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0篇“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文章
中幼龄林华山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季节变化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龄林华山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在各器官的分配随季节变化特征,对于揭示不同龄林华山松的碳分配机制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幼、中龄林华山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周期采样,测定不同龄林华山松不同器官NSC及其组分含量,探究其年内季节动态变化。【结果】(1)不同龄林华山松植株NSC及其组分在各器官间的分配规律基本一致,淀粉含量表现为根>叶>枝>茎,且茎中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器官,可溶糖和NSC含量在叶、根、枝间差异不明显;茎中糖淀比显著高于其他器官。(2)在整个生长季内,华山松NSC及其组分主要受季节影响,季节×器官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次之,林龄的影响最小。(3)在不同龄林中各器官NSC及其组分之间的相关基本一致,除幼龄林糖淀比与淀粉、NSC,中龄林糖淀比与淀粉为负相关外,其余指标之间均为正相关。【结论】华山松各器官NSC及其组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当环境变化时不同器官间的碳供需协同变化,有利于华山松生长,并增强其应对极端环境的抵抗力和适应
李志琪吴俊文陈刚段贵河文程敬
关键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华山松器官碳分配
猫儿山主要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及其海拔梯度
为探究不同立地环境下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空间变化规律,海拔梯度对森林植冠层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影响。本研究以亚热山地生态系统的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人工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
唐嬉
关键词: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糖海拔梯度
氮素添加对羊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施肥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和脯氨酸(PC)的影响,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优势种羊草NSCs各组分对两种氮素化合物(尿素和硝酸铵),5个氮添加梯度(0、2、10、20、50 g N·m^(-2)·yr^(-1))的响应规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尿素添加,羊草NSCs各组分对硝酸铵的响应更为敏感,且在降水较多的年份响应更为明显;施氮提高了羊草叶片的PC含量,其中在低浓度氮素添加水平(≤10 g N·m^(-2)·yr^(-1))下,其含量增幅更大,氮素添加水平高于10 g N·m^(-2)·yr^(-1)增幅不显著;在两年间降水较少的年份,PC对氮添加梯度增加的响应更为敏感;不同处理下,羊草的相对生量与其淀粉(ST)含量、P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证实羊草叶片可以通过PC的调节来应对氮沉降,PC的升高对其NSCs及其组分生长具有正效应。
倩娜樊荣时一平那木汗乌云娜
关键词:羊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脯氨酸
干旱-复水对红砂幼苗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探究干旱-复水条件下荒漠植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s)的动态变化特征对揭示植抗旱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年生复苏植红砂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设置适宜水分(AD)、轻度(MD)、中度(SD)和重度(VSD)水分胁迫,测定了干旱胁迫历时0、15、30、45、60 d以及复水15 d各器官NSCs含量。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NSCs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地上部分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在60 d时达到显著水平,地下根系在30 d时达到显著水平。(2)可溶糖在茎中升高而叶中降低(0~30 d),各器官中可溶糖转化为叶和根系的淀粉(30~45 d),叶和根系淀粉转化为各器官中可溶糖(45~60 d)。(3)复水后NSCs各组分含量在各器官中均降低,叶和茎恢复指数较粗根和细根大;在轻度胁迫下蔗糖和果糖恢复指数较大,重度下葡萄糖、可溶糖和淀粉恢复指数较大。综上所述,干旱胁迫下红砂幼苗通过NSCs含量增加提高抗旱能力且根是干旱信号的优先感知器官,同时红砂通过调节不同时期可溶糖和淀粉相互转化来抵御干旱胁迫,复水后红砂幼苗各器官通过不同程度恢复来修复干旱时产生的栓塞损伤,提高红砂抗旱
王雲霞单立山解婷婷马静师亚婷
关键词:干旱复水红砂单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云南松幼苗生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的干旱响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云南松幼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持续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该种的种群动态与制定合理经营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干旱条件下人工林营造特别是苗木管护提供依据。【方法】2年生云南松苗进行盆栽试验,采用称重控水法,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对照)、60%~70%(轻度干旱)、45%~55%(中度干旱)和30%~40%(重度干旱),分析不同干旱处理对幼苗地径、苗高、生量积累与分配和NSC含量的影响。【结果】1)随土壤干旱程度增加,幼苗地径和苗高增长量、针叶、茎、粗根和整株生量均逐渐降低;但细根生量逐渐增加,重度干旱下显著增加22.79%。2)随土壤气候程度增加,幼苗针叶、茎和粗根NS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重度干旱下显著增加10.89%、45.37%、30.70%,细根NSC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各器官可溶糖与淀粉的比例存在干旱胁迫响应差异,且比值均大于1;淀粉是云南松幼苗最主要的NSC贮藏形式,主要贮藏于茎和粗根。