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9篇“ 结局指标“的相关文章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与思考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已发表的临床试验设计中缺乏标准、统一的结局指标,造成同类研究结果难以合并、对比,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目的分析2017—202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脓毒症性ALI或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措施为中医药联合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不做限制。采用Cochrane研发的ROB.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总结结局指标分类情况。结果经筛选后纳入39篇文献,其中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1篇(2.56%),高风险3篇(7.69%),可能存在风险35篇(89.74%)。5篇(12.82%)文献结局指标报告质量评分≥5分,为结局指标报告完整。共报告106种结局指标,累计使用443次,包括理化检测(55种,51.89%)、中医症状/证候(2种,1.89%)、症状/体征(13种,12.26%)、远期预后(19种,17.92%)、生活质量(7种,6.60%)、安全性事件(8种,7.55%)和经济学评估(2种,1.89%)。使用率>50%的结局指标有4个,分别是氧合指数(82.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58.97%)、机械通气时间(51.28%)和白介素6(51.28%)。21篇文献使用有效率和/或中医证候疗效的复合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12次,中医证候积分8次和中医症状疗效6次。由于各结局指标差异较大,对106种指标进行合并和依次归类,最终总结出3个大类,分别为:整体评价指标(36种,33.96%)、共性指标(36种,33.96%)及不同关注重点指标(34种,32.08%)。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选择尚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主次结局指标区分不明确、复合结局指标标准不统一、轻视终点指标、缺少随访
谢丽莹麦彤周耿标赖芳赖芳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结局指标
肿瘤化疗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具有科学性、专科性、适用性的肿瘤化疗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方法:以奥马哈系统和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初步拟定条目,结合临床现状调查对所拟定条目进行扩充与修订,通过小组讨论形成肿瘤化疗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条目池。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实施专家函询,确立肿瘤化疗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90.9%、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3,0.955,0.955;3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值)分别为0.203~0.250,0.247~0.261,0.205~0.225,均P<0.05。最终确立的肿瘤化疗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肿瘤化疗病人敏感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权威性、专科性及实用性,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合理,可用于测量病人护理结局,为量化、评价护理措施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蒋蕾周婷李莉华琳蒋妮陶静楠孙晓敏严梅关琼瑶
关键词:肿瘤护理化疗奥马哈系统德尔菲法
桥本甲状腺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应用情况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HT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2个中英文数据库及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筛选诊断明确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定性分析结局指标。结果:158篇文献合计纳入患者15220例,应用结局指标165种,频次1379次,分属6个指标域:中医症状/证候48次(3.48%),症状/体征128次(9.28%),安全性事件142次(10.30%),远期预后6次(0.44%),理化检测1054次(76.43%),生活质量1次(0.07%)。结论:临床治疗HT理化检测指标应用频次较高,对HT共性问题较为重视,关注HT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合理性。尚且存在结局指标差异大、命名相对不规范、卫生经济学评价不足、诊断及疗效参考标准不一致的局限性。建议构建HT核心指标集,合理选择相关结局指标,进一步推动HT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乔雪李静蔚屈佳乐陈翰翰陈宏志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讨论存在的问题,为构建基于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的艾滋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规范提供基础。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 7个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所有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4日,完成文献筛选后进行数据提取,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结局指标功能属性划分指标域。结果 共纳入99篇文献,样本量9 203例,观察周期1~60个月,共得到70种结局指标,总使用频次787次,结局指标可分为6大类,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分别是理化检测(90.91%)、中医病证(76.77%)、安全性事件(66.67%)、生活质量(43.43%)、症状体征(30.30%)、远期预后(14.14%)。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指标依次为CD4细胞、中医证候体征总积分、病毒载量、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CD8细胞、尿常规、中医症状总疗效、卡氏积分。结论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RCT的结局指标选用存在主要、次要结局指标不明确、缺少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远期预后指标使用较少、结局指标使用差异大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构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的认可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张欣欣胡新宁罗琳琳张悦许前磊许前磊郭会军
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2024年
背景中医针刺已被广泛用于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且疗效突出,但缺乏公认、统一的结局指标,无法使研究结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构建针刺治疗KOA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更高质量循证依据。目的通过分析目前针刺治疗KOA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使用现状,为针刺治疗K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有关针刺方法治疗KOA的临床RCT,检索时间为2003—2022年。由2名研究者筛查文献,提取文献特征,并分析针灸治疗KOA的RCT指标域、测量工具、测量时点。结果共纳入131篇文献,样本量22726例,共使用89个结局指标,将结局指标进行分类:症状体征类40项(44.9%)、理化检查类22项(24.7%)、生活质量类5项(5.6%)、心理状态指标5项(5.6%)、满意度评价3项(3.4%)、安全性指标2项(2.2%)、其他指标12项(13.5%)。131篇文献中,共包含23个测量时间点,研究时间跨度为治疗后1 h~3年;106篇(80.9%)文献使用了“临床疗效”作为结局指标;23篇(17.6%)文献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报告。结论针刺治疗KOARCT结局指标存在使用差异大、不分主次结局指标组合随意性高、复合指标使用欠规范、安全性指标使用欠缺、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点欠规范、远期预后评价不足、没有体现针刺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特色等问题。之后相关研究应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特色,选用科学合理的结局指标来评价针刺治疗KOA的疗效,并且亟须建立中医药治疗KOA的核心指标集,构建规范公认的中医药核心指标集。
秦元肖凌勇杨欢张馨予刘艺戴晓矞
关键词: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2024年
