瑾杜苗苗赵二勇易莉莎刘雅琼陈微微何小倩邱嘉菡卜亚丽杨川子
关键词:罗氏内异方口服避孕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罗氏症性不孕术后疗效观察及其对EMs“AAA”过程干预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一、目的:  临床研究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轻、中度子宫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两年的妊娠率,对比分析罗氏、GnRH-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改善生育情况的临床疗效,以期服务于临床决策...
苏瑞
关键词:罗氏内异方
文献传递
罗氏治疗子宫位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1年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罗氏治疗子宫位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机制研究进展。罗氏由我国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罗元恺教授创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子宫位症。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提示该在改善疼痛症状、缩小盆腔包块、提高妊娠率、提高生活质量等面疗效显著,且长期用药无明显毒副作用;罗氏治疗子宫位症的作用机制较复杂,涵盖了细胞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分泌学及细胞形态学、细胞侵袭等面,今后有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阐明本的作用机制。
叶丽妮邝梓君王宣尹裴芳利苏瑞曾诚
关键词:罗氏内异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机制
EMS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罗氏干预卵巢型EMS的自噬机制研究
目的:  子宫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罗氏多年来应用于临床上疗效令人满意,但是对于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分析EMS发病的相关因素,体外实验研究则...
官丽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MTOR抑制剂
文献传递
基于光声无创成像研究罗氏对子宫位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背景:  子宫位症(简称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是子宫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引起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影响约10%育龄女性。本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痛经、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和不孕等,而且病程长,易复发,临...
郭祎
关键词:罗氏内异方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洁明
作品数:51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罗氏内异方 欧阳惠卿教授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内膜 异位症
罗颂平
作品数:434被引量:3,157H指数:3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自然流产 寿胎丸 岭南 妇科 复发性流产
曾诚
作品数:124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妇科学 罗氏内异方 肾虚
廖慧慧
作品数:79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早衰 辨证论治 罗氏内异方 宫内膜 异位症
欧阳惠卿
作品数:35被引量:4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疗法 补肾活血中药 罗氏内异方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