3)干旱胁迫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量和NSC器官分配比例变化规律相似,即随土壤干旱程度增加,叶的生量和NSC分配比例逐渐减小,茎、细根的生量和NSC分配比例逐渐增加,粗根的生量和NSC分配比例则先下降后上升。4)幼苗生长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显著相关;可塑和PCA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的可塑指数相对较小,而针叶生量、细根生量比、茎淀粉、针叶和茎可溶糖/淀粉的可塑指数较高,在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结论】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云南松幼苗生长。当碳供应受干旱胁迫限制时,存在生长和NSC储存之间的权衡,即生量和NSC减少对针叶的分配,但增加对细根的分配,是导致云南松幼苗生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云南松幼苗主要通过调节针叶和细根生长、增加茎贮存淀粉、针叶
刘元玺王丽娜吴俊文李世民
关键词:云南松生物量分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降水格局变化对杉木幼苗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全球气温上升和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频繁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植干旱前后水分利用和适应的机制至关重要。【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降水量梯度和2个降水间隔的双因素控制试验,研究杉木幼苗不同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相关组分质量分数对降水量和降水间隔变化的响应。【结果】随着降水量减少,杉木幼苗的NSC质量分数在吸收根、运输根、枝条和叶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枝干中则持续下降,杉木幼苗通过增加运输根、吸收根、叶和枝条的NSC质量分数,同时将吸收根的淀粉水解转化成可溶糖,来调节细胞内的水势;可溶糖质量分数在运输根和枝干中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在吸收根、叶和枝条中先增加后减少;淀粉质量分数在所有器官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降水量过少时,杉木幼苗会消耗体内的NSC,优先供给吸收根的生存需求,导致运输根、枝条和枝干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延长降水间隔,杉木幼苗叶和运输根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叶的可溶糖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运输根的可溶糖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当地多年旱季月平均降水量的50%以上,可提高杉木人工林在降水格局变化下的存活率,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延长浇水间隔。
付小斌陈琦刘苑秋段天择王力行潘颜乐康王朝邓文平
关键词:杉木不同器官
采伐方式对硬头黄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特征的影响
2024年
以优良纸浆用丛生竹种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处理下丛生竹生长变化、快速生长过程母竹和新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究母竹对新竹NSC的供给规律,从而优化林分结构和采伐方式,揭示丛生竹快速生长的内在规律。设置保留1年生母竹(处理Ⅰ)和保留1、2年生母竹(处理Ⅱ)两种采伐模式,并以不采伐处理的硬头黄竹丛为对照(CK),分析不同采伐方式下竹丛的出笋、成竹和生量特征,比较3种采伐模式竹丛生长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研究硬头黄竹快速生长过程中5个关键时期的母竹叶、枝、秆和根NSC含量、含水率动态变化,探究不同年龄母竹与新竹NSC的供求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处理硬头黄竹的繁殖率为处理Ⅰ>处理Ⅱ>CK,成竹率为CK>处理Ⅱ>处理Ⅰ,新竹生量为CK>处理Ⅱ>处理Ⅰ,且均表现为处理Ⅰ与CK和处理Ⅱ差异显著(P<0.05), CK与处理Ⅱ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的1年生母竹上发出的新竹胸径最大,其出笋、成竹数和新竹生量占总数的90%以上。新竹快速生长期从笋芽萌动到高停止生长,新竹NSC含量总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节间快速生长时期达到最大,不同年龄母竹各器官NSC含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处理Ⅰ母竹枝、叶、秆、根NSC含量分别下降49.70%、 54.05%、 39.85%、 60.86%,均高于处理Ⅱ中1年生与2年生母竹各器官NSC含量下降幅度,处理Ⅱ中1、 2年生母竹各器官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处理Ⅰ中母竹的叶、根和秆的淀粉含量与新竹的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处理Ⅱ中1年生母竹的叶、根和枝,2年生母竹的根和秆的淀粉含量均与新竹的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硬头黄竹采伐经营中,伐除3年生及以上的母竹,保留1、 2年生母竹能有效提升竹林生产力及�
石会宇蔡春菊范少辉王一
关键词:硬头黄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采伐方式
干旱胁迫下藏东南沙生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策略研究
2024年
各组织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能反映植对能量质的分配策略,揭示干旱胁迫下植NSC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干旱环境下植生存的资源分配策略。本研究以藏东南地区两种沙生植白莲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r)和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 Rousi)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植各器官(叶片、枝条、粗根、细根)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分配动态。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导致植的根冠比显著增加,枝条、粗根和细根中的可溶糖和NSC含量亦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干旱胁迫发生后,NSC及其组分优先被分配至地下部位,叶片和细根中的NSC主要以可溶糖的形式累积;(3)干旱胁迫下,白莲蒿细根的可溶糖、淀粉及NSC的占比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云南沙棘则与之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植通过储存更多的可溶糖来抵御干旱胁迫,并且主动将NSC储存至根部来提升植应对干旱的能力。