通过分析近10年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结局指标和相关试验设计要素,为中药治疗儿童TD的核心指标集构建提供依据。检索8个数据库,包括4个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限制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29日,收集中药治疗儿童TD的RCTs文献,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通过定性分析汇总临床结局指标和相关试验设计要素。共纳入67篇RCTs,包含63种结局指标,总频数为348次。相关结局指标可分为6类:症状/体征指标12种,频数为134次(38.5%);中医症状/证候指标7种,频数为31次(8.9%);理化检查指标33种,频数为97次(27.9%);安全性指标4种,频数为67次(19.3%);远期预后指标3种,频数为14次(4.0%);生活质量评价指标1种,频数为1次(0.3%)。目前,中药治疗儿童TD的RCTs研究设计尚未形成统一规范,方法学质量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临床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临床结局指标存在数量差异大、主次要结局指标不明确、“替代指标”不合理、中医证型及中医评价指标不规范、缺乏经济学评估指标,远期预后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关注较少等问题。建议研究者设计更加严谨的试验方案,合理设计结局指标,符合中药临床试验疗效评价特点,以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儿童TD核心指标集。
陈宇静刘晖付乾芳闫海虹戎萍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中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文献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2020年。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结果]纳入69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56项,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3项,病例对照研究9项,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项),共计4077例患者,37个(类)结局指标。单篇文章使用指标数量差异大,为3~29个,平均为11个。使用频数排前10位的指标依次为:红细胞沉降率(73.91%)、C-反应蛋白(71.01%)、有效率(71.01%)、类风湿因子(66.67%)、不良反应(60.87%)、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46.3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0.58%)、关节压痛数(40.58%)、晨僵持续时间(40.58%)、肿胀关节数(39.13%)。以指标功能属性为依据进行分类,所纳入研究指标域的设置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化检测(92.75%)、疾病整体评价(91.30%)、症状/体征(73.91%)、安全性事件(60.87%)、中医病证(34.78%)、生活质量(4.35%),未涉及经济学评估及远期预后。[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大、不规范、缺乏中医特色指标、缺乏远期预后与经济学评价等共性问题,亟需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核心指标和中医药特色指标
宋梦歌姜泉韩曼姚传辉张富渊赵雪琦巩勋夏聪敏
关键词:中医药类风湿关节炎结局指标
心房颤动患者运动康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局指标的范围综述
2024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运动康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结局指标选取情况,推动核心指标集的构建,为后续RCT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与房颤患者运动康复相关的RCT类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1日。文献筛选后借助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提取信息,对结局指标进行分类,统计使用频次,分析、提炼当前结局指标选取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19项RCT对结局指标进行2次评估,结局指标数量为2~17项,10项RCT按照主次要标准设置结局指标,6项设置安全性结局指标。本研究共提取96项结局指标,共计266频次,可分为安全性评价类(18次)、临床反应类(75次)、患者报告结局类(68次)、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类(105次)4大类。结论现有房颤患者运动康复RCT结局指标重视个体主观感受及客观指标的变化情况,涵盖个体躯体状况、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4个方面,但缺乏统一标准,安全性评价指标较少。本文提取的房颤患者运动康复指标类别可为未来RCT研究设计提供借鉴,推动更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产生。
游展鸿汤志杰王洁李芸霞王琴孙国珍
关键词:心房颤动结局指标运动康复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2024年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应用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Scoups等数据库,及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明确诊断为CTD-IL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整理CTD-ILD采用的临床结局指标,对其应用频次和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其在临床试验中的价值及意义进行讨论。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36篇,包括5种不同类型的CTD-ILD,68种结局指标。参照功能属性将其分为7个指标域,其中理化检查指标种类与频次最高。结局指标使用频次率最高的为用力肺活量,不同结局指标的测量方法和参照标准不一致。结论 CTD-ILD发病机制复杂且不同CTD之间差异性较大。CTD-ILD的临床试验相对较少,且大多数研究规模较小,建议加强CTD-ILD临床研究设计,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综合考虑结局指标的应用现状,确保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苏文文梁艳霞樊茂蓉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局指标的使用现状,为构建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同时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Clinical Trials.gov收录的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统计各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结果:共纳入326项RCTs,样本量5~1 222例,共报告198个结局指标,应用总频数为2 020。结局指标按照功能属性可归到7个指标域中,包括中医病证、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其中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作为高频结局指标(分别报告了302次和52次),是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核心结局指标的首要选择,其次应重点考虑的是中医证候有效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生存质量。结论: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RCTs在结局指标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欠规范、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指标种类多、指标数量及应用频数差异大、中医特色指标不足等诸多问题,尽快构建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核心指标集对推动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刘姗汤紫晶乐淼雅封雨璐颜佳宁王瑞张昆朋李秋爽吴迪炯邓姝叶宝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中药

相关作者

廖星
作品数:317被引量:3,05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中成药 中医药 安全性
陈耀龙
作品数:370被引量:5,437H指数:3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循证 GRADE 中西医结合
于长禾
作品数:87被引量:509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评价 指标集 中医 结局指标 量表
刘建平
作品数:562被引量:5,456H指数:3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中药
翟所迪
作品数:671被引量:4,812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卫生技术评估 安全性 有效性 万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