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6篇“ 综合性实验课“的相关文章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与探索
- 2024年
-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课程设计了以Arduino开发板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助老机器人的电工电子课程综合实验。该实验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利用传感器、扬声器、摄像头等多种硬件集成,结合ESP32 OV2460平台和语音配置工具,实现实时监控和语音播报功能。再将这两种功能贯穿于自动跟随、自动循迹、语音交互这三种行为方式中。该项目将多知识点结合,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实现多功能的组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孙树祥党艺博文桦张亚军
- 关键词:综合设计实验智能机器人实践创新能力
- 新工科背景下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学业评价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方案设计等综合能力;学业评价体系对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课程属性,将科研项目内容融入综合性实验项目,采取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对关键性教学环节(如方案设计、操作能力、过程记录、总结报告等)设定评价观测点。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构建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该学业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够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 张琇朱娟娟朱娟娟李靖宇
- 关键词:学业评价
- “虚实结合”的中药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22年
- 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通过一个实验熟悉完整的新药研发流程,难以将中药研究的相关知识整体串联,不利于研发思路的系统培养的现状。尝试将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串联,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索了“虚实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中药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结果显示,这一教学实践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实验难点、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中药研发类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 浦益琼韩涵顾伟梁张彤
-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虚实结合
-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被引量:1
- 2022年
- 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旨在突破现有药学专业各门课程孤立、割裂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以新药研发流程为主线,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等自主设计性实验有机串联,组成药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同时,在课程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建立以新药研发为主线的融合医药、贯通中西的药学培养新模式和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体系,让学生全程体验新药研发过程,加深学生对新药研究和开发过程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 徐冰赵浩强王鹏龙雷海民
- 关键词:药学中医药特色
- 基于访谈法《卫生统计学综合性实验课》教改效果的SWOT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卫生统计学综合性实验课》是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科研结合的重要课程,在加深学生对于统计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为适应教学的要求,从2015年起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卫生统计学与计算机应用》课程分为《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统计综合性实验课》两部分,其中《卫生统计综合性实验课》主要讲授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SPSS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卫生统计知识的能力,共有36学时。
- 周利慧彭琴王旭王媛芦文丽
-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综合性实验课SWOT分析计算机应用统计知识
- 适时教学在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课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适时教学(just-in-time-teaching,JiTT)在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提纯与鉴定)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50人)采用JiTT。实验组课前3~5天,教师把微视频、导学案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学习交流组,构建在线学习交流和反馈环境;课上包括个人测试、教师面对面授课、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和答疑解惑等环节,以检验和反馈学生自学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两组学生测试成绩与问卷结果,组间数据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个人测试平均得分为(9.44±0.59),高于对照组的(8.77±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问卷关于学习效果评价的6项内容中,实验组学生对JiTT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iTT有助于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值得在其他专业基础课程中尝试。
- 徐晶李淑艳孙晓杰赵正林吴琦高涵张春晶
- 关键词:适时教学
- 微课在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课是一门将理论基础和实验教学、临床技能操作、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可帮助医学生快速地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为了使麻醉学综合教学个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微课作为新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被逐渐引入实验教学,并能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巩固其已学的理论知识。
- 周雯静张宇张红
- 关键词:教学方法麻醉
- 以药物评价为目标的药理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2019年
- 药理学课程相关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的核心实践内容,该内容在工科院校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将综合性实验引入实践教学中,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 李傲王锐
- 关键词:教学改革药物评价
- 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综合性实验课程改革被引量:7
- 2019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曝气生物滤池(BAF)实验"为例,对高校环境类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性实验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或者授课教师自行录制视频音频和制作动画等方式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通过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和习题作答,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在课堂中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即时评价系统设计问卷,并通过二维码或者网络链接的形式发布给授课学生,用于反馈本次课程教学效果。"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便学生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参与在线讨论。通过"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高校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 张玲郭承育赵琦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 2017年
- 文章详细阐述了环境工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开设中的困难以及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阐明了本实验课程教学设计、课前预习、课前讲解、课程中指导老师的作用以及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 张玲郭承育杨林
- 关键词: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教学模式
相关作者
- 赵倩

- 作品数:73被引量:4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基因 高赖氨酸 赖氨酸 克隆
- 于静娟

- 作品数:109被引量:37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基因 植物 玉米 谷子 编码基因
- 任慧英

- 作品数:305被引量:978H指数:16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噬菌体 肉鸡 大肠杆菌噬菌体 大肠杆菌 热应激
- 王娜

- 作品数:39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理论 新自由主义 货币政策 政治经济学分析 政治经济学
- 胡剑

- 作品数:25被引量:28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分子生物学 拟南芥 介导 抗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