艾盈刘海坤于林宏胡曼党海山
关键词: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的影响
2024年
探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高效施肥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以32年生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L 9(34),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可溶糖、淀粉)含量的影响,分析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月份呈显著变化,基本均在10月达到峰值,且3个器官中NSC均以可溶糖为主。2)各施肥处理对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含量的表现不同,其中针叶和细根的NSC含量分别在处理T4和T8较CK平均增幅最大,为29.65%、23%;而枝条的NS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与CK的平均增幅相比表现为减少。3)相关分析显示: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含量与其可溶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根NSC含量与针叶和枝条的可溶糖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4)N、P、K肥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均有一定影响;N肥对细根NSC及组分含量均产生显著增加影响,P肥和K肥对各指标显著影响有所不同;改善华北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的最佳施肥方案为N 3P 3K 2(N 528.78 g·株^(-1)、P 1621.58 g·株^(-1)、K 172.98 g·株^(-1))。施用适宜的N、P、K配方能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含量,且各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平衡和动态调配的关系。
李帆于嘉俐贾忠奎贾忠奎李岩王利东
关键词:配方施肥华北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综合评价
云南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激素调控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究云南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CK)、60%~70%(轻度干旱)、45%~55%(中度干旱)和30%~40%(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云南松幼苗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糖和淀粉)含量、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①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糖含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糖/淀粉比值先降低后升高,淀粉分配比例先增后减,可溶糖分配比例先减后增。②各干旱胁迫处理云南松幼苗针叶ABA含量较CK显著升高,而ZR、GA及IAA含量随干旱胁迫加重均呈下降趋势,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较CK显著下降。③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糖含量与AB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IAA、GA、ZR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IA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4230,P<0.05);针叶淀粉含量与ABA、IAA、GA、ZR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G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3924,P<0.05);针叶可溶糖和淀粉含量与IAA/ABA、GA/ABA、ZR/ABA比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可溶糖含量与IAA/ABA比值显著相关(R^(2)=0.3943,P<0.05)。【结论】云南松幼苗可通过调整体内可溶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与分配,同时通过积累抑制生长的ABA和降低促进生长的GA、IAA、ZR,进而调整针叶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来适应干旱环境。
刘元玺王丽娜吴俊文李世民赵志娟孙建丽肖建冬谭天
关键词:云南松干旱胁迫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

相关作者

肖文发
作品数:443被引量:5,547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马尾松 消落带 马尾松林 多样性
刁其玉
作品数:975被引量:5,509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犊牛 羔羊 代乳品 肉羊 反刍动物
姚亮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瘤胃降解率 生物处理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化学处理 菌糠
丁艳锋
作品数:315被引量:4,327H指数:3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表型 作物 氮素 机插
李刚华
作品数:196被引量:1,973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机插 机插水稻 超高产 育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