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2篇“ 经济减速“的相关文章
- 经济减速东莞如何突围
- 2024年
- 东莞的失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产业结构到技术创新,从人才流失到环境治理,这些问题都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曾经是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广东第4座G DP超万亿的城市,也是全国第15个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如今经济增长却“失速”了。近日,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东莞2023年生产总值为11438.13亿元,同比增长2.6%。放在省内,东莞增速位居倒数第一。
- 刘建华
- 关键词:产业结构环境治理数据显示技术创新经济减速
- 美欧经济减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2023年
- 当前,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一次全球性滞胀危机的阴影乍现。不过,经济形势和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之间尚有一些差异:首先,除美欧之外,中、日这两大经济体的物价上涨仍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是否会演变成全球性通胀还要看中国和日本的后续表现。其次,美欧通胀的起势可以追溯到2020年底,理由是: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美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正常退出步伐,迫使其进一步加码宽松政策,导致短期内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疫情初期严格的防控政策使得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近乎断档。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课题组
-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滞胀
- 2022—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再预测——兼论美欧经济减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减速、房地产下行、疫情扰动等多重风险,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有望稳步增长,对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基于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的更新预测表明,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4.05%,较春季预测下降1.44个百分点;2023年GDP增速反弹至6.53%。2022年,CPI预计上涨1.54%,涨幅比春季预测下调0.43个百分点,2023年,CPI增速预计为2.26%。进一步,基于不同情景下的美欧经济减速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表明:2022—2023年,美欧经济出现深度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并且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要高于欧元区。美欧经济温和减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难以造成大幅度冲击。结构方面,中国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受美欧经济减速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出口增速,在本就预期为负值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加速下跌,降幅翻倍。同时,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应对美欧经济减速方面的操作空间更大。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预测
- 经济减速: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
- 2021年
- 我们究竟能否承受地产投资下行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根据最终测算结果,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可控,短期调控政策放松的必要性不强。地产投资对经济影响究竟多大?一直以来,房地产投资就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不过,今年以来的地产调控措施已经使得地产投资的领先指标趋于走弱,这或将对后续地产投资增速形成拖累。
- 陈兴
- 关键词:经济减速
- 经济减速与债务膨胀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对于债务率都存在一种"两相背离"现象,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缺口在2016后呈明显的缩小趋势,而我国的缺口却日趋扩大。传统债务解决方法提出的利率和通胀率的调节作用正在减弱,可能意味着"金融抑制"在消减债务方面将难以为继。在当前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政府债务率不断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多,经济减速对债务率的影响效应正在显现,并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我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积极筹划财政调整,控制不断高企的公共债务率,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苏民
- 关键词:经济减速债务膨胀
- 从流动性角度看经济减速下的投资机会被引量:1
- 2019年
- 当今各国央行采取降息或扩表等举措来改善流动性,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难题难以解决,且难以改变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分析宏观经济走势,除了要关注货币流动性外,还要关注人口、货物和信息的流动性,当前我国这四大流动性均存在衰减现象。流动性既存在分层现象,也存在结构特征,对应于投资策略需要有分层思维、结构思维和此消彼长思维。分层性或结构性的流动性过剩,在经济下行、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出现了"核心资产荒",这一现象还将持续。
- 李迅雷
-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流动性经济下行结构思维
- 本轮经济减速为何特别长?
- 2018年
- 一、我国目前经济走势特点
中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4.2%峰值一路下降已有十年,从2010年的10.6%下降也已有8年,虽然过去两年经济增速大体企稳,并且2017年比上年微幅回升,然而经济运行并未根本摆脱减速下行压力。从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史角度看,近年经济减速不仅是改革开放时期最长下行调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历史上最长下行调整。
- 卢锋
- 关键词:经济减速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波动改革开放时期经济走势
- 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立足供给侧视角,构造分析中国经济减速的分解框架。研究发现:(1)本轮中国经济减速早有隐患: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生产率增长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二是整个样本期内,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效率表现不佳。(2)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增长有着坚实的效率基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5.19%;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两大区域战略得以成功的关键。(3)本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是减速增效,尽管2008—2012年实际GDP增长率9.25%低于1978—2012年实际GDP增长率9.92%,但是TFPG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5.19%,远高于1978—2012年的53.63%。(4)发展金融、深化国企改革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有助于消除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双重隐患,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走出"高投资—高增长—低效率—高投资—高增长"的恶性循环。
- 蒋伟杰张少华
- 关键词:经济减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
- 经济新常态下广西经济减速问题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2
- 2018年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也到了换挡放缓、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广西经济减速既有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气候带来的外因,也有广西区内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乏力等内因。广西经济减速蕴含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对于财税增长、广西区内就业增长、广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成了较大压力。因此,应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具体政策三个层面采取措施,使广西得以消解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迎来经济更高质量的增长,如期完成广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 蒋红群
- 关键词:经济减速
- 从长期视角透视近期经济减速的成因与稳增长的依据与条件被引量:2
- 2018年
- 文章从长期视角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改革、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政府的有效治理机制、社会投资与人口红利、后发优势等五个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后,原先引致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发生深刻变迁,长期存在的结构性扭曲和缺陷逐步凸显出来,致使近期经济增速放缓。从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来看,要实现持续经济增长,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转变与重构政府职能,大力推动社会投资,持续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好大国经济优势与高速增长的势能。
- 李英东
- 关键词:经济减速社会投资后发优势
相关作者
- 赵伟

- 作品数:491被引量:3,024H指数:2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区域经济 实证 深海 对外直接投资
- 蔡昉

- 作品数:792被引量:18,219H指数:7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 马骏

- 作品数:122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意志银行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通胀 加息 离岸市场 GDP
- 方福前

- 作品数:165被引量:2,36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西方经济学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收入分配
- 张环宇

- 作品数:11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世纪周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美联储 通胀 货币 人民币 债务危机